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治港的框架

只以「愛國者治港」為準則,並不利香港發展「由治及興」。筆者擔心這會否令「不夠愛國」的港人變得多餘,會否令部分市民的聲音亦變得多餘,會否令部分仍為香港付出的人變得多餘,因為他們或「不夠愛國」。

港澳辨主任夏寶龍及行政長官李家超不時強調「愛國者治港」原則。立法會首場「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上,特首提及要「愛國者治港」發揮更大力量和價值,最少具備3個元素,第一為團結做事,凝聚力量互相配合,為同一目標做事。第二為互動共識,議員和官員透過互動溝通,凝聚共識,達致同一目標。第三為視野高度,愛國者治理香港、看待問題時,要從大局觀、國家觀、國際觀出發,共同創建香港打拼世界前列的致勝力量。

我看,仍缺乏一個重要元素,仍是懂得怎樣愛此地──如何從本港利益出發捍衛自身優勢。

二元對立 不符國家香港利益

港澳辨主任夏寶龍曾指出,「愛國者必然全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但要邁向由治及興,愛港者是動力來源,是人心所向,他們要挺身維護香港利益、拓展國際化地位。這對內地來說,理應是共贏局面。

筆者認同早前內地學者田飛龍的「忠誠廢物」論,現時的議員及官員仍未充分發揮其正當性及公共性,反映市民的關注,以深度修復與市民的關係及建立互信。就如早前公共圖書館把書籍下架,哪個高官曾就此發聲,確保政策不會過猶不及?又如器官捐贈互助制度,哪個領袖站出來說理應保障本港需求?又如消失中的霓虹燈,哪個議員提出應保障這些珍貴的本地特色?

這個「愛國者」框架,在二元對立下正慢慢地逐出關心香港的市民,而這本不是,亦不應是對立的。筆者不反對港人可增加對內地的認識,但各高官、議員、政策制定者又對本港特色又多了解,又對本港利益有多珍重?這些我們曾引以為傲的價值、本土文化、國際性,正從你們手中慢慢溜走!

愛國愛港 本意應是包容

演辭中又提及,「愛國者治港」的意思是「回歸祖國後的香港要由愛國者治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權要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國家不是抽象的,愛國也不是抽象的,愛國就是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中「國」的定義十分清晰,但「愛」則有點抽象。筆者對什麼是「愛國」並沒有絕對答案,但認為身處今天的香港,留下來的市民就要學習如何愛這個城市。

縱觀其他國家,我相信,新西蘭、德國、芬蘭、法國、亞美尼亞都不是所有人所謂百分百愛國的,部分人都有一些歷史傷痛,需要時間和空間與自己的國民身份和解,但他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都應該「有stake」。反觀香港,「愛國愛港」不就是要我們包容立場、政見不同的人嗎?什麼時候我們的準則降至只愛與自身利益相關的人來?

治出怎樣的港來?

只以「愛國者治港」為準則,並不利香港發展「由治及興」。筆者擔心這會否令「不夠愛國」的港人變得多餘,會否令部分市民的聲音亦變得多餘,會否令部分仍為香港付出的人變得多餘,因為他們或「不夠愛國」。當治港者的標準是鬥愛國,這真的是對香港、對內地的發展最好嗎?若「愛國者治港」是收窄可容納市民的空間而非擴展,那真的能達到「治」?

愛國理應是帶來團結、自豪感和歡愉,但為何現時的「愛國者治港」框架反而帶出不愉快的情緒、撕裂和冷感呢?若只把社會議題看作是爭議點,那是對純粹關注社會的人的殲滅,希望領導人能看見現在香港的狀況,正向什麼方向走。

愛國不愛港 難由治及興

香港的主體仍是香港人。香港人的背景、文化、價值觀是多元的,亦正正是這種多元和包容的空間能為香港注入動能。現時的管治模式──把不同意見表達上綱上線──並不利鞏固及重整香港特區及國家的實力,以助吸引外資、人才、企業及多元性,為香港注入發展動能。這亦有助於中國內地未來的經濟發展,而當中的經濟脈絡及板塊擴建,相信對於內地來說仍顯而易見的。但重拾失地仍靠我們對此現況是否感到迫切和危急,當中可能引發的危機對在香港有事務的企業來說亦沒有好處。

總結過去數年的現實經驗,或許,失卻的是對信念的信心、對個人的信心。這是失卻了個人能力範圍內能開創的信心。繼續推廣這種「做什麼也沒有用」的錯覺是難以達到「興」,因為部分市民已經失卻了對經濟、社會、民生、文化貢獻的原因和可能。

平衡矛盾利益 強化香港價值

港澳辨主任夏寶龍的致辭又提及,「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穿了才知道」。那麼,若我或部分市民穿了後發現不合腳,可以怎麼辦?是要換鞋子嗎?有不同鞋子選擇嗎?還是要削足適履嗎?抑或是可以修改鞋子?鞋匠的答案是什麼呢?一雙鞋子是否適合,從來都是穿的人決定,才能行穩致遠。合適的鞋子,才是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的基礎──赤腳跑步,有機會因遇上荊棘而損傷;但過緊的鞋同樣是動不得、走不遠,不利擴展香港自身優勢。

相信不少市民已經厭倦了陳腔濫調。不斷地叫人愛國,但國家卻難以創造讓人「喜歡」的理由來。

作者簡介:

香港青年,現為議員助理。嶺南大學畢業,香港賽馬會學人,並獲香港卓越獎學金於倫敦大學學院修讀公共政策理碩士,致力成為更好的人。關注香港人的幸福感、香港前途、 民生議題、精神健康、宜居城市發展,熱衷於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堅信香港值得我們的更好。曾於《南華早報》和香港01撰稿社評和政策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