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有娠妊晚期孕36周多的患者因妊娠水腫而求診,中醫中藥在調治該病有一定的優勢。
妊娠中後期(16周後),由於胎體漸大,脾腎的運化敷布功能失調,以致水濕氾濫,流於肌膚,因而下肢腫脹,甚或延及面目全身,稱為妊娠水腫,古稱「子腫」。輕者僅見足部浮腫,按之陷而隨起,小便尚正常者,古稱「子氣」。
妊娠水腫,與脾腎有關。脾主運化水濕,腎與膀胱相為表裏,主通調水道。妊娠至七、八個月,由於胎體長大,阻礙氣機的升降,只見足部浮腫,而休息後自消,血壓正常,無蛋白尿,也無其他全身症狀者,則屬正常範疇,可不須治療,待分娩後自可消退。
三種妊娠水腫和中醫處方
中醫辨證論治重在分辨虛實,虛證之水腫按之下陷,而實證水腫則隨按隨起,以此為辨。處方用藥時應注意維護胎元,藥性峻猛或有毒之品要避免使用或慎用,以免傷胎。妊娠水腫的中醫分型主要分為以下三種:脾虛水腫、腎陽虛衰及氣滯水停。
一、脾虛妊娠水腫:素體脾虛,孕後過食寒涼生冷,抑遏脾陽,運化失職,以致水濕停聚。妊娠四、五個月後,胎體漸大,妨礙脾胃的升降,停聚之水濕流溢於四末肌膚,故其腫脹始於下肢,甚則遍及面目全身,膚色淡黃或晃白,胸悶氣短,口淡納呆,大便溏薄,小便量少,舌淡嫩,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緩滑無力。治宜健脾利水。方用白術散(《全生指迷方》)。
處方:白術、茯苓、大腹皮、橘皮、生薑皮、茯苓皮、砂仁(後下)、炒扁豆水煎內服。
二、腎陽虛衰妊娠水腫:素體腎陽不足,孕後腎以系胞,更增加其負擔,腎陽倍感虛弱,失於溫運敷布及化氣行水,不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以致水濕泛溢而為水腫。孕後數月,漸見下肢面目浮腫,按之陷下不起,心悸氣短,下肢寒冷,腰腿酸軟無力,小便短少不利,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滑,尺脈弱。治宜溫陽化氣行水。方用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化裁。
處方:附子(先煎)、桂枝、熟地、山萸肉、淮山藥、茯苓、澤瀉改為湯劑,加減運用。兼脾者虛加白術,陳皮以健脾行氣。附子用量不宜過重,以2~3錢為宜,需先煎久煎,使藥性純和,減少毒性,方能溫煦腎陽,而不影響胎元。
三、氣滯妊娠水腫:平素憂鬱不舒,氣機不暢。孕後胎體漸大,影響氣機升降,水濕凝聚。四、五個月後,下肢開始浮腫,但皮色不變,按之隨起,伴頭暈頭重,脅腹脹滿,胃納欠佳,大小便不暢,舌暗紅,苔白膩,脈弦滑。治宜理氣行滯,健脾化濕。方用茯苓導水湯(《醫宗金鑒》)加減化裁。
處方:茯苓、豬苓、白術、木瓜、桑白皮、砂仁(後下)、廣木香(後下)、陳皮、澤瀉、紫蘇葉。
症狀輕微的療法
若是症狀輕微,僅是下肢腫脹,人易氣短困倦,舌淡胖苔白屬氣虛水泛者可配合食療、穴位艾灸及泡足治療。
一、益氣健脾祛水湯
材料:黨參、白術、茯苓、白扁豆各一兩,鯉魚一條(若無鯉魚,可用鰂魚代之),生薑三片,陳皮一角
煮法:魚去內臟及腮,燒熱油鍋加入薑片後放魚略煎至兩面微黃,加入滾水1.5升及已洗乾淨的藥材和白扁豆,加蓋煮滾後轉細火煲一小時,去渣飲湯。服用時把湯在一天內分兩至三次温服飲用,更利於吸收及袪效果更佳。
二、艾灸療法:取下肢雙側穴位胃經足三里,脾經陰陵泉,每穴艾灸5分鐘,以益氣健脾利水消腫。足三里穴定位: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外膝眼)下三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陰陵泉穴定位: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與小腿外側陽陵泉的穴位相對。
三、外治泡足方:用陳皮30g、生薑皮60g,用水2升煎煮20分鐘後取湯液浸洗足部,可幫助消腫。
因妊娠期間用藥及用量都宜小心,如有需要開藥調治,請向註冊中醫師求治,切勿自行胡亂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