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來到5月。執筆之時,立夏剛過,初夏微風吹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陽光也有了夏天的氣息。5月是溫馨好時節,和煦溫暖──像是媽媽的愛;5月是不能拿捏準確的季候,午後時而熾熱的太陽──像是母親焦灼的期盼和叮嚀。母親節就在此時,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媽媽的口頭禪
5月的陽光不傷人。綠樹陰濃,在它的光影下,我和同學們「說媽媽」。說到自己的媽媽,無論是一年級的小小孩,還是六年級的大小孩,都常常講:「我媽說……」差異在於,小小孩通常都還流露對媽媽的依賴,比如,小女孩告訴我:「我媽說,不想生病就要常常洗手。我媽說,我乖就帶我去公園玩。我媽還說,她很愛我。」頗有一點可愛的、撒嬌的意味。那麼,大小孩呢?他們和我分享的媽媽說通常是這樣的:
「我媽說,做好功課沒有?怎麼不去溫習?」
「我媽說,多穿件衣服!」
「我媽說,快吃飯!」
「我媽說,去睡覺!」
「我媽說,關電視!」
我媽說……似乎有點微言了。那是成長中的必然吧?
趁「說媽媽」的時候,我帶着同學們一起讀了一本關於「媽媽說」的書──《我媽說》。這是一本由12篇文章組成集子,12位作者都是當代的兒童文學作家或插畫師。對常到圖書館的小孩來說,這些作家的名字不會太陌生,甚至手邊就有他們寫的童書。
童書作者像是孩子們的朋友,究竟,作家的媽媽和對孩子說了什麼?作家的媽媽也會一樣囉嗦嗎?作家小時候很頑皮?媽媽說的哪句話印在他們的腦海裏、埋在他們的心坎裏,一直陪伴他們長大?小讀者都想知道。
描繪媽媽的兒童文學
兒童文學講求童趣,《我媽說》則是有趣的兒童散文集,扉頁七橫八豎寫滿孩子們對媽媽的形容和描述:溫柔的、聰明的、善良的、愛畫畫、愛唱歌、愛漂亮的、愛吃蔬菜、愛看韓劇、會縫扣子的、兇巴巴的、會噴火的、減肥失敗的,還有常常腰痛的、天天加班的、忘東忘西的……孩子瞬間共鳴,被逮住了心思:想想,當中有一個就是我媽媽啊!
兒童文學該「淺而有味」,貼近孩子的生活,12位作者取材於日常,各拈出一句媽媽最愛,或最常說的話。比如,有位媽媽如此鼓勵孩子完成令他頭痛的作文課業,她說:「不會寫,就自己編。」於是,那位因為擔心寫不出作文而哭着回家的小孩,從此練就編故事的功夫,最後成了非常成功的暢銷童書作家。
又有位媽媽說:「睏最重要!(睡覺最重要)」這幽默地反映考試壓力下,繁忙兒童的無奈生活。媽媽奉「睡覺大過天,健康最重要」為育兒寶訓,其實是對孩子的愛護最真切的表現。另一位媽媽說:「我們只是沒有去學而已。」那是對幼年失學的感歎。她富藝術天份,渴望學習,可惜成長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無法得到栽培,埋沒天賦。動人的是,女兒最懂媽媽的心,長大以後陪伴她學習各種興趣,像媽媽培養孩子一樣,重新栽培媽媽。
何妨說,家庭生活,過平常日子,幸福難免不在柴米油鹽之中,媽媽的愛不也就在每天絮絮不休的話語裏!這是真實的、平凡的,也是美好的;是日常的、微小的,也是偉大的。在生活裏提煉點滴,敘事抒情,書寫自我,是散文的內容特色。
兒童散文跟抽離了現實的詩歌和童話不同,也和嚴格要求人物刻劃、情節描寫和環境鋪述的小說不一樣,散文是最接近口語、最自由的散行文體,也是孩子們最常接觸到的文類,常見於教科書課文、寫作練習題,一般被視為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上佳課件,也是孩子通往文學閱讀的捷徑。
對母親的依戀
好的兒童散文好比一碗清茶,質樸沖和,孩子讀得通曉明白,仿作臨摹,思考內化;大人讀來也酣暢淋漓,回望童年,餘味不絕。常言道,母親的愛和關懷無微不至,多麼深、多麼厚、多麼重;媽媽一輩子的叮嚀何止千言萬語,說不完、寫不盡、載不動。兒童散文舉重若輕,給孩子展現光明、希望和愛,輕巧而明快,親切而溫暖,一如這本《我媽說》。
媽媽們的嘮叨內容不盡相同,心情卻一樣。我們都是媽媽的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也是同樣的──那是生命中最初、也是最深的依戀。你想起哪句「我媽說」呢?掩卷之時,突然想到:孩子嫌媽媽說太多了,似乎是成長中的必然。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必然」:那就是當了媽媽,必然、也必須多說了很多說話,幾乎從第一天起,從來就沒少過──那是因為,媽媽給的愛,幾乎從第一天起,從來也就沒少過。
童書好讀:
作者:王文華、王宇清、周姚萍、信子、桂文亞、陳沛慈、童嘉、廖炳焜、劉伯樂、劉思源、劉清彥、顏志豪
出版社:巴巴文化
山版日期: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