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自2017年開始,推出「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至今年舉辦《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展出32幅作品及跨界藝術創作的文獻資料,藉此紀念謝景蘭百歲誕辰。

一直以來,在藝術發展史上,往往由男性主導,藝術家多是男性,能夠在藝術界,取得藝術成就的女性藝術家,可說寥寥可數。

在中國美術史上,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衛鑠),師承鍾繇,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而元代的管道升,為趙孟頫之妻,也是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衛、管並稱「書壇二夫人」……至近代,華人畫家謝景蘭,也是少有的成功例子,其創作糅合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開創了「綜合藝術」的先河。

謝景蘭(1921-1995),綽號蘭蘭,1921年出生於貴陽一個書香世家,在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下,早年曾經接受西方教育。1935年,她入讀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現為中國美術學院)音樂系,在學校認識了修讀繪畫的趙無極。

謝景蘭於1948年,乘船前往法國。(Kwai-Fung-Foundation提供)
謝景蘭於1948年,乘船前往法國。(Kwai-Fung-Foundation提供)

1941年,兩人在香港結婚,中日戰爭後,他們於1948年共赴巴黎,在蒙巴納斯開設工作室,丈夫繪畫,她則專注於研習音樂和舞蹈,同時亦會為趙無極的畫作提出意見。

1957年,她和趙無極離婚,與法國音樂家及雕塑家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結婚,並改名為「拉蘭」(Lalan),從此開展個人的藝術道路,並開始繪畫。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自2017年開始,推出「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繼方召麐、潘玉良、周綠雲之後,至今年的第四回,舉辦《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藉此紀念謝景蘭的百歲誕辰。

「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之「謝景蘭藝術展」。(作者提供)
「二十世紀中國女藝術家系列」之「謝景蘭藝術展」。(作者提供)

由於謝景蘭是趙無極的前妻,很多人認識謝景蘭,大多是因為趙無極,有人覺得她的畫風極似趙無極,甚至有模仿成分。事實上,她的第一張畫,是離婚後才開始創作的。

是次展覽,展示出32幅作品及跨界藝術創作的文獻資料。策展背後的理念,是希望為她帶走這些標籤,「讓觀者透過謝景蘭的畫作,認識她的創作歷程,同時也了解她個人的經歷,帶給其作品的啟發和影響。」

展覽劃分為三個主題,展出謝景蘭在不同階段的繪畫,形式多樣的創作,反映她在不同時期的藝術實踐。

第一部分:書法元素、營造抽象(1957-1969)

展區「書法元素、營造抽象」
展區「書法元素、營造抽象」

在這個階段,謝景蘭以女性獨有的敏銳,融合了個人在書法、音樂和舞蹈方面的感悟,承襲「不定形藝術(Art Informel)」的抽象表現手法,隨性而發,直接將顏料塗抹在畫布上,作品以黑、棕褐、朱紅為主調,大膽的筆觸,傾注了自我表達的迫切渴望。

她的兒子趙嘉陵,對於母親的繪畫創作,曾說過:「她的作品劃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有父親的影子,但是我覺得又和父親是完全不一樣的。」

踏進第一展廳,矚目的是《隨風飄逝》(1968),整幅作品差不多有兩米高,色彩豐富濃烈。

《隨風飄逝》(1968)
《隨風飄逝》(1968)

嬌小的謝景蘭,身高大約是160厘米,如她所説,「由手的動作帶動完成的接近書寫的抽象畫」,她用整個身體動作去創作,嘗試用畫筆表達自己內在的情感。她「作畫從不畫草圖,在油彩稍乾後,立即畫上或刮上筆觸,以粗厚顏料層層疊加,與快速、富有節奏感的舞動筆法……」在作品中釋放出自然的力量和澎湃的情感。

自1969年起,謝景蘭嘗試將畫紙鋪在地面作畫,她沒有依循西方風景畫的定點透視法,而是以線條引導觀賞者走進畫中,在高高低低的山嶺之間遊移,感知藝術家想像中的風景。

《常春藤,岩石和月亮》(1969),畫中已出現70年代作品中標誌性的意象,如月亮和山脈。「此畫的構圖隱約看出南宋『邊角山水』的布局,在漸褪的月色下,勾劃出延綿不絕、起伏不平的山脊,以至赭石峭壁,而畫的下半部份,畫家以悸動的筆觸,描繪出濃稠翠綠的線條,營造神秘而抽象的意境。」常春藤是常綠植物,象徵不朽與永恆的青春。難怪這次展覽的海報設計,也取材自這幅作品。

《常春藤,岩石和月亮》(1969)
《常春藤,岩石和月亮》(1969)

第二部分:永恆的寂靜(1970-1983)

展區「永恆的寂靜」
展區「永恆的寂靜」

1965年,謝景蘭遇到創作的瓶頸期,她擱置繪畫一年,集中精神鑽研講求回歸自然的南宋山水美學,以及道家思想。60年代後期,法國社會的動盪,激發她產生創作的新意念,她嘗試在畫作中,營造和諧的氛圍,畫中大片的留白,柔和的色彩,如乳白、象牙、淡藍及灰色,寥寥幾筆,勾勒出日月、薄霧、山峰和岩層,建構平和靜謐而空靈的山水風景。

據趙嘉陵憶述:「第二個時期,我媽媽想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其他人,覺得這個世界還是太過擠擁,人有很多的不同的想法、慾望,怎麼也不能平靜下來,她讀了老子以後,覺得人應該要靜下來,所以這個時期的風景畫什麼都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

在這個時期,《行於高道》(1979)是個中表表者。畫的構圖,與南宋時期中國山水畫,可謂同出一轍。大片的留白,將前後的景觀分隔開來,畫面上三數筆觸,營造出廣闊的視野,在虛無飄渺間,呈現寧靜致遠的氛圍。

《行於高道》(1979)
《行於高道》(1979)

1976年的《雙友》,畫面兩朵橙紅色的花兒遙相呼應,粉紫、粉藍……帶來清新愉悅的感覺。據說,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與上海灘合作的謝景蘭限量版絲巾,設計的靈感正來自這幅畫。

《雙友》(1976)
《雙友》(1976)

第三部分:回歸抽象(1984-1995)

展區「回歸抽象」
展區「回歸抽象」

繪畫以外,謝景蘭對於現代舞蹈和音樂的探索,仍沒有停下來。受到美籍舞者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紀錄片的啓發,她以肢體動作表達內在感受,亦影響她的繪畫創作。而「電子音樂之父」瓦雷茲對音樂獨特觀點的開啟,也促使她將日常生活中的環境聲音,如心跳、鳥鳴,以及市聲等,融入自己的音樂中,創作「忠於自己」的作品。在其他界別的藝術美學影響之下,激發她思考舞蹈、音樂和繪畫結合的可能性,開始創作「綜合藝術」。

這部份展出的畫作,反映了謝景蘭對跨界藝術的追尋,她曾說過:「我在這裏是要體現整體的和諧,一個步調一致的整體。」通過內在反省作出的生命提煉,她擺脫山水畫的象徵元素,純抽象的作品,構圖比以往更豐盈和決斷,色彩更多樣化,洗刷、筆觸、滴墨、潑濺等技巧顯得更為熟練圓滿。

1984的《月圓時》,一輪滿月含蓄地懸掛在畫的中央,謝景蘭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筆法,運用淡代的油彩勾勒出前景的山峰,營造水墨的效果,加上大片留白,恬靜的風景,將觀者引進超越時空的世界,欣賞畫家筆下大自然的風貌。

《月圓時》(1984)
《月圓時》(1984)

亨利米修於1950年,把謝景蘭引進巴黎藝術界,她以《回憶米修》(1984)這幅畫紀念他們的友誼。這幅畫以複雜精細的筆觸畫出漣漪,每條曲線都塗上棕色和灰色的陰影,看似平靜的水面下,水流的動態表露無遺。

《回憶米修》(1984)
《回憶米修》(1984)

瓦雷兹是謝景蘭的音樂老師,更是其摯友、藝術和人生路上的導師。1952年,她在瓦雷兹的新作音樂會《沙漠》上,首次跟他相遇。為了紀念瓦雷兹,按照他對沙漠的描述,她創作了一幅畫——《向埃德加‧瓦雷兹致敬》(1985),筆下是瀰漫着神秘感的孤寂世界,畫家以變幻即永恆的形態隱喻沙漠。

《向埃德加‧瓦雷兹致敬》(1985)
《向埃德加‧瓦雷兹致敬》(1985)

1988年謝景蘭與丈夫移居到法國南部金合歡鎭,如畫的風光,為她提供了不少創作靈感,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讓作品充滿澎湃的能量,更顯出畫家灑脫獨特的個性。

在《無題》(1994)一畫中,她以細緻的構圖,描述大自然的微觀。畫面的中心,在大幅的潑灑中,她使用油性蠟筆畫上脆弱細膩的線條。符號般的律動,表現出她那個時期的自信,貫徹即興創作的概念,作品散發出嶄新的活力,展現更寬廣、更瀟灑的神韻。

《無題》(1994)
《無題》(1994)

另一幅《無題》(1990-1995),藍白色的對比,讓人眼前一亮,畫中白色的部分,遠看有若傲翔於天際的水鳥,近觀則如海上起伏的浪花……如夢似幻,從不同的角度,可看出不一樣的風景。

《無題》(1990-1995)
《無題》(1990-1995)

展廳外長廊展示的長畫《無題》(1980-1985),像宋元的山水長卷,人在畫外,悠閒徐行,邊走邊看,走走停停,風景依稀過眼生……

長廊展示的長畫《無題》(1980-1985),像宋元的山水長卷。
長廊展示的長畫《無題》(1980-1985),像宋元的山水長卷。

她後期的創作,有一種洞察世情的反璞歸真。

世事難料,1995年謝景蘭在一場車禍中不幸離世。她辭世前一週拍攝的《氣功之舞》排練影片,是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的記錄,亦在展廳中放映。

「一個畫家從自己摸索,從抽象畫,再到風景畫,再又回到抽象畫的話,經歷了一個歷程。如果她仍然在世的話,可能可以給人們奉獻更多的好作品,我覺得她過世的時候正好是她繪畫的巔峰時期,很可惜。」趙嘉陵如是說。

謝景蘭與其畫作。(由 Kwai Fung Foundation提供)
謝景蘭與其畫作。(由 Kwai Fung Foundation提供)

終其一生,謝景蘭上下求索,不斷追尋真實的自我,近40年的藝術生涯中,她的創作兼容並蓄,作品融合東方傳統和西方美學,同時探索跨界藝術中的各種可能性。由音樂、舞蹈,以至繪畫,她的作品展現了不受束縛、隨心而發的面貌。

她留下來的畫作,像一道道獨特而永恆的風景,延綿不絕,有待我們細賞!

延綿之軀:謝景蘭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2021年10月24日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馮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