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香港的電影屢創佳績,我也趁着假期看了一套《正義迴廊》,由於是三級電影,當中有些血腥及暴力情節。但在本文中希望透過該電影帶出人們對一件事的看法很容易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
可怕的案件
這套電影乃真人真事改編自一單關於2013年大角咀肢解父母案。電影主要圍繞兩位大律師如何為當事人辯解,以及9名陪審團對案件誰對誰錯的正義思辨。
儘管案件已經審結,並且已經判刑,然而當事件再一次搬上銀幕,重新演繹之後,人們對同一件事件竟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在現實案件中首被告周凱亮被裁定謀殺罪成立,判處終身監禁。次被告謝臻麒則謀殺罪不成立,阻止合法埋葬屍體罪半囚一年,因已被拘留兩年,已覆蓋其刑期,當庭釋放。
合理的判決
根據法官當時審結案件時,都稱讚陪審團的決定非常正確恰當。 因此,事實上案件本身可說沒有太懸疑未決之處。但假如要作為電影的素材,就必須有足夠的張力、懸疑、掙扎之處,那才能夠有情節給予演員發揮。故此,電影其中一個重點放在次被告是否有參與謀殺的行為上,在陪審團的辯論中呈現了可疑和各人觀點的分歧之處。
問題來了,當整套戲完結之後,不少觀眾都帶同這個懸念回家,認為次被告的嫌疑頗大,根本沒理由判決無罪。我在觀看影片之後,也找回了相關的資料和網上的片段和訪問等,重新將事件了解一遍,方能得出較完整的脈絡。
再次的審判
但當我看到有關次被告在判決後的訪問,以及網民在其下的最新留言,竟然出現不少是認為次被告應該被定罪的意見,這和當年的發展是完全不同,明顯是因為影片的受歡迎,從而影響了人們對事件的觀感。電影由於劇情需要,並沒有將原本的整個結案陣詞一一列出,這亦不是電影的設計。電影,正正是要帶出問題,提出質疑,讓人們心中糾結着回家,急不及待要和家人朋友討論,那商業考慮希望達到的目的。
電影和現實的差異
事實上,不少電影都曾出現過真人真事改編的情況,尤其是人物傳記的電影,早前的《梅艷芳》、《葉問》、《雷洛傳》、《綁架王七輝》等,都因為電影情節的發展對本身人物的描述有所改動,很多時人們不太會執着於時序或事情的細節,但若然觸及到對本身人物的評價時,那就要留意那其實是說故事者的角度,亦即是導演的表達,那和現實可能會有出入。拍攝這些電影人們往往會說將犯罪人物美化了,或將一個德高望重的人醜化了,這樣拍出來的話,會對人產生出其他觀感。
可惜令人無奈的是,人們對於事實和故事,並不一定詳加分辨,也不一定會細心思考,於是很容易出現基接收到什麼,什麼就是真實的情況。在21世紀的今天,分辨資訊的能力變得更為重要,怎樣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具備這種能力,懂得搜尋多方的資訊,篩選真偽有用的資料呢?必須先教導學生懂得自學,以及有興趣不斷追尋知識,那最終才能找著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