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23|從建置沿革及人口變遷 看香港歷史發展──《香港志:自然‧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

蕭國健教授指出,自秦代起,香港地區已納入中央王朝管轄,並以漢代的鹽業、唐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宋代的採珠業,再到明清陶瓷業與近代的轉口貿易為例,點出香港地區的建置重心。

繼《總述 大事記》、《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志》之後,香港地方志中心今年再度推出《香港志.自然》。《香港志.自然》合共5卷,率先推出首兩卷《建置與地區概況》及《人口》(合為一冊),已於7月20日發售。其餘3卷《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及生態》及《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將於今年11月一併出版。

香港地方志中心與中華書局合辦的書展講座「重新認識香港地、香港人:《香港志:自然.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新書介紹」周四(20日)舉行,講座由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蕭國健教授及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執行)鄭宏泰博士主講,香港地方志中心助理總編輯羅家輝博士主持。從人文歷史和社會科學角度,探索香港建置沿革探源及人口變遷。

蕭國健:香港建置重心幾經變遷

蕭國健教授和鄭宏泰博士亦分別為《香港志》自然部類《建置與地區概況》卷主編及《人口》卷主編。

香港地方志中心編審委員會首席召集人李焯芬教授致辭時說:「香港地方志中心匯集超過500位社會賢達和專家學者,承擔編纂首部《香港志》的歷史使命,全面、系統、客觀地記錄香港社會變遷,梳理歷史脈絡,為香港和國家留存一份珍貴的文化資產。」

李焯芬教授說,《香港志》全面、系統、客觀地記錄香港社會變遷,是香港和國家珍貴的文化資產。
李焯芬教授說,《香港志》全面、系統、客觀地記錄香港社會變遷,是香港和國家珍貴的文化資產。

羅家輝博士指出,《香港志.自然》是第一部系統梳理自然歷史的專著,他介紹了「建置」與「人口」在地方志傳統中提綱挈領的重要功能。

蕭國健教授以「兩千年香港建置沿革探源」為主題,從考古與歷史的角度,介紹香港2000年建置史。

他指出,自秦代起,香港地區已納入中央王朝管轄,並以漢代的鹽業、唐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宋代的採珠業,再到明清陶瓷業與近代的轉口貿易為例,點出香港地區的建置重心,從唐宋時期的屯門、官富場,清代中後期的九龍寨城,再到近代的赤柱、維多利亞城的「四環九約」,見證香港不同階段的建置,都與當時社會、經濟的型態和發展脈絡息息相關。

蕭教授表示,香港古無地名,1955年開始,港府興建李鄭屋邨時,發現東漢時期的古墓,墓室的磚塊有「大吉番禺」字樣,說明這個地方在東漢時屬於南海郡番禺縣。從此,香港便有了最早的考古紀錄。

李鄭屋邨古墓的磚塊有「大吉番禺」字樣,說明香港在東漢時屬於南海郡番禺縣。(香港政府檔案圖片)
李鄭屋邨古墓的磚塊有「大吉番禺」字樣,說明香港在東漢時屬於南海郡番禺縣。(香港政府檔案圖片)

東晉時期,香港因為產鹽,故設有「司鹽都尉」的官職。咸和六年(331年)香港一帶改隸東官郡寶安縣;隆安三年至元興元年(399至402年),孫恩、盧循相繼反叛,至義熙七年(411年)盧循死,餘部敗退至「大奚山」(大嶼山),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香港地區移民活動。

蕭教授又說,至唐代香港仍屬東官郡寶安縣,由於海上貿易發達,「屯門」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因此唐玄宗開元年間,設「屯門軍鎮」,隸屬安南都護府。

唐肅宗至德二年 (757年),香港仍屬東官郡寶安縣,但為避安祿山之「惡諱」,故改名東莞縣。

到宋代,香港的鹽業已相當具規模。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大奚山私鹽猖獗,朝廷派軍隊鎮壓,史稱「鹽亂」。蕭教授認為,由於曾經駐軍,讓朝廷有所認識,南宋末年兩位宋朝小皇帝(趙昰和趙昺)才會南逃香港。

元朝時,朝廷設行政單位「官富巡檢司」來管理,配備兵丁和弓箭手以維持治安。明朝時,分別在大鵬和深圳南頭(位於今日蛇口半島)設軍事單位,同時設立海軍巡邏沿海地帶。由於有良好的治安,遂使香港人口不斷增加。

明萬曆元年(1573年),朝廷從東莞東部劃出56里,成立新安縣,管理港九新界及深圳,於是,整個明朝香港均屬新安縣。

清代初業,朝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而頒布《遷海令》,限令居民遷居內陸,並禁止船隻出海活動,新安縣曾一度併入東莞縣,康熙八年(1669年)恢復,直到民國時期,沿用 逾2000年的郡縣制才改變。

鄭宏泰:不干預為香港人口政策底色

鄭宏泰博士演講以「從人口變遷看香港歷史與發展」為主題,從香港人口最突出的特點切入,例如:

一、 清初遷海,香港人口幾乎「清零」;
二、 英軍登陸香港島的1841年,島上人口約7000人;
三、 1927至28年,人口突破百萬;
四、 1941年達163.9萬人;
五、 日佔時期最低60萬人;
六、 1931年至2011年,每10年約增百萬人。

宋軍曾在香港鎮壓「鹽亂」,宋末兩位小皇帝亦南逃香港,更留下「宋王臺」的古蹟故事。
宋軍曾在香港鎮壓「鹽亂」,宋末兩位小皇帝亦南逃香港,更留下「宋王臺」的古蹟故事。

鄭博士表示,香港人口隨着社會變遷,增減的速度十分快,也十分大:以1841年香港島上人口約7000人計算,不足200年,香港總人口已增長近千倍;但日軍佔領香港,人口亦可由163萬人銳減逾半!

他指出,香港與內地人口的雙向流動也十分顯著,特別是1949年之前並無實質的邊界,兩地居民可自由流動,歷史上見到的是一旦發生戰爭,內地人南來香港避戰亂;相反,香港發生瘟疫,北上避疫也是不二之選!

鄭博士又分享了以下數據;新石器時期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約為25歲,至2016年則為84.2歲,高於世界平均預期壽命的71.4歲;自2013年起,香港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更高居全球首位;每戶家庭平均人數則由二十世紀初的4.6人降至2016年的2.8人。

他將數據上的變化,歸因於社會型態的改變,並縱觀香港人口歷史,指出「積極不干預為香港人口政策的底色,這與香港在經濟上奉行自由市場、強調積極不干預商業運作的原則基本一致。」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