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生息 逆中求存 重振旗鼓──香港風致三十年 1940-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

「香港風致三十年 1940──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即日起於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展出。此次攝影展共展出三位攝影師橫跨了30年歷史時空的80多幅攝影作品。

由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策劃、潘燊昌博士及灼見名家贊助、蔡加讚先生、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黃廷方慈善基金及澳洲駐香港總領事館支持的「香港風致三十年 1940──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即日起至2022年3月6日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展出。

此次攝影展共展出三位因緣際會在上世紀來到香港的攝影師:Hedda Morrison(1908-1991)、李福志(1927-2012)及Brian Brake(1927-1988),分別拍攝於1946至1970年代中期、橫跨了30年歷史時空的80多幅黑白及彩色攝影作品。

此次共展出1946至1970年代中期,橫跨了30年歷史時空的珍貴歷史照片。
此次共展出1946至1970年代中期,橫跨了30年歷史時空的珍貴歷史照片。

此次展出作品依年代不同依序陳列,從1946至1947年戰後復甦生息,至1950年代逆境中求存,1960至1970年代重振旗鼓,成為舉世矚目的東方之珠為止。透過三位攝影師不同的攝影角度及呈現手法,在浮光掠影間見證香港過去數十年間的急遽變化。

Hedda Morrison(1908-1991)的作品主要呈現1946-1947年戰後復甦中的香港。
Hedda Morrison(1908-1991)的作品主要呈現1946-1947年戰後復甦中的香港。

戰後復甦生息的1946-1947年代

首位攝影師Hedda Morrison在太平洋戰爭剛過去的1946年抵達香港,當時的香港經過3年日佔時期,元氣大傷,剛經歷過戰亂的人們難免感到前路茫茫,時有朝不保夕之感。但無論貧富,大家都努力重建生活。

街邊販售香煙的小販。(Hedda Morrison攝,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街邊販售香煙的小販。(Hedda Morrison攝,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或許因為從小患了小兒麻痺致使終身跛行的緣故,Hedda Morrison十分關注基層平民百姓的生活,她雖然僅在香港待了短短半年,卻用鏡頭記錄下了在香港生活的點點滴滴。

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見戰後的香港整體尚算完整,但中環、九龍及港口難免顯得空盪,一片破敗荒涼景象。香港重光後,盟軍政府及港英政府都積極重建社會、經濟和貿易,全力重建香港。

行駛於德輔道中的電車。(Hedda Morrison攝,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行駛於德輔道中的電車。(Hedda Morrison攝,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提供)

據統計,1945年香港當時人口約為60萬,隨着戰爭結束大量居民回流,加上內地新移民湧入,讓香港人口在短短兩年間暴增至180萬,因此也造成房屋、糧食等供應十分緊張與短缺。Hedda Morrison這些貼近生活的照片曾刊登在紐約出版的Ths Family of Man攝影集,以及1946年香港的《政府年報》。

街頭的難民與小童。(Hedda Morrison 照片版權: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街頭的難民與小童。(Hedda Morrison 照片版權: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逆中求存的1950年代

此次攝影展中唯一的華人攝影師李福志,1927年在新加坡出生,因家貧自幼便送給人收養,度過了不快樂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1947年他開展了海員生涯,在英資勝高剌號當水手,那年10月他從新加坡出發航行了5天之後,於1947年10月26日抵達香港。

李福志當海員時的照片與資料。(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李福志當海員時的照片與資料。(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供)

李福志不像此次展覽中的另二位攝影師出身富裕且受過攝影訓練,他僅在初來乍到香港時,投靠一位經營影樓的表親,習得攝影的入門技巧,1948年開始在山頂為遊客拍照和兜售相片維生;1951年在調景嶺為難民拍攝身分證照片賺取收入。

1950年代李福志曾在山頂為遊客拍照賺取家用。(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1950年代李福志曾在山頂為遊客拍照賺取家用。(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其後,他因已成家,便搬到北區經營士多,徹底離開了攝影這個行業。直到2000年退休後,為打發時間才又重返山頂兜售昔日照片賺取微薄收入幫補家用。

儘管李福志曾在1950年代及2000年以拍照作為職業,但他從來不以攝影師自居,因為拍照對他來說不是什麼理想,只是謀生的手段。但他在1950年代左右四處拍下的照片,竟意外地留下了香港當時的面貌。

1950年代的天星碼頭。(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1950年代的天星碼頭。(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以此次展出的其中一幅照片為例,可看見當時中環一帶有多幢新大廈落成,新建的康樂大廈(現稱怡和大廈 )、大會堂和天星碼頭就坐落在一幅新填海的土地上。

1972年的中環。(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1972年的中環。(李福志照片版權: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

重振旗鼓的1960-1970年代

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快速起飛,當時旅居香港的Brian Brake用鏡頭說故事,見證了香港都市景觀的蛻變。1957年從歐洲出發準備用6個月時間周遊列國的Brian Brake,在那年年底首次抵達香港。並於1962-1976年間常駐香港。

Brian Brake用鏡頭見證了1960-1970年代香港都市景觀的蛻變。
Brian Brake用鏡頭見證了1960-1970年代香港都市景觀的蛻變。

1970年代更受時代生活委託拍攝The Great Cities系列香港篇的照片,用鏡頭記錄香港如何在經濟及社會復甦下重振旗鼓,成為國際旅客熱門到訪點,更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在國際能見度漸開,在Brian Brake作品中可見1963年開幕的希爾頓酒店。

位於中國銀行大廈後面新開幕的希爾頓酒店。 (Brian Brake 照片版權:Wai-man Lau)
位於中國銀行大廈後面新開幕的希爾頓酒店。 (Brian Brake 照片版權:Wai-man Lau)

相較於戰後或1950年代,1960至1970年代的香港生活已大幅改善,在Brian Brake作品中可見其時政府已大規模擴建徙置房屋,以及1973年起政府展開了大型房屋計劃,希望將港島及九龍市區的居民遷移到新界「新市鎮」,那一年香港人口已突破400萬,短短20年,香港人口倍增。

一家大小齊作手工是許多香港人兒時集體回憶。(Brian Brake 照片版權:Wai-man Lau)
一家大小齊作手工是許多香港人兒時集體回憶。(Brian Brake 照片版權:Wai-man Lau)

Brian Brake敘事式的攝影作品曾刊登於《生活國際》及《國家地理》雜誌,並於1977年彙編成香港攝影集。

為了進一步加強與社區的聯繫,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此次並將舉行一系列展覽相關活動,包括策展人艾思滔、攝影界翹楚及相關學者共同參與討論受展覽啟發的攝影研討會;Stories to Remember活動將邀請老年人向年輕一代分享他們對香港的回憶,及後創作受故事啟發的繪畫、詩歌、短篇小說或音樂;以及聯同資深攝影師Bobby Lee舉行留影故事工作坊,讓觀眾延續展覽的故事,用照片記錄今日的香港。系列活動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延伸閱讀
流光迅影香港情──1950年代攝影鏡頭下的香港及新加坡

復甦生息 逆中求存 重振旗鼓──香港風致三十年 1940-1970年代歷史照片展
展出日期:14/12/2021-06/03/2022
展覽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11:00-18:00(每周一休館)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11:00-20:00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金鐘正義道9號)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