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主牆風波得到的學習

人際間尊重和諒解是必需品,關於同理心已有很多討論;簡單一句,學校德育尚待努力!

這起風波自開學以來,鬧到此刻仍是餘波未了,反映事件極受關注。加上發生在精英雲集的大學象牙塔內、涉事者又是年輕人和關乎培育新一代的人、更因波及前線教育界,所以一度令社會出現過激和帶有偏見的評議和責難。

當事情漸次沉澱下來時,是否可從中找出可供學習之處?除事件本身外,社會的討論多數集中在事件引發的社會價值觀和政治爭拗;本文擬從另外一些角度,談談事件可帶出的學習機會。

重振文明規則

民主牆的概念應源自「大鳴大放」的年代,那時候資訊傳遞不易,透過「寫大字報」把一己之見詔告天下,並爭取更多的支持。大學校園提供位置供學生撰寫大字報,利用僅有的空間擠入自己洋洋灑灑、有理有節的意見。想當年,偶有流連壁報前細讀,亦時有收穫。

作為言論自由的表徵,寫大字報並非無規無矩的,例如:留下作者姓名系別、不得人身攻擊或侮罵他人、引述要有憑證等。最近的民主牆風波的報道,似乎這些文明做法已不見蹤影,或者管理當局有法不依!由此可見大學校園諸君在追求言論自由時,實在有需要重振文明規則,是為第一個學習機會。

以電腦列印幾個超大的大字張貼出來,豈能視之為「言論」,最多只算是「標語」。本來只要是言之有物亦無不可,但此番只見謾罵、侮辱、激動,充其量只配做示威遊行時舉牌所用的口號,根本算不上是意見。貼在民主牆上的「見解」,根本就是新世代慣用的網絡用語!從中可見語文運用的學習,確是急切需求。身為教育界的應再三反思,除了遷就學生而採用網絡外星文來溝通,也應有責任引導他們,寫得出有頭有尾的句子,並能用幾十字的篇幅來表達自己的理念。

重新學習何謂自由

撇除政治爭拗外,風波的一個重心是言論自由,上文基本上未有觸及太多。唯提到自由,必須重新學習何謂「自由」。城中一位算是公眾人物在風波期間發表了一句「言論自由就是自由,其他都不用講」;坊間有不少報道,但這種說法其實是歪理。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人身自由、學術自由,甚至可以推廣到人權、歧視、公平這些概念,往往就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套用了好像合符邏輯的縯繹,最終得出某些人想要有的結論。

回顧這起風波,以至早前幾次社會事件,傳媒引述或報道的內容裏,基本上就是充滿着這類用歪理搭建的自我理論。學校如何提供機會,讓學生有能力從紛亂的邏輯和海量信息中,找出有用材料加以分析、找出結論?這是很重要的技能,而且是不可能從啃書本、衝考試中學得到。任何人都有權發表對己方有利的言論,學好這種技能令自己不會在現代世界中被愚弄,甚至以為光有偉大目標就可以無視社會制約和法、理、情的要求。這個學習對個人和對學校也非一件易事。

事件中亦讓我們見到人際間尊重和諒解是必需品,關於同理心已有很多討論;簡單一句,學校德育尚待努力!

最後一提,就是「普及化」或「簡單地推廣」的弊端。幾件涉及民主牆的事件,表面上都是個別事件,然而坊間不少評論很快就推廣成為整體大學生;或者由三數個人士提出一些猜度,繼而抨擊建制或政府官員。結果把事件升溫,令人無法冷靜思考,連解決的第一步也行不出去!

類似處事手法,存在已久,我們需要指出這種方式根本於事無補。在維持各方價值取態下,商議出可行的方案,才是解決之道。這想法根本就是在中小學都有推行的「復和」,社會也要學習「復和」。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