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看不起中菜嗎?

餐館菜餚的簡單化和快餐化,卻令消費者失望而漸漸地看不起中菜。年輕消費群的思想傾向,正在帶動着市場,而他們正正就是有可能看不起中菜的人群。
在座的都是台灣烹飪在職老師,我用這一句問題作為題目,是希望引起大家對這個議題引起關注。
 
我上個月曾經到過台北,有一天去逛誠品書店,我知道台灣有很多外省人,就想看看台灣出版的各省中菜的書籍,例如四川菜、湖南菜。可是我見到更多的是烤麵包、蛋糕小吃、fusion 菜,和廚具器皿的書,其他的就是外國菜,有兩三本台灣菜,也是以民俗小菜和小吃為主。
 
我要找的參考書幾乎没有。
 

中華美食 文化智慧的傳承

 
想起十多二十年前來台灣,最開心的就是到重慶南路看書,那時候,我們有傅培梅老師,也有其他很專業的作者。出版食譜書的品種和市場銷售,就是一個很好的寒暑表,一是體現了社會上的飲食潮流;二是體現了人們生活節奏和生活方法的改變;三是顯示了人才的流失。
 
人們真的有看不起中菜嗎?有!現在媒體甚至政府部門,都在推動飲食的創新和國際化,你看傳媒和網上熱門的飲食話題,從高檔的到平民化的,從法國菜、意大利菜、日本菜,到新派的 fusion 菜,小吃和甜品。但是,有多少是在談中菜?而香港和台灣一樣,有不少的中菜館,正在靜悄悄地退出了餐飲行業,當然,這牽涉到有租金、人手不夠、管理不善等各種的原因,但最大的問題,是生意不夠所以要退出,而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菜餚愈做愈馬虎。餐館菜餚的簡單化和快餐化,卻令消費者失望而漸漸地看不起中菜。年輕消費群的思想傾向,正在帶動着市場,而他們正正就是有可能看不起中菜的人群。
 
人的每一天都離不開飲食,吃是人類的本能,飲食之道,直接地反映了社會的現象,也生動反映了每個人的修養和審美的境界,它包容着生命的經驗和智慧,這就是文化的精神,它在人們每天勺箸飲食中,代代相傳。曾經在海外居住過較長時間的人,都知道故鄉的味道的重要,它代表了我們傳統的文化的一部分,就算那些在海外出生的華人,都喜歡吃 Chinese food,就好像味道的記憶已經進入到我們的 DNA 裏,一代傳一代。
 
近年,隨着消費結構的迅速變化,人們的需求逐漸過渡到精神消費,就是發展到吃品位、吃文化、吃健康。到餐館吃飯,不只是為了充飢吃飽,而是希望同時吃出美感和文化內涵,更是享受氣氛和情趣。人們花錢去吃高級的法國菜就是這個道理。奇怪的是,有一些平常喜歡大聲說話的人,到了高級餐廳,很自然的就會把說話的聲浪降低,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不只是昂貴的西餐,舉個例子說說,麥當奴。當人們走進全世界的任何一間麥當奴,都會感受到一種輕快、愉悅甚至童真的氣氛,小孩子固然雀躍三分,但有誰不想自己感覺年輕一些呢!所以,我非常同意的一句話:「一流企業做文化,二流企業做服務,三流企業做產品」。市場上的不少中菜館,欠缺的是文化,食物是滿足客人的味蕾,而品位和文化內涵,就能留住客人。
 
中華飲食歷史悠久,充分體現到文化內涵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讓我們由幾個方面去探討中華飲食的由來,從而重新去認識和理解中菜,你會發現中菜有無窮無盡的內容,足夠給你發揮創作潛力。
 
人類的進化過程,就是為了求生而開發食物資源的歷史,由獸臘、捕魚、種植糧食、馴育家畜等開始,在這過程中,人明白了很多關於天文、氣候、生物的知識,從而一步步地發明了許多相關的技能,例如燒製陶器、冶金鑄造等。在這漫長的求生過程中,創造了文明,更建立了社會結構。在中國南方和北方發現,距今大約1萬年前,在中華民族這片土地上,人們已經學會燒製陶器,這是一種夾砂陶器,用來盛水和煮食,歷史上稱為「釜」。而幾千年後的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甑」,即今天中菜常用的「蒸」,這是人類烹飪技術上最偉大的里程埤,從「釜」到「甑」是一個烹飪概念上的轉變,需要多少智慧啊!這好比車輪的發明對文化的影響,世界上很多民族都發明了車輪,但是好像只有中華民族才發明了「甑」。當我們的祖先用蒸氣煮食時,大部份西方國家的人們,還停留在用火燒烤食物的時代。
 
中華民族5,000年來社會不斷的發展、動盪、整合,使人們從生活的磨練中學習,從而得到進化、改變、成規、遵守,再學習、再進步,這就叫做文明!文明的人和國家,並不單純代表了富足興盛,更不是先進和落後的指標。人是萬物之靈,人的精神,主宰着世界,也主宰着每天的生活,其中,包括了重要的一環:食。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中國的飲食文化,實際上貫徹着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民族特性、道德觀念、時節、養生、禮儀、審美藝術、和烹調技巧等等。「吃」,本來只是生存的本能,是一種近乎直覺的感受和欲望,經過千百年的進化和歷史的洗禮,「吃」已經不是單純的為了填飽肚子,在吃的活動中,人們分享着社會互動,積累與包容了生命中的經驗和智慧,也是生活中精神的寄托與釋放。
 
《周禮》中的:「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就是說遠在西周時期,飲食已是禮儀範疇之首。而隨着後來人們生產力的提高,飲食更過渡到追求禮儀的文明,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曰:「閭閭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而鐘鳴鼎食,就是當時食禮的場面。孔子在《論語·鄉黨》中,「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就是祭祀食物制作的規定,意思是說烹調一定要乾淨精細,這樣才符合儀式的莊重,用現代的說法,就是要尊重食物。孔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他對食物的烹調、質量、衛生、色香味、飲食禮儀等方面的理論和要求,其內涵已超出了飲食本身,為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民間飲食的廣泛傳播,在相當程度上有賴於宋朝時對夜市的開放,使人們的飲食習慣起了非常大的改變,之前維持了千年的兩餐制,演變成三餐,而隨着貴族士大夫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他們的飲食聚會,更推動了京城享樂之風的盛行。明代開始,之前封建緊慎的道德風氣開始放緩,飲食烹調的文化更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請客吃飯、大小應酬,在平民百姓生活中迅速普及,而注重飲食禮儀之風深入民䦖,一直延續到清代及民初。
 
可惜,後來接蹱而來的戰亂,大大地影响了中華民族的生活,禮儀在無可奈何中被放棄。而近代大陸的農民和工人階級地位的崛起,以及對封建禮教的封殺和不肖,對這一代人的飲食禮儀破壞至大。近幾十年,大家生活富裕了,但以前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家教,已為很多人所忽視了,而飲食禮儀,就是其中一個重災區!
 
有些人認為禮儀是束縛,但是,這正是人類進化中文明和科學的表現,要吃得文明高雅,就要學習如何就座、拿筷子、挾菜、嘴嚼、退席。現在愈來愈多人覺得「吃飽就可以了」,更不需要教育下一代,這是進化的停滯甚至退步。其中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拿筷子。
 
全世界都知道用筷子挾食是古代中國發明的,但很少人知道,中國人使用匙羹和叉,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匙羹稱為匕,大約到了商代開始,便以筷子加上匕來進食,後來就改為以筷子為主,這其實就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里程碑。正確地拿筷子是基於力學的支點,以達到精準的效率,這都是前人用智慧和經驗發展起來的。可惜的是,現代的中國人特别是年輕的一代,很多人都不懂得正確地拿筷子進食。
 
但是,愈來愈多外國學會了拿筷子,而且拿得很正確,只因為他們願意認真地去學,而且吃中菜時會很驕傲地告訴主人不用放刀叉,這就是對文化的尊重。連外國人都尊重我們的飲食文化,我們有什麼理由看不起自己的文化?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美國的中菜館,筷子的紙套就印上了如何拿筷子的方法,而在大陸、香港和台灣,則從未見過。
 
​陳氏伉儷親自教授廚師烹飪技巧​。
​陳氏伉儷親自教授廚師烹飪技巧​。
 

八大菜系 透視各地風俗

 
中國地大物博,一個省份的面積,就像世界上有些國家那麼大,而中華飲食的知識,就像是一個大海。常說中菜有八大菜系,包括山東的魯菜、湖南的湘菜、廣東的粵菜、福建的閩菜、浙江的浙菜、江蘇的蘇菜、四川的川菜、安徽的徽菜,等等,其實不只此八個大省,中國20多個省市,都各自有它自己獨特的菜系,而每一個菜系都有完全不同的風格。這些不同的菜系,是源於各地不同的氣候、地理環境、降雨量和水資源等條件,而產生出不同的物種,這就是食材的基礎,同時,自然條件直接影響到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每一個省的菜系,又再分為不同的地方菜,例如台灣比較熟悉的福建菜,就分為五個地方菜:
 
一、福州菜。福州在歷史上曾為官府及商賈文人集中之地,福州菜味道清淡,注重原汁原味,刀工講究,技巧細腻,並以烹調山珍海味為著名,例如福州名菜佛跳牆。福州菜素有糟菜宗師之稱,福州菜中的糟菜馳名中外,著名的菜式有糟雞、煎糟帶魚等。
 
二、閩南菜。閩南地區氣候得天獨厚,物產豐富。閩南人的祖先河洛人是來自中原,閩南的晉江,據說就是因為這地區在古時有大批山西人遷移至此而得名,所以閩南飲食文化有着古中原的影子。閩南菜以泉州和廈門風味為代表,着重養生,味道清淡中偏甜,不愛吃辣,以當地的貝類和魚類、海苔來烹調湯菜,是閩南菜的特色。閩南更有豐富多彩的各種小吃,包括包子、米糕、粥、麵條、肉粽、餡餅、蜜餞、湯圓等過百品種。
 
三、閩中菜。福建中部盛產稻米,人們以米作為一日三餐的主要糧食,早晚以腌菜和腐乳佐粥,中午吃米飯,但吃米飯必有湯,例如肉片湯、魚丸湯、魷魚湯、紫菜蚝仔湯,風味清淡純樸。閩中人善用红糟烹調菜餚,糟雞、糟鴨、糟肉是著名菜式。
 
四、閩西菜。閩西人以客家人為主,但在歷史上與遷移到閩南的中原人在時間上不同,習俗和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閩西地區在歷史上曾屬揚州管轄,所以閩西菜也受到江浙菜影響,但閩西菜略偏鹹,不吃辣,不愛吃蔥、蒜、韭菜,喜歡用豆豉、麵醬來調味。與其他地區的客家人一樣,閩西人也以米食為主,配以番薯芋頭等雜糧,並以豬肉為主要肉類,由於閩西不近海,水產是以淡水魚類為主。客家人擅獵,山中的野鴨、野雞、斑鳩、野豬等獵物,更善長製成肉乾,。
 
五、閩北菜。福建北部是山區,氣候潮濕,當地人是無辣不歡,所以閩北菜是福建菜中,唯一嗜辣的地方菜。
 
我們又再談談浙江菜,也是有五個不同的地方菜,分為杭州菜、绍興菜、寧波菜、金華菜和溫州菜,分別以海鮮、火腿、醃菜為特別色,菜式有的偏甜,有的偏鹹,有的清淡,有的濃稠,風味各異。
 
再看一個你們可能不大熟悉的省份:貴州,貴州菜稱為黔菜,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部,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是一個有很多少數民族的省份,有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壯族、白族、苗族等,而黔菜又分為三個地方菜系:
 
一、貴陽菜。味道以辣香和鹹鲜为主,這是源於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南撫夷越」政䇿,而深受中原飲食文化影響,而且在日戰時期,大量沿海省份的企業和有錢人家都往西遷,貴陽市南北商賈薈集,這使貴陽菜能集百家之精華;
 
二、黔北菜。因貴州北部接壤四川,菜式重麻辣的味道,尤其是擅長用花椒作为調味料;
 
三、少數民族的菜式。更具地方色彩,烹調方法以燒烤、腌漬、水煮、酒釀為主。他們最喜愛吃糯米和酸辣味道,大山裏的泡酸菜是不可缺少的配料,這完全與雲貴高原的氣候濕潤有關係,例如著名的菜式貴州酸湯魚。
 

千年足跡 美食佳餚傳世

 
我們再來談談中菜的故事,古代的文學家、詩人、文人,對美食佳餚都極盡頌讚,並留下了很多傳世的詩文。傳統中菜,没有無名的菜餚,很多菜名更體現了傳說、神話故事、歷史典故、地名等內容。
 
這些菜名的故事,留給後人的是無窮無盡的話題,其中大多數是皇帝出巡、神仙下凡、苦盡甘來等開心的故事,例如:乾隆皇下江南吃的砂鍋魚頭豆腐;宋高宗遊西湖時品嚐過的宋嫂魚羹;隋煬帝吃的葵花斬肉(獅子頭)和松鼠鱖魚;朱元璋吃的鳳陽豆腐;神仙下凡的故事就有無錫肉骨頭、梅菜扣肉;苦盡甘來的故事是西湖醋魚;還有一個苦中作樂的,就是被貶黃州的蘇東坡,做出了美味的東坡肉。
 
悲慘的故事也有,山西菜稱為晉菜,分為晉中、晉北、晉南以及上黨等四種風味。古代的上黨郡,現在是山西省長治市,地方不大,菜式的特色是清淡古樸,充滿古代遺風,不受外地菜式影響,其中有一道菜叫白起豆腐。白起是戰國時代秦國的名將,和趙國的戰爭中,在上黨郡的常平,一舉打敗了由趙括率領的軍隊,並坑殺了40萬趙軍。這一戰徹底扭轉了兩國強弱之勢,為後來秦滅六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上黨郡的人民深恨秦國的白起將軍,便做出了「白起豆腐」這一道菜。先把豆腐炸過,再用水煮,意思是要把白起將軍油炸水煮,這道菜在當地,堅持了2,300年,直至到今天。
 
對比不少地方,在台灣做餐飲業是很幸福的,因為這裏集中了來自各省各地的人群。說了這麼多,我是希望能夠再進一步引起大家對中菜的興趣,你看,光是研究每一個省的中菜,都可以是很好的論文題目。請不要再看不起有5,000年文化沉澱的中菜了!
 
專業教育,應該重視技術教育,但如果只是強調實用技術,而忽略了飲食文化的學問,學生的領悟就會流於表面。老師們,你們每天都在培養中菜行業的接班人,請讓學生喜歡中菜,了解中菜。學生們如果能多熟悉中國的飲食文化,培養出對中菜的鑒賞能力,只要根底扎實,無論你做的是哪一種菜,都能發揮想像力,研究出這個行業中自己要走的路,將來創造出有文化有品位的成功事業。
 
各位老師,中華飲食文化的薪火相傳,有賴您們的辛勞了!
 
本文為方曉嵐於2015年7月26日在台中宏光科技大學的演講。

陳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