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黃金的價格上升了很多。既然「沉默是金」,那寧靜也必然比以前更有價值了,物以罕為貴。
在現今世上,寧靜的地方實在罕有。我年輕時在倫敦常去教堂,不是為了祈求天氣轉晴或什麼的,而僅僅是去尋找一處寧靜的地方,好讓那過分活躍的腦袋得到點寧靜。
上一次我去尋覓那樣的寧靜,是在城市生活結束繁忙的一天後,走進雄偉的西敏寺,打算靜坐半個小時。當我進去後馬上就非常失望。因為在一兩個星期之前,那裏安裝了廣播系統,不斷播放着錄音布道和通知。那裏的寧靜不再了,我視這為冒瀆,於是便離去。
奮力保存寧靜之所
經過西敏寺的經歷,我將寧靜奉為至寶,嘗試在所有我影響力所及的佛寺裏設置寧靜之所,並奮力保存它們。
有一次,本地政府的建築測量員預約要見我,我以為也許佛寺的結構出了問題,但他很快就去除我的疑慮,他只是要來向我道謝。
他對我說,他在市政府工作很多年了,負責給所有新建築項目和翻新項目作最後的批准。這工作壓力很大,因為建築商總是要偷工减料,而他卻要堅持安全和質量。每當他覺得神經綳得太緊時,就會開車到我們佛寺的停車場。他不用下車,僅僅是坐在車內感受那寧靜,就足以消除疲累和緊張。
他經常在我們佛寺的停車場減壓。那裏成了他驅除工作壓力的秘密庇護所。然後,他告訴我說快要退休了,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前,他來為我們停車場給他的寧靜表示感謝。
感受安寧氛圍
有些佛寺的和尚安靜地坐禪;有些佛寺的和尚一天內多次敲鑼打鼓。前者能散發出明顯的安寧氛圍。佛寺的一磚一瓦每天沐浴在這樣的氛圍中,就如寒夜中享受熱湯般舒服,又如溫情的擁抱般輕柔窩心,很多年後,更不用說幾百年後,這種寧靜會變得如佛寺的磚瓦那樣堅固。講道和智慧之語都變得可有可無。寧靜就是導師,就是治療師。
我有一位朋友告訴我,有一次他去了曼谷一所寧靜的佛寺。進入佛寺範圍後,他看見有個女人獨自坐在長凳上飲泣。因為不太了解泰國文化,他不敢貿貿然上前問她有什麼可以幫忙,只好走進一座建築物。半個小時後他走出建築物,那女人仍然坐在長凳上,但已經停止哭泣了。於是他走上前去問她是否需要幫忙。
那女人能講流利英語。她解釋說剛經歷一件慘事,很傷心,所以到佛寺讓自己平靜下來。她不需要找法師輔導,也不用陌生人的幫忙,只需要找這張寧靜的長凳坐下來,任意哭一會,想哭多久就哭多久,不受旁人打擾就可以了。現在她的心情好多了。說完後她便站起來離開。
我朋友問她:「那是什麼慘事?」
她回答說:「是這樣的,我丟了車匙。」
出版資料
書名:好?壞?誰知道?
譯自:Good?Bad?Who knows?
作者: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
譯者:林天賜
編輯:汪橋
校對:李衎政、林麗森、梁文威
出版:覺智國際基金會有限公司
版次:2015年10月22日初版一刷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962-7287-15-5
定價:港幣88元正
分類:快樂—宗教—佛教
(覺智國際基金會授權轉載,文句曾經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