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大塘與大魚小塘的效應──魚兒可變身!

與筆者曾有相同小魚大塘經驗的名校薄弱生其實不少,不過,關鍵在於跌倒了會否懂得重新站起來?重拾自信?

在小六升中的家長會上,有許多家長曾經向筆者查詢:「我孩子成績中上,我應該為孩子選讀哪一類型的中學?」「我應該為孩子全部選上成績最好的學校,還是應該選擇一些成績穩健、學風校風都好,但師生關係緊密和十分重視學生品德成長的學校呢?」當然若家長能知己知彼地為孩子選上一間最適合孩子能力,成績等級都配合的學校,而有關學校又能針對不同孩子的學習所長去發揮其潛能,那就最好了,是嗎?因此,各位家長為自己的子弟去選擇一間最適合自己孩子能力入讀的學校是最理想的,但怎樣才能做到perfect match呢?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馬殊(Marsh, 1986)在學生自我形象和學業成績的研究中指出,大魚小塘(Big-Fish-Little-Pond Effect)效應,乃是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自我觀,是建立於一種稱為「內外參照」(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的模式所影響,意思是說學生不停與別人作內外參照的比較,同時也把自己的優點和弱點作向內參照(in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比較,而在遇到比自己強的對手就用向外參照(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當比不上人時就會感到自卑,自我觀受到打擊 (Craven, Marsh & Print, 2000; Marsh & Hau, 2003)。

不過,大魚小塘效應發揮的同時,其實亦產生一種稱為附屬認同(affiliation)效應的現象。因為當人與人比較之時,他可能亦會發現比自己較強的「他人」,也有很多地方與自己表現相若,甚至會覺得自己和那位強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分別,令到自己加添了一種自豪感,認為自己也是大魚之類。但是,相反地,附屬認同效應亦可令到大魚變小,因為當資優學生被逼混在一群普通能力學生之中時,他們也會感到自己只不過是其中一尾小魚而已!

體驗小魚大塘的感受

記得小時候,筆者與同級同學比較,年齡最小,身材又最矮小,未有讀過幼稚園便直接入讀小一。所以入學初期,對學校生活有點不習慣,覺得自己比不上同學,自我概念低,有點小魚大塘(全校層面)甚或小魚小塘(班的層面)的感覺,舉凡參加用體能競技的活動大多都沒有我的份兒。所以平日生活作息都喜歡坐在一隅,較少參與集體活動,但愛靜靜地觀察、閱讀圖書;大多數時間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同學嬉戲,與長得高大的同學一起,心裏總有一點壓力,感到不自在、自卑和格格不入。

不過,不到半個學期,因為筆者成績優異,經常被老師點名稱讚,自我形象逐漸建立,自信心比前強,結果在一年級第一次考試已經取得全級第一名。跟着連續多年,都保持着全級三甲的優異成績,備受老師欣賞、重視和同學的愛戴,所以自我觀提升,學習信心更強。由於升中試名列前茅,所以順利入讀當時的城中名校,但可惜,惡夢也就在這時候開始了!因為原本屬大魚小塘的筆者,卻因為升中後的遭遇,令到筆者連番受挫,不到三年,已由自信心最高點跌至最低點,自我形象嚴重受損,最終體驗了什麼是小魚大塘的感受,學業成績曾經一度一蹶不振!

筆者之前能被分派到名校中學,原以為是可以透過附屬認同效應,與一些成績相若的學生大相逕庭,期望最終可以成為大魚大塘的名校高材生,但可惜事與願違,筆者與其他同學升到中學後,單為適應新環境已忙不過來,加上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更令筆者和許多同學吃不消,學習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另因學校按成績分班,成績好的當然會取得較大的關注,相反,薄弱成績的學生便會被忽視,甚至愈升上高班,成績愈低劣!最令人氣餒的是,教師動輒用權威要學生就範,最終導致頗大部分學生成績嚴重落後,加上學習表現未被教師認同,自我觀薄弱,最終變成小魚大塘的名校薄弱生。

曾有人如此分析,在自我形象的形成過程中,大魚小塘和附屬認同效應會同時出現,當學生升中後,可能會出現以下四個現象:

  1. 大魚大塘──名校高材生;
  2. 小魚大塘──名校薄弱生;
  3. 大魚小塘──普通學校高材生;
  4. 小魚小塘──普通學校薄弱生。

當然上述四種現象中,沒有人會想做小魚小塘的普通學校薄弱生吧?因為能做大魚大塘固然好,但能做到大魚小塘的普通學校高材生也屬不錯,因為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裏發揮所長,且成績過人,未來發展機會仍是可以預期的!可是與筆者曾有相同小魚大塘經驗的名校薄弱生其實也不少,不過,關鍵在於跌倒了會否懂得重新站起來?重拾自信?

普通學校薄弱生又如何?

然而,若屬小魚小塘的資質,就算是普通學校薄弱生又如何?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學生自己不放棄自己,也總會有出頭天吧?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先生曾說:「『力不到不為財』,意思是天上不會掉餡餅,若要成功,就得不怕吃苦…… 我們要將勤補拙。」環看四周,今天若干成功之士,也不一定單靠讀書優異而成材的呢!

教育的可貴在於,學生是大魚還是小魚並不重要,因為我們相信每一個人的能力和起步點都有不同,都可以造就!若我們亦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學習能力,他們都可以改變得更好的話,身為人師,我們更當要有教無類,不論大魚、小魚,我們都一樣盡力而為,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升。馬斯勞(Maslow, 1970)認為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生存需要做起,發展到最後能滿足自我實現(self-actualising)的需要,所以當人在尋求學問的過程中,能感受到自我實現的滿足感時,他/她會樂於自主學習並追求自我完善和不斷改進,所以筆者認為小魚可變大魚,終有一天,大魚也可以變成超級大魚(陳、鄒、陸、黃、廖、楊, 2005)!

參考書目:

陳清華、鄒秉恩、陸輝、黃景波、廖佩玲、楊書誠(2005)。《才俊飛昇之魚兒大變身》,香港 (ISBN: 988-98529-1-8)。

Craven, R. G., Marsh, H. W., & Print, M. (2000). Gifted, streamed and mixed-ability programs for gifted students: Impact on self-concep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4, 51-75.

Marsh, H. W. & Hau, K. T. (2003). 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 on academic self-concept: A cross-cultural (26 country) test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cademically selective school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8, 1-13.

Maslow, 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鄒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