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窮,真窮,能捨就不窮

能夠對人慈悲自然會對自己慈悲,包括身心和物質,如果能關注身邊和需要幫助的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自會較易察覺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和變化。
封面圖片說明:慈悲喜捨是佛陀最重要的遺教之一,能夠對人慈悲自然會對自己慈悲。(Pixabay)
 
家族裏有一個在讀中國文學碩士的年輕人,因為要研究佛教和文學的關係,對禪宗產生興趣,有時會跟我去道場聽《金剛經》(中國禪宗主要經典)。
 
一次聽經後到超市購物,他拿起一袋品牌並不熟悉的咖啡豆,我問他多少錢,他說沒注意。我笑說他未打過工,對金錢無概念,他卻突然一本正經說:「咖啡豆是什麼價錢對我來說都是毋須考慮的,所以我雖然實際上不算窮,但是『心窮』。」
 

能捨不窮

 
我的心突然受到衝擊,如果我們認同禪宗說的放下,能捨,那他說的就是大道理。雖然佛陀和法師都教我們要簡約、節儉,不要迷失在慾望裏,但也毋須執着於負擔得起的日常消費,因為無窮的慾望和無窮的煩惱就是這樣糾纏着我們,缺乏安全感帶動無止境囤積財富的潛意識,不自覺地對大小事情都很計較,剛剛聽完的經課已不知所終。
 

知行合一

 
韓國法頂禪師曾說過:「我們在寺院學習了許多道理,用這些道理來成佛或成為聖人已很足夠了。聞思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日常中身體力行。」(《山中花開》)。所以佛教各流派都講修行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宗教還是人生哲理,不依法實踐便只會流於空談。
 
儒家的目標是成為聖人,宋明理學大家王陽明講「致良知」,強調「知行合一」;朱熹注重「格物致知」,是以思考、行動去體驗真理。
 
慈悲喜捨是佛陀最重要的遺教之一,能夠對人慈悲自然會對自己慈悲,包括身心和物質,如果能關注身邊和需要幫助的人的身體和心靈健康,自會較易察覺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況和變化。所以佛教很多教義都是利己又利他的。
 

無畏布施

 
香港覺光法師教導人如何面對災難時,說修行的人除了施捨財物外,同樣重要的是「無畏布施」,讓自己無畏,正視災難,災民需要自救,需要鼓勵,需要信心。我嘗試克服面對傷病時的恐懼,參加探訪有需要關懷的群組,對醫護認識多了一點。從前我非常諱疾忌醫,就算身體不適都不大願意求醫,現在覺得能及早治療是一種福氣,因此發現了一個潛在的體育創傷。能夠明白自利利他的道理,生活自然會開心和有意義些,社交上也會較易取得成功。
 

馮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