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像我一樣,在香港土生土長,過去幾十年都說得一口字正腔圓而且流利的廣東話;有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突然變了一個滿口鄉音的外地人?
這就是我的親身經歷,因為當年出家過到台灣之後,我說的話(國語)就有着濃厚的鄉音,說起來不但沒辦法很流暢,有時甚至還詞不達意。這個經驗給我很好的啟示,不要以為每件事都是理所當然、永遠不變的。除了日常溝通外,我還要用這半鹹半淡的國語來領眾、開示、唱誦甚至讀疏文,自問學習語言的天份很低,所以也難為了台灣的信眾。
不過那裏的法師和信眾們都很慈悲地鼓勵我,說聽我的開示有一個好處,一來就是用字很精簡(因為多說我會很吃力);二來必須要很專心,否則一不留神就聽不明白,因此不容易有其他雜念。
覺得分外親切
曾經有好幾年,溫暖人間朝聖團前往台灣,參觀完佛光山、慈濟、中台禪寺和法鼓山這四大道場之後,行程的最後一天,特別安排來參訪家師的道場,然後由我帶他們在禪堂禪修兩個小時。
團友們都很歡喜,因為幾天以來都要吃力的聽國語開示,終於聽到有法師說廣東話,所以覺得分外親切,所學的也更容易吸收。其實我也很高興,難得有機會在台灣用廣東話來帶禪修,因此也很感恩他們給我這個機會。
忽然一想,我是誰?是那個字正腔圓、還是這個滿口鄉音的人?
原刊於《溫暖人間》,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