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一代人一代事 莫停留於過去風光

對於「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張教授並不認同,強調每一代都有其機遇,但也面對獨有的挑戰,而機會是隨着世界形態的變化而成,因此是「一代人,一代事」。
本集的嘉賓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他也是現任行政會議官守議員,曾任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和民主黨的領導人,也是香港教育學院前校長,是少數各方各面都可接受的一位出色公共領袖。
 

由理轉文變人生 加入政府見樹木

 
張教授在港出生,灣仔長大,小學就讀於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現名)。他憶述,唸小學時自覺吃力,慶幸兩位老師對其關顧指導。他特別記得教英文的崔國泰老師,唸起英語字正腔圓,就像唱歌般動聽,啟發張教授仿效。另一個印象深刻的是郭麗芳老師,雖然嚴厲,但對學生十分關懷,至今難忘。
 
張教授升讀香港華仁書院,教學語言由中轉英,初中時的學習吃力非常,幸好「惡補」追上程度。中三時開始參與組織各種活動,尤其是教會活動,培養出一些領袖才能,並創立了美術學會。中學老師之中,他特別有印象的是狄恒神父(Reverend Deignan),表面嚴厲,內在慈祥,深受同學愛戴。
 
唸高中時,張教授遭遇人生小挫折,就是中學會考成績不足以在港華唸理科預科,要轉讀文科。張教授回憶,由理轉文是一個轉捩點,文史科目相通之餘,令他更關心人類社會發展,為大學時成為活躍的學運分子鋪路。
 
大學三年是張教授人生中最激進的年代,他受當時的學潮和激進左翼思潮影響,成為香港大學的學生會評議會主席,因搞活動而時常缺課。當時他認為,在激烈思潮之中,唸大學求的不是學歷或成績,也不愁找工,而是要多閱讀,增添知識,關注社會公義,推動社會運動。雖然大學時是個學運分子,張教授畢業後卻加入政府當行政主任。他記得許多同儕都反對加入港英殖民地政府,所以當時他要向戰友解釋自己的決定是「深入敵後,知己知彼」。自此對社會的看法比較平衡多元,由以往只見樹林至能看見樹木。後來於英國唸公共管理碩士時,發現自己對研究工作的喜愛,於是其後於一九八六年離開政府,加入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現名城市大學)「半途出家」當學者。
 

改變社會多途徑 掌握現在解難題

 
他認為每人都可以做領袖,分別在於具備哪方面的領袖能力。他闡述,做領袖是希望發揮自己,影響別人,動用可用資源以克服不利條件。張教授補充,領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做不了的事,就不得要求跟隨者做到;再者,要由低做起,並非一開始就指揮別人。最後,領袖要發揮影響力,就不可以權位壓人,要感召,讓跟隨者心悅誠服。何校長回應,這是領袖與追隨者之間的「共享價值」。
 
對於不合理的外間批評,曾是批評者的張教授感慨,年紀大了,了解到世界沒有想像般單純,就會較包容。在政制上,他相信輪替執政,在朝在野都有機會執政時就知道並不簡單。張教授也以公共行政的學理解釋,世界並不完美,科技進步引致更多新風險,所以實際上問題往往比辦法多。做領袖的時候,務必捫心自問盡力與否,但每一代只可以按自己掌握得到的盡量去做。
 
身為公共領袖,張教授認為香港回歸中國後,不同崗位的人都面對自處的壓力。他認為一國兩制,既有約束,也給予靈活性讓香港發揮。他補充,《基本法》跟全世界的憲法一樣是活憲法,當中的條文未必完美,但可於具體的事情上有所發揮。張教授指出,香港的問題在於過分自我矮化,看不見周遭的變化,而且還留戀過去的風光。他身在政府,看出香港在航空海運的優勢,還有貿易和航運重點東移的客觀情況,並指出面對逆境時,切勿失去早期香港應對挑戰的能力。
 
張教授曾於政黨、議會和政府的政策局上擔任不同的職位,認為參與改變社會,沒有一條特定的路徑。他直言,過往建制外以為爭取得政府答應,就是解決問題,但加入了政府當局長後,發覺事情並不簡單,社會是由不同利益者組成,所以缺乏民情和政治支持,政府難推措施。雖然張教授認為人人都可以是改革者,但要令世界起變化,毋須像法國大革命般「全民皆兵」。他深信「量變到質變」的說法,並以上世紀90年代的立法局為例,指出當時的民選直選議員僅佔少數,但已對立法局起了變化。他強調,制度的變化很多時並非早有一個宏大的藍圖,有時甚至出於偶然,例如公營房屋是源自50年代石硤尾的一場大火,再由徙置區逐漸演變而成。
 

回應外間變化 感恩生得逢時

 
張教授點播了70年代 John Lennon 的反戰歌曲 Imagine,指出其音韻悅耳外,歌詞也有深意。他經常以此歌提醒自己,人應該可以想像一個美好世界,不過要達到一個美好世界,就得切實做事。他也以此歌提醒自己,不要安於現狀,要深思最終想達到的境界。
 
張教授分享了大前研一所著的《即戰力》,書中批判了日本人漠視了21世紀來臨的新網絡經濟,失落了競爭力。他讀過該書後,深有體會,指出香港的情況有點大同小異,曾經風光順利而漠視了、忽略了外在世界的變化。他以此書勸勉香港人要向前看,並具有解決問題應有的質問力。
 
談到人生平衡,張教授自問花在工作的時間較家庭和生活為多,但無悔這個取捨。他對自己生命抱感恩態度,因為自己不像上一代要經歷戰火,成長時香港經濟起飛,可以有所發揮,而且家庭和諧和得到家人支持,讓他有追求理想的機會。他笑言生命對他十分寬容,不如意事都成為人生的轉捩點,帶來新機遇。
 
對於「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張教授並不認同,強調每一代都有其機遇,但也面對獨有的挑戰,而機會是隨着世界形態的變化而成,因此是「一代人,一代事」。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圖片:香港教育大學網站)

何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