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父子關係,這一代和上一代很不同,上一代一般指40歲上下的壯年人,他們的父親剛剛從工作退休,老父經歷香港幾波的經濟危機及繁盛,不知何時失業,一開工就天昏地暗,所以什麼親子活動一概不知,吃飽居安是一切,於是父子關係總是在無言中度過,更慘烈的關係是過分嚴苛的父親手口並用,只怕子女好逸樂,不積極,連話也不多一句,但心底的慈繩愛索緊緊勒着自己, 不敢表露, 下面一篇文章是我Facebook 的朋友寫的實况,沒有虛飾的文句,淺白真摯,但父子間拘謹處,讓今天的年輕爸爸摸不着頭腦,但父子情來得深刻亦掩飾不了,錄下與家長們分享:
「被困在會議室半天,手機來電顯示有十多個missed calls,大部分都是他的。
「沒有留言,只有數字,這是他的習慣。
「正想覆他電話,剛好他又再次打來……
「『老竇?你找我有事?』
「他努力壓着那份喜出望外,以一貫嚴父的口脗淡淡的問: 『吃了飯沒有?』
父親的習慣
「老父總是喜歡用另一問題來代替回答問題……
「當然,一朝早找了我十多次,我沒有理由相信這是他的目的。
「再三追問下他才告訴我原來昨夜被送進了醫院,因知道我剛從外地回港,也沒有立刻通知我。
「他說是右膝蓋痛得厲害,沒有力,行不了,連站着也有困難,醫生要他留院觀察。老父是一名跌打師傅,他忍受不了的痛,必定相當之痛。
「掛線前他叫我不用擔心,專心工作,也不用到醫院,以免我把病菌帶回家。
「做兒子的,有誰會聽從父親的說話呢?更何况,這些並不是他的真心說話。
「知道中午有一段探訪時間,快快的趕去看看他。
「在沒有提示下找到了他的牀位,他正在一個人獨自吃飯,抬頭望見站在房門邊的我,臉上露出了一點甜。『我不是叫你不用來嗎?』接着又是那一句: 『吃了飯沒有?』
「我模仿他的說話方式,以問題替代答案: 『腳還痛嗎?醫院沒有給你打止痛針嗎?』
「老父努力地把所有飯菜吃光了,用行動表明他很有胃口,着我不用擔心。
「這麼多年,今天第一次替他按摩。他把褲管拉起給我看,沒有傷口,但他的腳卻瘦得叫人心痛。
「忍不住,用手撫摸着他的腿,輕輕地為他按摩……這麼多年,今天才是第一次替他按摩,而手按着的並不是肌肉,是一層包在骨頭上的皮……
「就是這雙瘦弱的腿支撐了一家人幾十年的生活、為着我們走過了不少辛酸;按着按着,父子倆久久也說不出話來,淚在眼眶中凝住,彼此也看不清楚對方。
「他說想上廁所,扶他由病牀到不多於20 步距離的洗手間是一項挑戰,因他每一個動作也覺得痛。替他向鄰牀的伯伯借了步行架,讓他可借借力,多一點安全感。他說,人老了,什麼也不行,連上廁所也要人幫……我說,我小時候你也常帶我上廁所呢,沒有你在,我就是要瀨也不敢自己去呢……
「過去說話不多的父親,今天竟然跟我有說有笑……雖然大家身在廁格,也沒有影響這份父子情。
老竇,真心祝你早日康復!」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