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超:生涯規劃只是升學及就業輔導?──針對學生成長的人生規劃建議

提及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工作的成份,確實在學生面對重要選擇的時候,提供了輔助。不過似乎過分集中在實務的工作上,只服務於中三級選科和中六級升學及就業,欠缺縱向的組織。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向來工作繁重。每個學年,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的工作都是周而復始的:

  • 中三升中四的選科指導,安排選修科試讀,選科家長講座;
  • 中四升中五的應用學習課程選科,安排有興趣的同學試讀及報名;
  • 中五升中六的升學及職業導向安排,組織參觀企業機構,大專課程的試讀,參觀升學及就業博覽,暑假的職場體驗計劃,組織海外升學的交流團;
  • 中六的同學升學輔導,本地、內地、台灣、海外的學位課程、高級文憑的校長推薦計劃、報名事宜,選科指引,了解入學要求,面試技巧,邀請嘉賓講座,放榜輔導……

信手拈來的一大堆工作,對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的同事而言,已夠吃不消了。然而,這就是生涯規劃?生涯規劃就是在學生適時的階段,提出針對性的工作嗎?要想了解生涯規劃,最適當的方法就是追本尋源,了解教育局如何推展生涯規劃,才能判斷現在學校中的工作是否合宜,當中是否有補足的需要。

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

教育局轄下的生涯規劃網站,提到何謂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以達致人生不同階段的目標。在求學階段,生涯規劃教育在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途徑方面,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生涯規劃教育的目  標不能單透過在學生需要作出升學/就業選擇時提供的輔導或諮詢服務而達致,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應與學校的課程聯繫,透過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獲得所需知識、技能及態度,以配合自己的興趣、能力、方向作出明智的升學/就業選擇,並將事業/學業抱負與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連結。

上述內容就是教育局提倡的「生涯規劃」。比對一下前文提到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工作,的確很相稱──然而,卻只是側重在粗體部分。觀乎生涯規劃網站的整體布置:職業資訊、升學、學生網上學習、學校行政、教師專業發展、家長和商校合作計劃。以上佈置都充分反映其生涯規劃的理念,就是分為幾個實務和對象要項。

即如文首提及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工作的成份,確實在學生面對重要選擇的時候,提供了輔助;而且這類工作也是顯性的,容易被察覺。不過似乎過分集中在實務的工作上,只服務於中三級選科和中六級升學及就業,欠缺縱向的組織;對同學的教育也太針對以上項目,而且以認知及執行為主,學生難以將所學遷移到將來其他的升學和就業選擇上。因此,學生從此組的指導中,完成的不是學習,而是「一項報名」或「一次選擇」。學生完成一次性的報名或選擇,難以發展成生涯規劃與管理,令「職業探索」這個元素獨大,忽略了之前的輸入和之後的總結。

要改善這個情況,必須處理生涯規劃只被「中三選科」及「中六升學」兩個項目主宰的想法。無疑,這兩個項目在中學生活中,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成為生涯規劃中的重心項目,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沒有縱向的內容結構,便會令這些教育機會單獨化,學生也未必有能力將之結合,甚至遷移到往後面對的抉擇。

建議中學老師從學生小六選校開始接軌

在縱向結構方面,建議中學老師從學生小六選校開始接軌,輔以認識自己、開拓視野、了解目標的確立:從小六選校開始作檢討,以此為學習的基礎;再以中三選科為定立人生方向的契機,積累中六升學及就業的需要。如此,將整個中學生涯一以貫之,學生才能運用所學在人生規劃上。

除了課程上縱向的規劃外,課程內容的質量也很重要。這個質量指如何透過課程為同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其實學校教育中就有充份的品德教育作為支撐,讓同學在規劃人生的同時,可以有終身合用的價值觀,面對未來的挑戰。品德的實踐是有場景的,而學生的升學和就業的選擇就是實踐品德教育的合適場景。也就是說,教育局主張的品德教育與生涯規劃可發展為跨範疇的協作教育。學校教育中,無論訓輔工作,還是公民及品德教育組,都會以不同形式的課程或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價值觀;生涯規劃活動在自我認識,或部分與升學及就業有關的品德素質,便可與其他範疇的教育協作,一方面可減低這類潛課程缺乏正規課程時間的問題,二方面也可整合學校品德教育及生涯規劃的跨範疇教學。

從教育局的生涯規劃定義可見,學校層面的工作雖然偏向實務而且割裂,但其實是必須的,只要透過與品德教育協作,做好事前的價值觀培養,以及縱向連繫,讓學生有意識地將他們的認知和人生價值觀遷移至有助他們成長的人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