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下月將在深圳開一個會,主題是「世界教育前沿」,聚焦在學習科學。筆者一直從事宏觀政策的範疇,不是這方面的科學家,但是近年很注意學習科學的發展,因為教育必須反璞歸真,回到學習。在本欄也多次做過介紹。在這裏再一次與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學習科學的說法,來自美國大概10年前。是在傳統的教學法與心理學的基礎上,加進了腦科學的研究,實際上也與其他有關教育的理論,息息相關。我們過去研究教學,大概是兩種思路。一種是經驗的累積,通過對無數學生的觀察,逐漸知道學生學習的規律;也就是在某些教學的設計底下,學生會學得更有效果。另一種是心理學的研究法,看看學生在一種教學法實施的前後,學生產生什麼變化;又或者拿一個實驗組與一個控制組比較,看看某種教學實驗的效果。
研究學習 反璞歸真
這兩種情況,都是看學生在事前A與事後B的兩種狀態,加以比較。但是從A到B的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不得而知,是一個黑箱。學習科學,是在教學法的研究與心理學的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研究A到B這個黑箱,不只是看效果,還要看這個過程是怎樣的,有轉化的話,這轉化是如何發生的。因為腦科學的加入,對於學習的研究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天地。學習科學的研究成果,可以拿來支撐、確定、修訂、改進,甚至否定一些傳統的教學觀念,也可以開創一些新的教學理念。
學習科學有其廣義的一面,下面是筆者就有關教學的歸納,對象是前線的教師與家長,供沒有接觸過學習科學的讀者參考,也請學習科學的專家指正。
學習科學最根本的原理只有一條:人腦是可塑的,是人的活動在塑造人腦。
心得之一:學習是認識世界的過程。學習是人類接觸外部世界,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學習是人類從感性到理性,主動構建概念(知識)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因此學生必須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因此,知識不是像液體一樣,被學生「吸收」的,也不是靠教師向學生的腦袋灌輸的,而是學生的大腦經過種種意外接的交往,形成的概念(也就是知識)。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包括起碼3個層次:
一、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但仍然可以是指定的內容與過程);
二、提供學習內容與過程的選擇(但仍然可以是局限在制度提供的範圍);
三、為學生開闢自主自選學習的空間(可以是超出課程與教師知識的範圍)。
反正是要讓學生「擁有」學習。新加坡提出的「教少些、學多些」,中國提出的「把學習還給學生」,都是這個道理。
心得之二:學習是因人而異的。由於歷史、環境與經歷的差異,也由於個人生理、心理反應的差異,人們的學習過程與成果,各各相異。因此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
這對目前的教育形態,是一種根本性的挑戰。目前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劃一內容、劃一過程、劃一目標、劃一評估,不少學生,就是因為不符合這些劃一的要求,而被教育制度淘汰。而事實證明,這些被教育淘汰的人,在未來的生命中可以是很成功的。
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試圖打破這種劃一形態的嘗試,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是還談不上對教育體系產生總體的影響。現代科技可以對教育做出貢獻,首先比較肯定的是提供學習個別化的可能性。前數周介紹的上海劉京海的「學程包」,就是一種可貴的嘗試。
知識構建 源於經歷
心得之三:知識的構建,在於經歷。人的經歷,是學習的根本。最有效的學習,是在實踐中發生的。「用」中「學」,使用就是學習。因此,必須讓學生有多元多樣的經歷,吸收前人的知識,也是重要的經歷。因此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
在傳統的教育裏面,尤其是東亞華、韓、日社會,學生在學校裏面的經歷,基本上聽、讀、寫、考。大致上是課堂裏的經歷。為了準備未來,學生應該有廣泛的經歷, 包括課內、課外、校外、社會、城鄉、自然界、海外的經歷;同時涉獵各類書籍、嘗試各種樂器、參與各類體育活動;應該有觀察、聆聽、探索、發表、實驗、比賽、幻想、成功、失敗、批評和自我批評等的經歷。
這條道理,有意無意之中,正在逐漸為各國的教育體系所接受。學生接受學校以外的經歷,學生提前進入社會實踐,已經逐漸為人們接受;從大學開始,逐漸伸展到中學,甚至小學、幼稚園。但是要全面改變教育的面貌,還有一段長路。香港的學校,普遍地有豐富的課外活動,也有大量的校外機構,包括工商機構,與學校結為夥伴,提供社會上的學習經歷。
心得之四:學習的成功,在於應用。學習的檢驗,在於理解;理解的檢驗,在於應用。理解與應用,是交叉互動的過程;而不是「先理解,後應用」。因此,須要大量增加學生製作或者創作的機會。
考驗學習 在於應用
在這方面,教育的考評,會受到最大的挑戰。學習的考評,應該超越「懂得什麼」,而着重「能做什麼」。這在大學,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科,是以學生的創作或者製作(包括論文、方案、分析等),作為考評的主要方法。但是在中小學,還會有不少人的觀念,認為只有考「懂得什麼」才是最可控的,也是最「客觀」的。要是考創作或者製作,學生百花齊放,好是好,如何評分?如何比較?往往就是以慣用的手段作為出發點,要目標遷就手段。
心得之五:人類的學習,是群體活動。群體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學習,也是人類交流和分享的過程。因此,應該盡量創造群體學習的機會。
學生討論,是學習的重要元素,也是群體學習的起點。到大學裏看看,學習館(learning commons)裏面,鬧哄哄的都是在集體造作業。香港的學校,尤其是多年前提倡活動教學以來,學生在課堂的參與,而不是學生與教師單對單的問與答,逐漸成為風氣,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學生互評、高班評低班、小組討論、全班討論,都是簡單可行的有效學習方法。群體學習,是與個體化學習並行的;個別化體現了學生的多元性質,也是群體學習有效的原因。
心得之六:人類學習是總體性的。學習的過程,往往是綜合性的,而不是零碎分拆的。大部分的學習是不在意的。因此,應該着重塑造學習的環境,提供學習的資源,而不是單向地、分割地傳授知識。
這在課程的設置、教學的設計,都很重要。現在有一個理念,稱為「1」,就是設計或者尋找一個環境,當學生自然而然地獲得期望中的學習經歷。往往教師以為為學生鋪好路,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是很自然的過程。但是事實說明,課程內容的分析性推導、邏輯性進程,往往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相悖(當然,數學學習也許是例外)。有教師會問,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學生如何學習,為什麼忽然殺出一個學習科學?會不會又是什麼時髦的噱頭?以後再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