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內地的朋友發來一篇評論,還倒真的沒有細讀過香港新特首林鄭月娥的履歷。在工作上與她有過接觸,沒有深入交往。只知道她是港大畢業生,是校友。內地的文章,原來是抄錄自林鄭月娥的競選文件,有詳細的描述,引起了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林鄭,可以說是香港歷史的見證。她生在香港,是真金白銀的土生土長。父親是移居香港的上海人(怪不得林鄭的普通話帶點上海口音),母親是香港人。這種情形可以說是那時代大多數人的狀況。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從來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更是如此。最顯著的是帶着資金和技術人員到香港開廠的,尤其是紡織廠,大多來自上海。這也是香港正式有大型製造業,步入工業社會的開始。
也因此出現了「工人」(或曰無產階級)這個社會階層,於是也出現了日益強盛的職工會組織。當時的北角,是上海人聚居的地方,號稱「小上海」。今天香港的富二代,不少是這些企業家的後代。
筆者也是來自上海,不過是1949年3月,還沒有解放,父親被新興的「進出口公司」派到香港,因為韓戰禁運而失業,在保險業從頭做起。父親的朋友輩,幾乎全部是上海人。
五湖四海 共融香江
第二次移民潮,是60年代初,大多來自福建;尤其是來自泉州的晋江、南安一帶。典型的是父親在印尼或者菲律賓,另娶成家;母親帶着孩子到香港,讓孩子的父親容易到香港作短暫的相聚。這些孩子,現在都是60開外的人了,不少也成了香港社會的精英。北角又成了福建人聚居的地方。至今,到北角的菜市場,還到處可以聽到閩南話。
後來來港的,則是80年代文革結束以後,大批的中國各地知識分子。跟着是近20年左右內地來港的富豪、總裁,或則定居,或則兩地來往;也有愈來愈多在本地念書的內地學生,畢業後留港工作,落地生根。另外就是每天過境的150人,不少來自農村。
當然,外地來港的,還有更早的潮州人、客家人,等等。人們只知道香港是國際文化交融而和諧的地方,其實也是各類華人融洽相處的地方。儘管有不少的同鄉會組織,但大都是聯誼性質,又或者合力為家鄉做點什麼事,幾乎沒有出現過有鄉親幫派的矛盾。這種和諧相處的文化,有時候我們自己香港人未必感覺到,也未必珍惜。
家貧出身 港人典型
照文件的描述,林鄭的父親不會是大資本家。文章描述的居住環境,五、六家20多人住在舊樓一個單位,那是當時居住環境的常態。那時有一句話「一家八口一張床」,絲毫沒有誇張。有些「唐樓」,沒有間隔,沒有廚房,沒有廁所;要在走廊、樓梯腳燒飯,要用公廁。林鄭一家7人,睡的是上下兩格的「碌架床」。她就是站在碌架床下層,把上層用作書桌做功課(以前的碌架床下層比上層闊)(原文)。我們的同輩裏面,在街邊伏在蘋果箱上,或者拿着一塊木板在床上做功課的,比比皆是。
那時候,子女比較多,長子長女為了弟妹,一般念書念得少。林鄭排第四,比較幸運,可以有條件完成學業。更幸運的是,可以進入比較有歷史的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是面向低下層的學校。這也是香港許多教會學校的特點,不像西方有些社會,天主教學校都是貴族學校。
當時的校長李永援修女(Sister Maria)說:「其實我們最看重的不是成績,而是要幫助她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忠、信、仁、愛,做一個誠實、可靠、守信及願意承擔的人。」嘉諾撒是一個相當開放的修會。無獨有偶,日前剛讀到林鄭的履歷,就在香港新建的慈山寺碰到修會的十多位修女,在聽慈山寺知客(Master Steward)衍偉法師講解佛寺建築背後的佛學原理。裏面就有李修女(只知道她去了梵蒂岡,原來回港已經八年了)。也可以看到香港特有的文化,宗教之間,沒有芥蒂。
新生世代 挑戰難料
林鄭在聖方濟各念了13年,從小學到預科畢業。李修女的回憶:「隨着她成長,我看到她流露出領導的才華(中六是副總領袖生、中七是總領袖生),但她從不會把自己的要求想加他人身上,而是建立榜樣去啟發,用行動去感染身邊的同學。她的自信和魅力贏得不少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每樣工作,她都細心處理,而且非常可靠,執行力很強。她的語氣總是那麼溫柔,但絕不拐彎抹角,永遠誠實,永遠堅守原則。」林鄭的同學回憶:「她外冷內熱, 不大善於交際,……不管你找她幫什麼忙,只要不違反她的做人原則,她都會盡力幫你。」有原則,樂於幫人,也可以說是聖方濟各的風格;學校的風格,很容易在學生身上看到。
1970年代,大學生開始普遍獲得助學金、大學貸款,掃除了低下階層進入大學的障礙。香港開始出現了貧苦出身的中產階級,出現了華人高級政務官,也開始出現了公共知識分子。香港大學可以說是起了古代科舉的作用,成為社會向上流動的階梯。林鄭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她大學畢業的年代,港大的畢業生,絕大部分是做專業人員(醫生、工程師、教師),或者是政務官,因此相當一大部分是公務員;但是已經開始有大量的畢業生進入私營機構。到了1980年代中葉,進入私營機構的港大的畢業生,第一次超過公務員。
林鄭選讀的「社會工作」,也有時代的特徵。她自己說,是受了電視劇《北斗星》的影響,覺得社工很有意義,可以幫助人。在大學期間,像其他大學生一樣,她參與過無數的活動,也參與過當時的一些重大社會運動。大學的生活,一下把她的視野開闊了,看到了自己可以走的很多條路,但是「幫助人」的心一直沒有變。大學學習的要義,是讓年輕人放寬視野,增強自己的信心。以前看人家做的, 原來自己也可以做;以前以為是夢想,原來是可以成為現實的。這也許是大學的根本功能。之後她在政府裏面經歷過很多部門,也參與過不少重大「戰役」,可以說是身經百戰。此處不贅。
從林鄭月娥的經歷,可以看到香港的時代變遷,也可以看到教育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個人,有他們自己的成長和發展的道路;但是教育給他們提供的環境和條件,卻是他們可以充分發揮潛力的基礎。香港的教育,着重開放;這與香港一直以來的自由市場經濟息息相關,是存在決定意識。
在新的時代,社會和形勢都在快速地不斷變幻。即使是身經百戰,也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林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將會為我們設計明天的教育,提供非常寶貴的參考。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