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努斯,全名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世界著名銀行家。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40年出生在東巴基斯坦的吉大港市。1965年獲富布萊特獎學金資助,進入美國田納西州的范德比大學學習,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穆罕默德.尤努斯開創和發展了「微額貸款」的服務,專門貸款給因貧窮而無法獲得傳統銀行貸款的窮人,從此開創了小額融資的新模式,世人評價為一項非凡的成就,有「窮人銀行家」之稱。 2006年,「為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他與孟加拉鄉村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4年12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聘請穆罕默德·尤努斯為論壇國際學術顧問。
撰文:王小平
尤努斯有很多頭銜,比如:窮人銀行家、經濟學家、慈善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等等,但是從來沒有人把他定位為教育家。在我看來,尤努斯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一位非常智慧的教育家。
如果沒有教育元素、教育規律的運用,尤努斯是無法創造這個奇蹟的。在一開始,尤努斯就把人視為是最寶貴的資源,並運用了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使窮人走向了成功。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很多人覺得把尤努斯看做是教育家十分奇怪,因為他沒有專門開辦窮人的學校,也沒有專門給窮人上課,也沒給窮人寫教材,怎麼能成為教育家呢?那麼,讓我們來看一看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吧。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愛因斯坦說:「真正的教育,就是在學校裏學的知識全部忘光之後還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只有這些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教人變。教人變好是好教育,教人變壞是壞教育,教人不變或不教人變不是教育。」
既然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就是真正的教育,尤努斯肯定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因為他明顯改變了許許多多窮人的心靈、思維模式、行為準則,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人生命運。不管是他們自身還是他們的家庭命運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
尤努斯的窮人教育
尤努斯說,他們銀行的職員與其他商業銀行的職員有很大區別。其他商業銀行的職員就是從事金融服務,是真正在銀行工作的職員。而他認為格萊珉銀行的職員不是一般銀行職員,還是老師、輔導員。他們是以輔導的心態來對待客戶,他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借款給窮人,更重要的是幫助這些窮人去發現他們的潛力,協助他們發揮潛力。
尤努斯不會對窮苦婦女說我要教育你,你必須參加什麼學習班等等,他決不會這樣去說的,他只是促使你自己行動,從而改變觀念,改變生活。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看不到他的踪影,實際上他不是教育家卻勝似教育家。
尤努斯在教育方面的另一突出之處就是真正實踐了孔子的理想——「有教無類」,這一點特別值得今天的老師和家長去學習。
今天的教育制度其實是選拔制,而不是培養制。清華、北大之所以可以培養出那麼多英才,是因為層層選拔的結果。這種選拔有一點「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意味,少數人獲得的成功,是以多數人的不成功、不自信為代價的。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說尤努斯值得家長和老師去學習的原因。尤努斯連乞丐都不會放棄,連乞丐的命運都會去拯救,連乞丐他都相信會有巨大的潛力。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被貼上了差劣標籤的孩子呢?
據中國少工委統計,在我國現有的三億多中小學生中,有五千萬之眾的青少年被現行的評價標準劃入了「差生」的行列,貼上了「差生」的標籤。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法國、十個瑞士、一百個盧森堡的人口。這麼一大批孩子,其實是被現有教育犧牲掉了。
真正能體現教育力量的是,幫助被社會拋棄的人、社會最底層的人站起來,使他們能夠自力更生,使他們能夠成功!這才是教育家展示能力的地方。
教育的鑰匙
教育界或許應該多一個新的榜樣:尤努斯。他相信每個人潛在的巨大能量,幫助每一個人實現自我。教育需要的不僅僅是選拔,更重要的是培養,是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凡是歧視差生,對所謂的差生、所謂的「問題孩子」抱有成見的家長和老師們都應該向尤努斯學習。這就是教育的鑰匙。
多麼希望每個人都能掌握這把鑰匙,每個人都可以用教育家的心態來對待一切,用教育家的思維方式來對待你生活中的人。人與人的相遇就是為了彼此的提升,彼此的成長,為了彼此能夠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實現生命的意義。
好的教育,相信窮人,相信乞丐和貧苦的村婦,也相信一切孩子。
項目教育 學以致用
今天的天之驕子也不再那麼嬌貴了,許多即將離開校園的莘莘學子跨出校門難以找到工作而愁雲慘霧。尤努斯使貧窮的婦女普遍能夠改變生命、改變命運,從這個角度來看,早已勝過某些大學的教育效果數倍。
尤努斯的教育模式強調的是在實踐中提高和鍛煉人的能力。他以項目為核心,他對每個婦女的貸款其實都是一個小的項目,這些項目可能是編竹筐,可能是養雞鴨,婦女們所有的學習、討論都是圍繞這些項目來進行。
當人們以項目的實踐為核心展開學習時,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實教,來自實踐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
雖然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也有扶貧,也有針對窮人的培訓,但往往是技能的培訓。因為他們普遍認為窮人之所以窮的原因是由於缺乏技能,所以要進行技能培訓。但其實不能孤立地進行培訓。尤努斯認為:當學習和培訓不能與實際工作以及要完成的項目相結合時,這樣的學習和培訓其實只是虛學,而不是實學。他甚至說,如果一開始就讓窮人學習技能,對他們來說有害無益。
尤努斯的這種觀點,很像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宗旨就是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強調,老師用做來教,就是真教,學生以做來學,就是真學,否則就是「虛教」和「虛學」。
喚醒心靈的自教
教育只能給人指路,而不能代替人走路。教育的效果並非取決於教育者,而是取決於受教育者。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復需教。只要當一個人心底裏煥發出巨大的能量要自己去學、去做、去改變的時候,一切難題都不再是難題。
今天的教育,拼命地灌輸給人很多東西,不是教知識,就是教技能。其實比教知識、教技能更深層次的是教思維、教觀念,特別是教心靈,賦予心靈的力量。
本文選自《奇蹟——變不可能為可能》,曾經刪節。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Wikicommons)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