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工作體驗

「教育2.1」於去年11月舉行過一次「大教育」的大型交流研討會,之後逐步形成「大教育平台」,參加的企業和機構愈來愈多,漸成風氣。

去年(2016年9月30日),本欄曾經報道一項調查,228所隨機抽樣的學校(包括中學、小學、幼稚園、特殊學校),平均每所學校有9.8項與校外機構合作的項目,涉及1,003個校外機構。

這些項目,相當大部分是在校外舉行的活動,是在社會上的活動。這是倡議「全民教育、全面教育、全民投入」的「教育2.1」所做的研究;其中的「全民投入」稱為「大教育」,就是倡議全社會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學習經歷。

「教育2.1」於去年11月舉行過一次「大教育」的大型交流研討會,之後逐步形成「大教育平台」,參加的企業和機構愈來愈多,漸成風氣。

工作實踐 體驗學習

「大教育」的提出,有幾個理念的支撐:

一、社會變了,學校不能只是準備學生考試,取得學歷;單靠學歷,難以維持終身。

二、學生需要豐富的學習經歷,香港的學校已經提供相當豐富的課外活動,現在需要更多的是校外的學習經歷。

三、除了知識性的學識以外,很多有關態度、素養、價值觀的學習,需要有實際生活的體驗;體驗學習因而成為學生成長主要的一部分;而體驗學習,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才能發生的。

四、新世代的教育,不只是學校和教師的事,全社會應該參與;香港的經驗證明,社會的機構也樂於投入。

五、學習的年齡分段,正在不斷受到衝擊;中學與大學的界線、學習與工作的界線、學生參與社會事務的門檻,都在不斷地往下移;「先學業,後工作」的戒條也許需要重新審視。

周前參加的READY計劃報告會,又是另一個例子,它集中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計劃的來源是政府的「兒童發展基金」,在陳龔偉瑩女士與一群熱心人士推動之下,組成「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由社會的各類機構為16至19歲的基層青少年提供工作體驗的機會。這不是一般的所謂「見習」, 因此機構提供機會,目的不是為了招工(雖然也有因此屬意以後延聘的),而是義務的貢獻。

學生的收穫是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一些看來很「起碼」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很大的衝擊,沒有這個計劃,他們也許一生都不會突破。比如說,北區的學生連中環都沒有到過多少次,每天要花一個多小時到另一個地方上班,也是一種考驗;比如說,第一天在零售店上班,穿着熱褲,才知道上班與上街要有不同的衣着;不少學生參加這個計劃後,才第一次知道自己要儲蓄。

比較普遍的收穫是「責任心」。往往不是因為不負責任而受責備,而是受委以重任後(例如全公司的鑰匙),膽戰心驚;10號風球下,街上人人爭相回家,媒體的同事卻紋風不動,堅守崗位。在學校裏面,功課做不好,不過是自己成績不好,回家看家長臉色;在工作崗位上,少有失責,可以牽連很大,連累整個項目。他們也從同事身上學到認真、堅持、好學等等。又比如說,偏偏獲派自己認為瑣碎的工作,又或者自己最不喜歡的行業,卻原來裏面有許多深刻的學問。

終身受用 豈止就業

請想一想,雖然是短短的幾個星期,這些體驗、這些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何等震撼?是如何的終身受用?這些學習引致的個人素養,遠遠超過這個計劃題目所隱含的「就業裝備」;這些,都是人生需要的「裝備」,這些青少年參與這項計劃的抱負,應該遠遠超過找一份職業。

參加的企業有65家,裏面有不少中小企,也有享負盛名的大企業、大機構,看到他們的CEO因為自豪,娓娓而談,十分感人。他們都津津樂道自己的收穫。

這個計劃,現在的規模不算大,今年順利完成的有96位學生,下一年則準備提供300至400個名額。兒童發展基金是一個配對基金,政府配對民間捐贈。

這類的政府支出,效益非常大,不能只看籌到多少經費,還要看撥動多少社會的意願和力量。政府不妨投放多一點資源,其放大作用不可估量。

這樣的項目,目前比較多着重基層青少年,也就是缺乏「社會資本」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學業成績不逮的學生,因此有「我才有用」的項目副題。其實,這類項目提供的學習經歷,以及產生的學習成果,也應該適合所有學生。

原意是,學業成績雖不能給予學生自信,但他們在社會卻看到自己的價值。其實,成績好的學生,看到的只是一種偏狹的自我價值,將來在社會上(或者在大學)很快就會遇到挑戰。

原意是,學業成績雖未必給予學生可盼的前途,但他們可以在實踐中看到「我才有用」;可以看到的是,參與READY計劃的學生的主要收穫是,終身受用的素質和價值觀。

其實,在學校裏面平步青雲的學生,或是家庭經濟比較寬裕的學生,往往被困在學校和家庭的寵愛環境中,更加需要這類的經歷。

異軍突起 超越傳統

這裏並非建議放棄這些基層青少年,但是在可以大面積惠及大多數青少年之前,起碼應該讓這些青少年認識自己可以有非常寬闊的前途,何止「有用」?

動員社會力量,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歷,在香港已逐漸形成一種大家接受的風氣。但是筆者在外地談起,其他地方的朋友都會覺得新奇,甚至覺得不可理解。

想下來,他們的反應有幾個原因:一、在大多數國家的概念裏面,教育就是課堂裏面、學校裏面的那些學科知識;覺得把社會實踐也算在教育裏面,沒有想過,不可思議。

二、因此他們覺得,教育只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想不到社會上的機構有參與的必要和空間;有的是由社會機構接管學校(美國和英國都有相當規模),但是辦的仍然是學習學術知識的學校。

三、他們想到的教育資源主要是政府撥給,加上民間捐助(這點美國較多),也可以贊助課外活動,但是大規模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似乎香港以外,還沒有出現過。

這說明「大教育」的概念是一種突破,這種突破,主要不在於擴大教育的物質資源,而在於大大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經歷;也就是說,讓教育的概念擴大到全社會。按照香港的實踐,社會機構都樂於參與這個「大教育」的大平台,為自己能夠幫助年輕人而自豪。

可以說,一種新的教育觀念正在醞釀,即使教育內部還有很多問提要解決,「大教育」可以說是異軍突起,衝破了工業社會傳統教育的樊籠,搶先進入後工業社會的教育新境界。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