戒為制度 愛為管理

慈濟四大志業涵蓋多種社會功能,許多領域我並不擅長,必須倚賴各主管同仁樹立穩固的組織架構,以有形的章法落實「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的精神。所以,我絕對尊重各領域的專業。

常有人問我:「慈濟人眾多,形象總是整齊有禮;出外行善,所作所為也常感動人心,請問法師以何為制度,又是如何管理?」我想了想,回答:「沒有特別的制度和管理,只有『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

曾有位開設工廠的劉居士分享,用「動口,不動手」企業化經營的方式推行慈濟,完全行不通;因為慈濟是「動手,不動口」,必須先身體力行,才能帶動。慈濟人多,需要組織,但是依他的觀察,慈濟並非「企業化」,而是「制度化」。

劉居士說得沒錯。戒就是規矩,是對自己的制度。每個人修心養性,守好做人的道理,自然能安於本分,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縮小自己、不逾越規矩;起心動念有一分愛,團體以愛為管理,沒有誰管誰,而是人人互愛、事事感恩,讓志業推動得很歡喜。

以愛輔導

欲使團隊上軌道,運作順暢,志工或同仁要有一定的權限才能行事;若沒有職權、職責,無法作主,久而久之可能會鬆懈渙散。所以,有心投入的人才如能安住,即應交付權責,以愛輔導,使其發揮專業功能,並提升慈濟人文與同心同志願的良能。

領導者適當授權,令人各司其職,最重要的是不能缺乏感恩、尊重、愛的品德—感恩眾人共同付出,尊重彼此,團隊宛如一家人,互愛關懷。如此,才能成就諸事。

在事務層面,多數同仁「樂於配合」,但較少人願意「勇於承擔」,判別事情該不該做。然而事務繁多,僅靠少數主管無法全部管理、處理,立即做出決策,必須多培養敢於任事的人才,遇事立即回報及處理,不讓問題衍生擴大。

各科室之間則需相互支援,但彼此的職權與負責範圍必須釐清;對於共同事務則定期聚會討論,橫向傳達決議的整體匯報。主管依志業的精神理念總籌,就如經線;分布各地、各單位的人才,就如緯線;經緯交織,建立起完善的組織管理。

尊重各領域的專業

慈濟四大志業涵蓋多種社會功能,許多領域我並不擅長,必須倚賴各主管同仁樹立穩固的組織架構,以有形的章法落實「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的精神。所以,我絕對尊重各領域的專業。

例如來到慈濟醫院,我的本分是感恩每一位醫護人員,讚歎他們做得很好。當然,也許有未臻理想之處,但我不會直接找相關同仁指示,而是婉轉向院長和主管們提醒,請他們處理也是尊重其權責,分層負責,是組織重要的行政倫理。

規範立得再仔細,人心若不安於本分,終究會偏差而犯規;所以,在精神層面若有「戒」來提醒,將戒律穩立心中,行為就不容易偏頗。現在許多工作電腦化,人際溝通多倚賴科技傳訊,較缺乏實際的接觸與互動,情誼難以建立;以「愛」管理,能促進「人」的積極互動。因此,我相信「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經營任何企業、公司,都可以適用。

原刊於《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釋證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