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閱讀周永新的《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2019),書中提到「今天的學校,會變成明天的學習中心」,他所指的學習中心,可以不是實體的,而是網絡型的。另外,他又指出隨着資訊科技、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預計對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提示從事教育行業者,須及早做好預備。書中最吸引筆者的其中一個課題是,智能機器人教師的出現,可能不會是一個夢想了,這對學校教育,教師行業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未來學校來臨 讓人措手不及
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的概念,其實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然其高速發展,令人咋舌,2017年《亞洲週刊》就把機器人作為年度風雲人物。記得其時,筆者服務的學校正好舉辦教師發展日,講者談到未來教育,提及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發展令人震驚的地方──機器人阿爾法圍棋(AlphaGo)連勝世界圍棋冠軍、其進化版可以無師自通,自動運作;機器人Sophia被邀在聯合國發言,後沙特阿拉伯更予其公民身份……這一切一切,在當時看來,彷彿是科幻小說,總覺得是那麼遙遠。沒想到,一場席捲全球接近3年的疫情,對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重看《未來學校》,心想周永新難道是預言家?
在疫情之下,周氏預想的「未來學校」,實際上是「已來」,雖然來得讓人措手不及,然在巨大衝擊下,學校的確起了前所未見的變化。因着停課不停學,學校急速地發展了網上課堂、推動學生自主學習。3年過去,學校、師生彷彿已習慣及適應了新常態,學習在線上線下游走,已沒疫情初期的驚惶失措、徬徨無助。周氏所指的網絡型學習中心,也實在出現了──線上課堂,不受場地限制,一節課、一個活動,可以是一班、全級,甚至全校一起參與。此外,不少學生也確實在停課期間,大大發展了自學能力,筆者的學校,就有不少學生在疫情間自學外語、電腦編程、大學物理等課程,有的開拓了不同興趣,如學習魔術、繪畫、鑽研廚藝等等。
經過疫情洗禮,線上課堂無遠弗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網上資訊豐富多姿,學生只要連接網絡,學習材料垂手可得,亦隨時可學──如是,則學生還要回實體學校上課?老師這個行業還有其價值及意義嗎?
實體學校生活仍有價值嗎?
疫情放緩,社會邁向復常,回到後疫情的教育現場,回答以上問題,答案是肯定的。接近3年雲端學習,學生應用科技以學習、應變及適應力的確大大提升,然生活及學習習慣、與人相處及溝通能力,以至毅力、耐力及體力卻急促下降。學校教育,除了知識、技能,價值教育在資訊高速發展下的後疫情時代,顯得更是重要。
價值陶養、群性發展等,必須透過校園生活的每個日常,實體的師生、生生互動,配合學校的有機規劃,方能薰染成風,潤物於無聲,這實在是線上世界未能取代的。近日校園現場所見,雖然隔着口罩,學生仍積極投入各項校園活動──球賽中的歡呼吶喊、從籌辦活動中學習與人相處、從競賽中學習體育精神、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君子風度……這些以往看來平凡的體驗,在過往3年卻無奈失落了,然這卻是學校教育彌足珍貴、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之,從這個角度看,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實體的學校生活仍是具其價值及意義的。當然哈拉瑞在《21世紀的21堂課》(2018)提及未來教育應着重的「4C」: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創意(creativity),也必須在實體的狀態下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教師會否被淘汰?
至於教師這個行業會否被淘汰?周永新提出老師這個古老的職業,不見得會全面被人工智能取代。其說法是現時資訊充斥,老師如固守以「授業」為本,而忽視「傳道」、「解惑」的重要性,則可能會被取替。周氏提出,老師首先要學會做機器人不能做的事,所謂機器人不能做的事就是情感交流及人文關懷,教育始終是育人的工作,如何成為學生成長中重要的夥伴是老師要認清的方向。
另外,老師要善用機器人的好處,納其為己用。周氏指出在互聯網上檢到的知識,實在不需要在課堂上教授,因之傳統知識傳授型的課堂需要轉型,這對教師的要求將會大大提高。以上提醒,實是當頭棒喝,叫站在前線的我們或將要入行的新鮮人,再三思考自身的角色。
後疫情的學校教育,我們既回不了從前,又面對來自大環境的競爭及挑戰,如何鑒往察來,通盤整全的教育規劃看來是刻不容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