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學習的討論。前文談到,學習是人腦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要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學習科學原理之一),讓他們有充分的空間去建構自己的知識;但同時又要明白,人腦與臉一樣,是各個不相同的(學習科學原理之二)。
筆者建議的學習科學原理之三:學習重在經歷。前面說過,人的活動,在塑造人腦的發展。活動,就在於經歷。我們通常的說法,是學生缺乏經歷。這也是不準確。人生下來,就在不斷經歷;人腦是關不掉的,直至死亡。不存在沒有經歷的時刻。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學生,是在經歷什麼?有什麼經歷?古代的科舉,「十年寒窗」,就是讀聖賢書,練寫文章;再也沒有別的。基本上就是讀與寫。雖然科舉的目的,完全在於挑選官員,但是由於絕大部分着重文字,所以人們也就慣性地把科舉看成是古代的教育。
所以可以說,人們心目中的中國古代「教育」,門生的經歷,就是讀與寫。沒有太多的科學與計算知識(也許《幼學瓊林》裏面有一點)。更不用說其它牽涉體力的農耕,或者是手工業、商業的技能。那些都是雕蟲小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社會階層的排序,也是「士、農、工、商」。因此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面,「讀書」與「教育」是同義詞。
學習經歷 課程以外
記得1970年代在香港筲箕灣辦學,有山村裏的家長,不准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說「讀書就是讀書,跳什麼舞?」知道最近,還會有個別學校,學業成績不好的學生,不准參加課外活動。言下之意,課外活動,可有可無。
課外活動,傳統稱為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是課程以外的事。也可以演繹為是「額外」的事。現在有稱為co-curricular(共同課程),算是有了與正規課程平等的地位。但是在美國,教師職工會是不允許教師擔任課堂以外的工作的。
在古代,科舉幾乎是社會上升的唯一渠道,現代的教育制度有同樣負擔着個人社會上升的功能,人們就更容易把古代科舉的特徵,代入現代的教育。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高等教育入學(內地高考)的社會性權威,大致可以說都是科舉的影子。記得有一次聽王賡武校長說:「(1970年代的)港大,有點像科舉,是社會上升的主要橋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戰前港大立校初期的年代,招生不無困難,因為既不能通往大陸的官場,本地的官場又沒有對華人開放。
不管如何,這種情形,也出現在曾經經歷過科舉的華、日、韓、越社會。從經歷的角度看,就是強調書本與文字,而忽略其他經歷。
學養意外 不在學校
這在過去的工業社會,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雖然教育不再限於聖賢書,也有了世界前沿的科學知識,但是學習的目標,基本上還是「一紙文憑」。是現代的「學歷」(credentials),代入了古代的「功名」。靠讀書,還是可以一勞永逸,好好地過一生。
於是,從現代社會的觀點看,社會是多元善變的,「一紙文憑」已經不足以讓人「一帆風順」。學生不能只懂得讀書,必須要有更多元的經歷。此其一。
從學習科學的角度看,學生人人有自己的特點,要人人跟隨同一個教育過程,要人人過同一條獨木橋,必然有人在這個過程中無辜被淘汰。此其二。
也是從學習科學的角度看,學生必須有更多元的經歷,方能面對前面的生活挑戰。也就是說,不只是經歷要多,還要有不同性質的經歷。此其三。
提出教育倡議的Education 2.1,在2016年的倡議文件之中,提出人的素質的3個維度:學養、修養、價值觀。筆者近來把這個框架稍微加工,變成4個維度:學養(知識與技能)、修養(待人接物)、品質(生活態度)、價值觀(是非好壞)。
提出這幾個維度,除了認為這應該是教育目的的幾個方面,還因為這些維度,需要不同的學習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學習經歷。
學養,知識與技能,大概是課程的範疇。例如語言能力、計算能力、科學知識、民族地理與歷史、世界地理與歷史、持續學習的能力、深入探究的能力、綜合使用的能力……大部分也許是可以在課內學習的。當然,知識性的學養,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是在網上學到的。
修養,待人接物,要靠課外、校外的經歷。例如群體合作、自省自理、跨越文化、靈活應變、領導能力、決策能力、解難能力……就不是在課本上,在校內可以完全學到的。
品質:敢於創新、勇於承擔、不避風險、堅持原則……這也許要靠磨練要經歷挑戰、刻苦、堅持、成功、失敗……等等。更加不是在課程,甚至在短期的經理裏面就能夠學習到的。
價值:關愛捨予、公義和平、求同存異、平等公正、熱愛自然、珍惜生命……這不是上述的學習經歷可以達到的。要靠潛移默化──家庭的薰陶、同輩的影響、老師的榜樣、學校的文化。在生活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基本的價值觀。
從這些角度看,我們香港的學校走的路,還應該算是不錯的。香港最早的學校,都是教會學校。這些教會學校,都是比較大的基督教、天主教教會。它們的傳統,不是一味的宗教灌輸,而是寓播道於服務,辦學是主要的一種服務。而同時,戰後的教會,比較注重本土化,因此在這些學校裏面,融入了不少中國傳統的教育元素。
香港學校 傳統可喜
大致來說,這些在香港先行的教會學校,是繼承了英國貴族「公學」的傳統,因此都有大量的課外活動,作為是鍛煉學生的學習經歷。同時又加入了中國傳統的德育元素,因此以往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有「訓導主任」(雖然往往把德育收縮成「紀律」),往往是校長之下,與「教務主任」並行的第二把交椅。這些先行的學校,沒有向其他多家一樣,成為私立的貴族學校,反而是政府首先加以資助的學校。
後來,1970年代大規模擴展,新建立的公立學校,大致都是追隨這個模式。它們沒有向其他體系一樣,變成廉價的、只顧課堂教學的學校「二等公民」。加上辦學的都是獨立的民間組織,比較少見的「校本」模式,所以也出現了不少「新興名校」,享有盛譽。大致來說,廣泛而豐富的課外活動,是香港學校普遍的形態。
近年又進一步,本欄介紹過多次,出現很多社會上的機構,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經歷。可以說是,大大擴展了香港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可以說是讓學生提前在在學時期,經歷社會的實際。就筆者所見所聞,在其他社會,還屬少見。這與上一輪教育改革壓縮正規學習、釋出空間,關係很大。但也可以看出,香港的社會,對於下一代的成長,是非常關心,不遺餘力的。
不是讚香港自己,真是可喜可賀!因為這是完全符合學習科學的大方向。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