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現代人生活水平來看,面對愈來愈進步的社會,人人需要克制欲望,因為人與人相處難免互相比較,都想要比別人更好、更流行;倘若能用的東西好好地愛惜、利用,不輕易丟棄,這種惜福愛物的價值觀,應該大力推動。
台北有位環保志工,平常擺路邊攤賣米苔目,家中布置簡單,很多家具桌椅都是別人丟棄他們回收來用;有時撿回來的衣服還很新,洗一洗、熨一熨就很漂亮,不僅自己穿用,還可以送人。
他的孩子受到父母節儉生活的薰陶,即使使用回收的物資,也用得很歡喜。有一次爸爸帶全家人做分享時,在台上談到家人都是穿回收的衣服、鞋子,同時也讓孩子上台,然後對大家説:「我兒子穿的這件夾克,也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小孩子很高興地站在台上展示。
後來我問他:「小朋友,爸爸撿回來的衣服,你會不會排斥?」
他説:「為什麼要排斥?這些都很漂亮,穿起來很舒服。」
那時我聽了好感動,就問:「你穿這些撿回來的衣服,同學會不會笑你?」
他説:「為什麼要笑我?我是在造福。」多麼有智慧!
我説:「你這雙鞋子呢?」
「也是撿回來的。」
他説得很自然,我説:「你真乖。」
「這是應該的,我們要惜福,不應該再消福了。」
很多東西可以繼續用
父母用愛付出,孩子會學樣。衣服的功用是讓我們遮體,是一種禮節;再來是讓我們禦寒,保持溫暖,只要整理得乾淨,穿起來合身,用錢買回來的和撿回來的有何差別?
其他日常用品也是一樣。其實有很多東西可以繼續用,有些人喜於汰舊換新,東西丟了再買;可知再買的新品也需要製作和原料的供應,製作的原料從何而來?就是從破壞山林的資源而來。破壞山林,水土便無法保持;水土無法保持,一遇到大風大雨,我們居住的土地就遭到破壞,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還有冷氣機、電視機、電腦等等,消費者不敵廣告的誘引,或是推陳出新更好用、更多功能的便利產品,大家就紛紛淘汰換新,形成更多垃圾。倘若不要那麼快就淘汰,垃圾場就會少了這些垃圾,家裏也不必花錢再添置。
若真的需要購物,也要慎選材質,像塑膠類、發泡膠類等,很難腐爛;多選擇自然材質的物品,循環使用,才符合自然。就如以前衣服都是棉織品,種子會合水、陽光、空氣,在土地上生長,之後採棉花、抽絲、織布,做成衣服;穿到破了,將衣服變成尿布、抹布等,直到不能用,埋在土裏腐化變成有機肥養育萬物,回歸自然,這無不都是人的智慧;能惜福、愛物,就能合於大自然的生活,社會也會更富有。
原刊於《清貧致福》,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