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乃戊戌狗年首個工作天,先向各讀者拜年,並送上一副對聯以示祝福:
知識 涓滴沙聚書中覓
成長 日修內升履踐㝷
知識,是身外之物,唯攫取亦不容易,需透過不斷的累積,才能累沙成塔,涓滴成河。所謂身外物是指知識的本質只是我們生活操作的工具,協助我們朝着自己所期盼的方向成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我們把知識裝備成鋒利的利刃,成長的旅途上才能披荊斬棘,事半功倍!
成長,是我們畢生的追求,每天都希望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向理想邁進一小步。成長,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嚮往的進步應當是與自己競賽,而非事事與他人比較。每個人都是一個不同而獨立的個體,每一個人由父母賦予我們生命的一刻開始,我們經歷的故事截然不同,我們的性格也大相逕庭,我們難以複製別人成功的道路。因此我們不需要盲目追隨他人的步伐。人生這個漫長的競賽中唯一的對手,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應把內省變成每天的作業,透過向內的自我檢視,對自己的了解多一點,離自己的目標近一點,以達致一種進步。這種進步非身外的價值標準可比擬,如比賽中獲獎、考試名列前茅;此等成果帶有競爭性,是短暫的,不可能是永恆;喜悅是帶有條件性的。唯獨成長是一種自我的改善,透過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漏習、缺失。成長的進步是永恆的,其愉悅是無可比擬的,是生命的超升!空談成長是理論,是知識;成長必須履踐!透過每天的反省、修習、體驗,點點滴滴自能領受生命的真諦。
學習要對機對應
回歸主題。為人父母者,最希望看到的是子女能愉快的學習。強逼孩子做功課、溫習默書、預備測考,家裏每天吵吵鬧鬧、孩子分秒哭哭啼啼,何來愉快?
或謂現今香港學校高度競爭,談愉快學習只是空談!小孩每天的生活都被不同的補習班、興趣班填滿,苦不堪言!家長看着心疼卻無法在這場「補習班比賽」中獨善其身。愉快學習並非空中樓閣、緣木求魚,關鍵在於能否「對機對應」的培育孩子。
何謂對機?機是根機,泛指人先天的材質。孩子天賦不同,資質各異,本是淺顯的道理。成年人總是不明白,非要所有的小孩接受同一的學習模式,而此等模式又與將來的「錢途」掛上關係。於是「望子成龍」只是醫生、律師、會計師、精算師等等專業工種的代名詞。子女明顯好思考,特別對人生、倫理、宗教等人生問題有傾向性的興趣,直是讀哲學的好材料,卻被師長游說讀法律;愛好工程、物理,卻被逼選修「企會財」。興趣與所讀錯配,愉快的種籽焉能撒下?看看以下兩個個案。
智聰(化名)為一中二學生,就讀於本港一所第一組別學校。其母找我尋求協助,說兒子在學業上遇到一些困難。兒子小學成績非常好,升讀中一後,英語成績名列前茅,穩坐全級第一的寶座,誰不知不過是半年時間,在剛過去的12月考試,英語成績竟一落千丈,從全級第一變成不及格!家長憂心忡忡,想要為小孩尋覓一位良師,挽救下滑的英語成績。我一聽心裏已有估算,再詳細傾談,猜測到這小孩定為一資優學生,當中的問題並非提升他的英語能力所能解決的。
惠因(化名)也是一位資優學生。認識惠因時,她剛預備升中選校。雖然老師曾表示以惠因的能力定必能升讀一所第一組別的中學,而他的家長當然也希望女兒可以在一所第一組別的中學學習。但惠因無比的固執,極力堅持下,最後入讀了一所第二組別的中學。在聰明的孩子的世界裏,傳統的學習方式是一件缺乏挑戰性的事情,他們難以找到學習的目標。不論是英語成績還是第一組別的學校,都不是他們重視的事情。智聰有何興趣?拼LEGO,智聰母親抱怨的告訴我。惠因呢?看小說!惠因親口告訴我。顯然,智聰及惠因兩人的家長並未能隨着兩人的根器加以培育,加以回應,學習又怎會愉快?
學習並非學生一人之事,家長在當中亦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引導小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對機對應」,根據每位小孩子獨特的資質、能力、興趣、志向等等來適當地回應他們的需要。引導學習就如烹飪一般,當冰箱中只有豬排時,再高超的廚藝,再美味的調味料都無法把豬排變成牛排啊!
孩子是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
家長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要把你的孩子當作一本永遠也翻不完的書。用心觀察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了解他們所感興趣的事,接受他們的改變,不要被「過去的他」限制小孩成長和改變的可能性。因此,愉快學習可以從生涯規劃開展,協助孩子發掘人生的目標,從人生的終點決定揚帆起行的方向,明確的目標是他們學習旅途上最大的動力。
有些孩子早早就認清了自己的志向,但為何他們在學習之路上仍舊意志消沉?在傳統的學習觀念中,在學校裏埋頭苦讀,努力考取好成績,爭取升讀卓越的大學似乎就是「出人頭地」的標準方程式。即使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出眾的能力或興趣,但被家長一句「沒前途」就被紅牌出局。但事實是在現今社會,「行行出狀元」非紙上談兵的宣傳口號,不同類型的創意工業的發展蓬勃,絕不遜色於那些傳統行業。對於孩子的目標,家長應理性的看待,主動了解他們的興趣,父母對孩子的肯定從來都是孩子們成功的最大動力。在家長的支持下,於輕鬆的環境下發展自我,又怎會不愉快呢?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亦要理解到養育是「帶孩子」,非「玩孩子」,孩子是我們一輩子沒法捨棄的責任。不要把照顧和教育孩子的擔子隨便交附別人手中,不管是我們的父母、教師還是傭人。交付的另一面就是放棄觀察和了解孩子的舉動。其實,養育孩子並不是單向的付出,我們家長亦能在孩子身上得到珍貴的回饋。孩子就是父母的觀照,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就正如上文提及,成長是我們畢生追求,不只孩子需要進步成長,我們家長何嘗不需要進步成長呢?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