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夠好

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尊心低時,會欺凌別人,傷害他人自尊。然後那位被欺凌者就會欺凌其他人,造成惡性循環。

大多數欺凌者的自尊心都不高。他們嘗試以支配別人來補償自我價值的缺失,他們要透過威嚇別人來提升自尊心。

佛陀指出,自負有三種狀態:

  1. 認為自己比別人好
  2. 認為自己比別人差
  3. 認為自己跟別人一樣

第二種自負形態往往不被察覺為「自負」,卻是欺凌的主要原因。要是我們能夠不再互相評價,也許就能不再評價自己。這樣,就會減少口頭上或行動上去欺凌別人。

欺凌人者終被欺凌

在招待會上,一個衣著光鮮的賓客自豪地向主人家自我介紹是個醫生。

主人家熱情地說:「我也是個醫生呢,我是個家庭醫生。」

那賓客仰起鼻子說:「就一個家庭醫生?我可是個腦外科醫生,家庭醫生跟腦外科是兩碼子事!」

主人家的妻子說:「我也是個醫生。我為無國界醫生組織(Medecins Sans Frontieres)工作,在飽受戰火蹂躪的中東醫治受傷兒童,工作了六個月。那是極端危險的工作,但總需要有人去幫助那些可憐的孩子。」

「做慈善工作肯定不容易,但其難度無法跟腦外科醫生相比呢!」自負的賓客回應說,這時他的鼻子仰得更高。

主人家的兒子加入說:「我也是一位doctor。我是個物理學博士,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工作,負責建造火箭。大醫生,你必須承認,腦外科很難跟火箭科學相比!」

這時,那衣著光鮮的賓客不再高傲自大了。


出版資料

書名:好?壞?誰知道?
譯自:Good?Bad?Who knows?
作者: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譯者:林天賜
編輯:汪橋
校對:李衎政、林麗森、梁文威
出版:覺智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
版次:2015年10月22日初版一刷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962-7287-15-5
定價:港幣88元正
分類:快樂—宗教—佛教

(覺智國際基金會授權轉載,文句曾經潤飾。)

Ajahn Brahm 阿姜布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