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說:「慈濟是個真、善、美的團體。在這個團體中,大家竭盡己力,互相鼓勵、彼此教育。它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愛的感染」。 大家或許會認為:「感染」不是指壞的方面嗎? 但是我要告訴諸位,好的也能說是一種感染。很多人都說,看到慈濟這個團體,人人都是快樂的,大家互相感恩,坦誠相待。的確,慈濟是由一股大愛的力量所集結;因為這分愛的力量,他們經常集會,相互鞭策。
慈濟也是最平等的團體,記得花蓮縣前縣長吳水雲先生一向對慈濟非常支持,每每有人到花蓮來,他就會對外賓或中央的長官介紹慈濟,其中有一句話是:「世間要看平等,最平等的團體唯有慈濟。」在慈濟,哪怕是董事長或是工人,只要下定決心站在「濟貧教富」的第一線,就可以成為慈濟委員;沒有身份、地位高低之分,大家彼此不斷地感恩──捐錢的人感謝師父,師父也感謝捐錢的人;大家一心一意要將四大志業完成。
救濟工作是需要錢的,去年慈濟用在濟貧的費用就高達2億元新台幣,這2億元是社會大眾的愛心點點滴滴累積起來,幫助貧、病、急難的眾生。這些錢救助過許多人的寶貴生命,也使無數的眾生得到溫暖和滿足,所以,我要感謝這許多有愛心的人。
除了慈善,醫療是慈濟四大志業的第二項,過去花蓮的醫療資源實在匱乏,同是寶貴的生命,若是住在花蓮就沒什麼保障。
北迴鐵路開闢時,有一對老夫婦到精舍來,對我說:「師父在花蓮的救濟事業做得很好,今天我們來,是要感謝您。」
我說:「為什麼要感謝我? 」
「我們夫婦只有一個兒子,長年住在花蓮,只是花蓮的醫療設備太差了,為了使生命有保障,我們只好住台北。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決定搬回花蓮。」
「你們為什麼要搬到花蓮來呢?」
「師父您不是要蓋醫院嗎?這樣一來,身體就有保障了。」
做好醫療工作,使人人的生命有保障
病是人生的大事,一般人健康時都不在意身體,一旦生起病來,才知道醫療對人生的重要。而且要使花蓮有發展,使人人肯住到花蓮來,我想第一項條件是需要有相當的醫療水準;第二項則是要提高教育、文化的水準。花蓮是個很美的地方,山明水秀,空氣又好,這麼好的地方,為何人們不敢到花蓮來呢? 所以,我說第一項要做的就是做好醫療工作,使人人的生命有保障。
對我來說,蓋醫院是一件非常自不量力的工作。我是個出家人,兩袖清風、身無長物,花蓮慈濟醫院建設期間,從找土地開始,很多事情都是靠吳縣長等各方人士的幫忙促成的。
原刊於《自在的心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