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星期分別跟大家介紹了杜勒《四使徒》在宗教改革上的歷史意義。其實宗教改革在藝術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本文跟大家集中探討繪畫藝術在這個時期扮演的角色及其受到的影響。
德語宣傳 直達教眾
馬丁路德是一個虔誠認真的神學教授,本來只希望展開一場學術討論,鼓勵羅馬教廷推動內部改革。唯教廷視路德言行形同挑戰,致力打壓,反激起路德捍衛教義的決心,得到民間與很多貴族的支持,積極反抗,於1521年初被逐出天主教。期間很多對羅馬教廷不滿的人亦加入抗爭,有好幾位如閔采爾(Thomas Muntzer),迦勒斯大(Andreas Karlstadt)與瑞士的慈運理(Huldrych Zwingli 或 Ulrich Zwingli)比路德還要激進。
路德於1522年首先把原版希臘文《新約聖經》,翻譯成白話德語(Vernacular German),出版了第一本德語《聖經》。這是基督教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註1)。後陸續與其他學者合作將原版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翻成德文,於1534年出版全本德語聖經。從此普通識字的人,就是不懂拉丁文,希臘文,皆可自己讀經,理解教義。更可為不識字的其他教眾讀經,大大提高普通教徒對聖經與教義的理解,無需透過神職人員。
使用白話德語與教眾溝通宣傳也是新教快速增長,能與天主教抗衡的主要武器。馬丁路德非常懂得利用印刷品,對抗教廷與其他新教教派。當時印刷品經過80年發展已經非常普及,普羅大眾皆可負擔這些「小報」單張,窺探政要秘聞,八卦災難預警。這些印刷品,大多採用當地方言出版,為添趣味,輔助理解,時有加上木刻插圖。路德沿用此法,並予以發揚光大。
反應快捷 主動出擊
十六世紀上半頁,路德橫掃歐洲出版,一生發行差不多3200種出版物,當中83%是德語,其他為拉丁文。在世期間出版量一直獨領風騷,包括講道(sermons), 致教眾或對手的公開信 (open letter),好像跟朋友討論(dialogue)其實是闡明理念的小冊子,還有不同版本的《聖經》,包括一本《簡明聖經》(lay Bible),差不多全是圖像,讓不識字的人對聖經故事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相對羅馬教廷的反改革宣傳,多以拉丁文發行,主要接觸有識之士與神職人員,路德的理念直達老百姓。路德經常預估事態發展,先下手為強發動攻擊。教廷相對遲緩被動,偏愛學術式爭論駁斥,普通教徒完全不感興趣。
新教這麼重視出版,除了它的宣傳教化效能,接觸面廣以外,跟新教的主要理念,教徒應直接閱讀《聖經》,自己領悟教義,是一脈相承的。而《聖經》是用文字書寫的。
跨界多媒體 形象宣傳管理
這就牽涉到識字率,據估計德意志境內當時識字率平均5%至10%,城市30%。要廣傳教義,反擊天主教,光靠文字是不足夠的,改革派採取很多方法。
1.首先是混合體材(Hybrid):封面多有圖像(圖3),重要內頁文字時亦配上插圖。此法路德用的最多,他的德語《聖經》如啟示錄就是混合體。他得到好友兼畫家印刷商,盧卡斯・克拉納赫父子(Lucas Cranach the Elder and the Younger)鼎力支持,設計大量版畫將路德教義,思想與對教廷的批判形象化,使其更深入人心。懂得因應事態發展為路德安排不同的「個人品牌形象」對抗教廷(圖1, 2)。路德畫像成為宗教改革的「形象代言」 (poster boy),克拉納赫父子居功至偉。
可能對象是普羅大眾,有些圖像現今看來會認為骯髒低俗,力圖把對方醜化矮化,非人化妖魔化。其中一幅就描畫了從一隻野獸似的魔鬼屁眼中擠出羅馬教宗。
最常用的手法是新教與天主教對比,好像1521年老克拉納赫就畫了兩幅畫。左面是耶穌在聖殿趕走放高利貸的人,右面卻看到教宗售賣贖罪卷(圖4 )。
2. 然後是易懂易傳的文字 ── 採用白話德文,口語化風格,文字活潑直接,便利識字的給不識字的唸誦;很多講道就是透過這個方法走出教堂,走進酒館,走到街上,走到田邊,走到全國大眾中間。
3. 再來是唱歌,把歌謠歌詞改編成教義,新教理念,反對的事物,大家唱著唱著就記得了。
4. 甚至有把理念與謔諷的思維植入劇情,搬上舞台,生動的傳達新教思想,嘲弄羅馬教廷。
就此可以看到,500年前的宗教改革宣傳其實非常活潑,充滿創意,大量利用圖像,懂得多渠道,跨媒體協作,可能是現代宣傳的濫觴?
現在我們回看杜勒的《四使徒》(圖5)這幅作品,是不是也是混合體?大幅的圖像,配以下面的解讀文字。抄寫的是路德德語《聖經》,不是拉丁文。好像致紐倫堡市民的一封公開信?點明「唯獨信心」,「唯獨聖經」兩條新教教義,提醒市民留意偽先知,假師傅。整幅作品活像當時流行的「宣傳體」,但手法是高尚典雅,人人尊崇的油畫藝術。
註1:隨後歐洲各地相繼出版了各種文字的《聖經》翻譯本,首本英文版新約《聖經》於1525年出版,由 William Tyndale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