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筆者友人在小狗身上體會到自身的重要。(Pixabay)
近日與朋友談到他的寵物,是他飼養了13年的小狗,他願意為小狗做很多的事情,例如放棄與太太一起到外地旅遊,原因是沒有人照顧小狗,而小狗亦年事已高,因此他希望留多些時間照顧小狗,在小狗有生之年多陪伴,待他日小狗百年歸老後,他再與太太把臂同遊。太太亦非常支持,因為她也非常疼愛小狗。
把小狗當孩子
查詢原因,他說小狗令他感覺到他的重要,例如小狗會因為他夜歸而忐忑不安。他返家時,小狗會親他的面才去睡覺。小狗亦會看風頭火勢,有時當他與太太爭論事情時候,小狗會作中間人,不偏幫任何一邊,但會不斷碰他們的身體,似在做和事佬。更是難得的是,小狗只會聽他們說話而不會駁嘴,比一些小孩子還要聽話。所以他們沒有生育小孩,把小狗當為孩子,他們似是親人般有着很大的默契,這是外人難以體會到的。
我們又談到經常在街上見到各類型的狗隻用品,例如類似嬰兒車的小狗車,有時睡着了的小狗還會被蓋上冷氣被。此外還有狗雨衣、太陽帽、毛衣等等。大家也同意這一切都顯示了主人對狗兒的疼愛。不過可能因為我對狗隻認識不深,我認為動物有天生適應環境的能力,習慣了坐手推車的狗兒日後可能不懂在街上走路。
學生需要得到重視
我認為,朋友在小狗身上得到了受尊重及被重視的感覺,令他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願意為小狗作出積極的舉動。同樣道理,如果學生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尊重及重視,他們必定喜歡留在家中;相同情況下,學生在學校如有相同的感受,他們必定喜歡上學,並會有積極正面的行為。因此,當家長埋怨學生不喜歡留在家中或是不聽話時,家長可能要思考原因,是否欠缺了讓孩子表達感受,及備受尊重及重視的感覺。有時家長太心急了,時常提點孩子很多事情,可是卻忘記了聆聽孩子的說話。同樣在學校,老師也會經常提醒學生用心求學,用了很多時間追趕課程,恐怕遺漏那些課題,因此和同學閑聊的時間或是靜心聆聽學生心裏話的機會難得。
為了讓老師和學生增加交流時間,學校在暑假期間開放球場設施,讓學生隨時回校借用場地打球。結果意想不到吸引一批初中學生經常回學校打羽毛球,而老師也主動加入,甚至帶同兒女一齊較量球技,使校園充滿歡樂氣氛。過程中除了可強身健體,學生與老師之間也多了共同話題,建立了彼此的情誼。現在開學了,他們每天也在小息或午膳後爭取打球的機會。我相信學生已建立了歸屬感,喜歡留在學校,因為這裏有關心他們的人,他們感受得到被尊重及重視。
同時,由於學生需要辦理借用場地手續,亦要自行組織同學打球,因此在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基本自理能力,包括計劃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完成各項行政手續。當初有老師擔心開放場地會引起問題,例如學生未有辦手續的習慣,因此便開放禮堂任由學生自由出入,更可省卻校務處行政工作。但我認為每一個人也需要學習配合一些規則,不可因為疼惜他們便把要求降低,這只會使學生認為任何事也是理所當然。相反合適的訓練可以使他們懂得尊重規矩,並且在辦理手續時與校務處職員的溝通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機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