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談及香港今日的中文,搖頭歎息之餘,認為學校老師教導不力。誰知,社會上的中文傳訊,卻被烏煙瘴氣的語病包圍。人在五里霧中,迷濛不清實在難以避免,又何能深怪課堂上的老師?
亂用成語 忸怩造作
乘地鐵時,常聽到「左邊車門將會打開。」第一次聽到真是大吃一驚:為什麼要把車門打開?原來是方便乘客預知從那邊門下車,但為什麼不說「下一站將以左邊車門上落」?
瀏覽地鐵廣告,見到一則廣告標榜供應的是「新鮮猛片」。影片又如何新鮮?以前亦有廣告用「新鮮運到」一詞,嚴格來說亦不對。蔬菜可以新鮮,麵包可以新鮮,運到用新鮮來形容便不對,應是「最新運到」。另一則是銀行廣告「某某在乎你」,這句不能說不對,但不好。在乎,源於「不在乎」,改成「某某重視你」豈不更佳?
又一則啤酒廣告標語中說:「某某源來如此」,用「源」而不用「原」,自有其自解之意。但何必如此套用成語?這樣只感到創作者技窮而已。今天看某報副刊,標題是「著出個『味』來」。味字雖然加上引號,但有識者看來仍忸怩,感到如此借用只不過是想不到更好的標題。
婉轉初心 卻道費解
打開報章看到病句,有時不禁失笑。曾經看到一則廣告,內文是「香港某某局現邀請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提交某某活動計劃的資助申請」。請問什麼是「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這與筆者多年前見一間學校的布告板寫上「有興趣的教師請到圖書館報名」如出一轍。什麼是「有興趣的教師」?是「教師使人看來有興趣?」看來應該是「有意參加的團體」及「有意參加的教師」,或「對此有興趣的教師」。學校而有這樣的通告,又真難以不受人責怪。
也曾在報章看到「微軟未因訴訟受用戶背棄」的標題,刺眼之處是應用「被用戶背棄」而非「受用戶背棄」。新樓開盤,許多人都愛用「每呎只售若干元起」一類術語。其實這句有兩點錯誤:第一應是「每方呎」,這點簡約而言勉強可以,但句末用「起」字,數量即可無窮增加,「只」與「起」便互相矛盾。
一些招聘廣告中說明「不分性別」,本無大礙,但忽然一想,難道有許多性別麼?似乎用「男女均合」較佳。商店入門掛着「在營業中」原也沒有錯,但顯然自說自話,改為「歡迎惠顧」、「歡迎光臨」豈非更好?
累贅用語 何所適從
以前廣播流行一句天氣報告的話,便是:「紅色暴雨警告生效」。文意是使人但感警告已生效、而非有沒有暴雨來臨,不知今日更正了沒有?在通告與聲明之中,有一句話常被人錄用,其實是最不負責任的,便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告」。如此說來,分分鐘可以隨意改變通告,叫人何所適從?其實此句原意是:「如有更改,應以最新通告為準。」這樣才有準則。
一些規則愛說:「18歲或以上」,「年薪在10萬元或以上」。真是累贅得可以,為什麼不說「不少於18歲」及「年薪不少於10萬」?有一篇報告說:「西北鐵路在這裏穿過」。鐵路當然不能在紙上穿過,應該說「西北鐵路貫通某地」。
看到一個作家寫着:「我的幼女誕生了」。以為他的幼女誕生了什麼,還是這女嬰是聖人了?原來是幼女出世,為什麼不寫成「我的幼女出生了」?常聽人家說「他是我的親生哥哥」、她是我的「親生媽媽」嗎?只要靜心一想,便會啞然失笑。只有親生兒子、親生女兒,他如何「親生」哥哥了?更遑論「親生」媽媽。應是我的「親母」,我的「胞兄」、「我的親哥哥」。
陌生人來信寫「親愛的某先生」。我與此人素未謀面,從無交往,這樣的稱呼真有點肉麻,相信是英語直譯,但何以一定要譯作「親愛的」?可以譯做「尊敬的」,這一類客套語在書信上譯作「敬仰的」更為適合。有一篇小說,第一句便這樣寫:「工廠領薪的日子。」工廠不是人,怎樣能走去領薪金?應是「我到工廠領薪的日子」,或是「工廠發薪的日子」。
遣詞歐化 不明所以
有時,遇到句子全懂的中文字,但左看右看你也猜不到作者的意思,例如某君曾這樣寫:「在現代,通過地圖的大量印製以及地圖數碼化的必然發展,地圖趨向愈來愈非物質化,但這並不排除地圖作為一種可轉移的物件的古典意象。」什麼是「愈來愈物質化」?這又與地圖何干?什麼是「可轉移的物件的古典意象」?甚而「古典意象」是指什麼也難以明白。前面的例子筆者還可以「解碼」,但這句至今也不明所以。
最討厭的當是「後現代」一詞。人家說筆者見識少,「後現代」就是接近現代之現代。是直譯外文而來的。毋須這樣直譯吧?現代還要往後找,何不譯作「現現代」?也許有一天會出現「左現代」、「右現代」甚而「前未來」呢!
此文原於20世紀發表,今天讀來仍具趣味。
原刊於《明報》,經作者修繕後授權本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