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走訪九州,考察日本對外的文化交流,旅程在福岡開始,也在這裏結束。有人說,沒到過太宰天滿宮,就像沒到過福岡,抱着姑且一遊的心態,我去了一趟。想不到,在此地走了一圈,就像上了一節歷史課,遊走天滿宮,有講不完的故事,說不盡的傳說。
「學問之神」菅原道真
太宰府創建於7世紀後期,統管整個九州,可說是日本西邊的防衛重地。「太宰府天滿宮」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神社,祭祀的是有日本「學問之神」之稱的菅原道真。據說,日本全國有12000座天滿宮,其中位於太宰府天滿宮為菅原道真埋骨之地,而京都北野天滿宮則是規模最大的,防府天滿宮則與之並稱為三大天滿宮。
菅原道真在845年,誕生於文學世家,自幼即天資聰穎,為平安時代的文人、學者和政治家。據說,道真5歲時,就會吟詠和歌,展現驚人的文學天分,時人稱之為神童。他精通漢文,其詩文集《菅家文草》12卷,以優美典雅的漢文寫成,其中第一卷第一首,便是他寫於11歲的《月夜見梅花》:「月輝如晴雪,梅花似照星。可憐金鏡轉,庭上玉房馨。」
道真擅長五絕和七絕,「傳蹄傷馬送,江尾損船迎」、「驛長莫驚時序改,一榮一落是春秋」放在唐詩中,也毫不遜色。《菅家文草》出版於公元900年,在日本漢文文學史上,地位極之重要,道真被稱為「學問之神」,可謂實至名歸。
譽滿京都的道真,33歲時,就當上了「文章博士」,相當於唐的「翰林學士」。其後,他被任命為地方官「讚岐守」,亦深受當地居民的愛戴和信任,任滿回京後,得到宇多天皇的寵信,開始擔任重要的職務,至894年,被任命為遣唐大使,他引用唐學問僧中灌的報告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路多阻」為理由,建議停派遣唐使。當時的天皇接受了這一建議,兩國的官方交往遂告中斷。
遣唐使為7至9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的官方使節,對中日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廢止遣唐」,對日本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僅割斷了中日貿易上的往來,還促使日本進入獨立發展本土文化階段。在文字上,日本人順應歷史文化的發展,創造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在平安時代很流行,繼而,日本文學亦開始粉墨登場。至平安後期,日本出現了完全用假名書寫的詩歌;而著名的《源氏物語》也產生於此時。由於經濟中心從中央轉到地方,氏族勢力抬頭,神道也隨之活躍起來。
太宰府天滿宮起源
醍醐天皇繼位,道真任升右大臣,由於地位僅次於左大臣,威脅到了攝政家族藤原氏的地位,因此招來嫉妒。左大臣藤原時平向醍醐天皇進讒,誣告他要造反,道真遭降職,貶為九州太宰府權帥(副統帥)。
從繁華昌盛的政治中心京都,流放到荒涼偏僻的九州,鬱鬱寡歡的道真,兩年後,在太宰府含恨病逝,終於903年。他的遭遇,跟不少的中國文人相似,例如唐代的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在永州到處遊覽,藉以排遣內心的困頓抑鬱。其後,又再被貶為柳州刺史,終病逝於柳州。
唐津,是位於九州的另一港口,自7世紀開始,已是遣唐使離開日本前的口岸。菅原道真一手中斷了遣唐使的國策,他萬萬料不到,幾年後,他竟然會客死於九州的太宰府。
據說菅原道真去世前,曾有遺言,囑咐友人用牛車運送他的遺骸,牛走到哪裏就葬在那裏。傳說,在移靈途中,運載道真公遺體的牛車,走到現在天滿宮的地方,突然停止不動,不肯繼續前進,為尊重其遺志,便決定就地築墓,把他埋葬於此地。
菅原道真死後,先有好幾位皇子相繼病死,接着,在日本皇宮清涼殿,又發生了令人膽寒的「落雷事件」,一些參與打壓道真的大臣當場被雷劈死……地震、火災及瘟疫等天災不斷,加上醍醐天皇病死,「道真作祟」的傳聞,在京都瀰漫着,且不斷發酵。民間盛傳其怨靈變為雷神,於是朝廷恢復了他的名譽,追認他為「天滿大自在天神」,並於公元905年,在他的墳地上修建神社,以平息怨靈,這就是太宰府天滿宮起源的傳說。
參道上與「神牛」相遇
從太宰府車站走出後,走到參道上,兩側都是古色古香的店家、小吃店,販賣着各式紀念小物,以及當地的美食,美食之中,最出名的,要數梅枝餅。參道不長,但人很多,熙來攘往,非常熱鬧。沿着一座接着一座的古老鳥居,走過第三座鳥居後,迎面所見,就是延壽王院,往左拐則通往天滿宮。
「延壽王院」是一座充滿歷史感的建築,目前是天滿宮宮司西高辻家的宅邸。在明治時期之前,日本處於漫長「幕府時期」。幕府末年,薩摩藩與會津藩策動的政變,朝中有七位公卿大臣因為倒幕而被朝廷追緝,稱為「七卿落難」。
自1865年開始,有五位「尊皇攘夷」派的公卿,為了擺脫朝廷的追捕,如三条實美等暫時躲避於延壽王院近三年。期間,西鄕隆盛、高杉晉作、坂本龍馬等保皇志士,曾到此處,與「五卿」討論政治革新的問題。這個地方,可說是推動「明治維新」的發源地。
靠近「延壽王院」門前不遠處,有一座十分可愛的牛銅像。相傳道真公生肖屬牛,又在牛年過世,加上移靈牛車的傳說,所以「御神牛」也變為這裏的守護象徵了。
踏入天滿宮前,人們大多先來摸摸這座「御神牛」的頭頂或牛角,據說撫摸神牛,能有助頭腦變得聰明,獲得智慧。事實上,在天滿宮內,我們能夠看到大大小小的牛隻雕像,差不多有十座之多。在神社內的牛頭和牛角,已經被信眾摸到閃閃發亮,大家都深信摸摸神牛能夠「開智慧」、「獲功名」。
步過古橋走向本殿
進入天滿宮,要走過一座呈「心」字形狀的池塘,這便是「心字池」,翠綠的池水,潺潺流動,錦鯉優遊其間,綠林環繞四周,點染其間的,還有紅色的楓樹。
橫跨池上,是一道古色古香的「御神橋」,橋分成三段,前面和後面的拱橋代表着「過去」、「未來」,中間的平橋部分則是「現在」。走過坎坷的「過去」、平靜的「現在」,再步過充滿希望的「將來」,有如人生的起起伏伏。據說,步過這三段太鼓橋,便能去除邪念,令身心俱淨。
走過紅色的古橋後,穿過有700年歷史的石鳥居,在右側的「手水舍」潔手後,便可朝本殿邁進。
經過樓門的朱漆大門後,便來到了拜祭「學問之神」的本殿。本殿最初興建於公元919年,經多次燒毀後,現存的正殿於1591年,由豐臣秀吉時代的筑前國領主小早川隆景重建,充分體現出日本桃山時期華麗豪放的建築風格。
本殿的建築形式是典型的日本神社中神宮的建築,全用原木建成,正面有一突出帶弧狀坡頂的前廊作為入口,屋頂由厚厚的層層檜皮葺建成。
這座別具氣魄的本殿,經歷了400多年歷史的沉浸,雖留下歲月的痕迹,仍保持一貫的壯麗典雅。
本殿內供奉的不是神像,而是一個圓形的鏡子。據同行的朋友介紹,日本的神道教,祭祀的神明沒有具體形象,一直以來,大家都相信神明會依附在大自然的物體上,比如岩石、木頭、稻穗……而木劍、勾玉或鏡子,亦是從古流傳至今的祭祀道具,在天滿宮內,這面明鏡就是神明的象徵,也許,信徒可藉着鏡子反躬自省,潔淨身心,進而努力向善。
有人說,天滿宮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孔廟或文昌廟,這裏供奉的是學問之神,據說十分得靈驗。參觀的當天,就看到很多學生來到神社前列隊參拜,希望能得到神靈的保佑,祈求考試順利、學業有成。
從京都飛來的梅花
菅原道真特別喜愛梅花,傳說中菅元道真被貶往太宰府前夕,跟家裏的梅花道別時,在他喜愛的梅樹前,他曾作過一首和歌:
「若東風吹起時,請使庭香乘風來,縱使梅花無主,也不要忘了春天。」道出深沉的哀傷,由此可知他如何的深愛梅花。這一首詩歌,被刻為一塊名為「東風吹かば」的歌碑,豎立在延壽王院前的右側。
而這棵梅樹,也明白主人的心意,因思念主人,竟拔地而起,一夜之間,從京都飛到九州,這就是著名的飛梅傳說。由於這個傳說太有名了,後來菅原的後人乾脆就用「梅花」作為他們家的家紋。
本殿前面庭院很開闊,殿前左右兩株古梅。而飛梅古樹,就是位於本殿前面右邊的白梅,至於左邊的一株,則是是皇后之梅,開的卻是紅花。
現時天滿宮境內遍植6000株梅花樹,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獻梅」,多達200個品種,花期各有不同,有極早開、早開、正在開、晚開和極晚開等,為的是陪伴這位酷愛梅花的「學問之神」。
梅花花期比櫻花早,從1月下旬持續到3月上旬,整個2月,可說是群梅盛放的高峰期。我們來的是11月,未能於冬末初春造訪,只能想像純白、奶黃、粉紅的梅花,與天滿宮的建築主體妝點成熱鬧繽紛的畫面。
梅花香自苦寒來,日本傳統文人素喜梅花,大抵是因為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奈良時代的政治家、詩人大半旅人,遭遇與菅原道真相近。他於728年,亦因朝廷政爭牽連被貶,前往九州大宰府任九州都督時所寫的《梅花之歌》,收錄於《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日本現任天皇德仁的年號「令和」,正正就出自其序言部分:「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熏珮後之香。」寄寓美好溫和之意。
梅枝餅與咖啡之味
離開天滿宮,踏上來時路,回到參道上,在商店林立的街道,到處都是售賣「梅枝餅」(梅ヶ枝餅)的店鋪。關於「梅枝餅」,也有一個傳說,菅原道真剛被貶到太宰府時,滿懷憂懣情緒,有一位老婦十分同情其境遇,時常帶些糯米紅豆餅來安慰他,希望他能振作精神,後來道真也很愛吃這種甜點心。
道真死後,老婦在餅上擺上梅樹枝供奉在他墓前,從此,這種餅就被稱之為「梅枝餅」。吃了這種餅,可以預防病魔的說法,也迅速傳開,梅枝餅因而成名,人們來天滿宮參拜時,多會買「梅枝餅」來吃的。
我也湊熱鬧,排隊買了這款小點心,細細品嚐。此餅一如其名,餅面上有五瓣梅花的烙印,是用糯米為皮、紅豆作餡的一種烘烤的甜點心。
吃罷紅豆餡餅,我們繼續在參道上漫步,邊走邊看,竟發現一間造型異常特別的星巴克。這間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打造出來的星巴克概念店,外觀已教人驚艷,忍不住推門進去,再往裏走,長木條層層交錯,別致的空間,更令人眼前一亮,一根根交錯的木條,從最深處往外延伸,充滿流動感……排列成幾何圖形的木條,像編織般,覆蓋着整間店的牆面。雖然店內的木條呈現向外放射形狀,但往店內深處探望時,深邃的空間,卻更為迷人,讓人有一種走進時光隧道的錯覺。
隈研吾設計理念,是「利用天然材料融合傳統與現代」,他運用傳統技術,以原木溫潤的色澤,建構出舒適的環境,營造出現代的氣息,跟靜謐莊嚴的傳統神社,有着截然不同的風貌……
舌尖上仍留着梅枝餅的味道,呷一口咖啡,想起日本的歷史,從傳統走到現代,有幾次重大的改革,始於7世紀中葉的「大化革新」,全面學習中國隋唐政治經濟體制。至9世紀末,日本廢止遣唐,遂步擺脫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和束縛,從而發展出其本土的文化面貌。及明治時期,日本人用古代學習唐文化的精神,拚命學習歐美文化,從而改變落後面貌……他們一直致力,以兼容並包的態度,學習外國有用的文化。
也許,這正是值得我們借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