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官員升遷與內會之爭?

中央連番出拳,暫時止於在理論層面,因為主理官員也深知,再度給予強硬派主導,香港必定步入另一次矛盾大爆發。

新冠疫情當前,本來社會各界應該齊心一致處理問題,並且在議會攜手推出有用的建議和方案去幫助普羅大眾。可惜,偏偏有強硬建制派趁勢在社區宣傳訂立《基本法》23條,泛民也用盡了議會權力去拉布,最近中聯辦和港澳辦更是大力出手,全面掌握關於《基本法》22條的話語和解讀權。引述內地近月多人關注的博客兔主席所言,討論已經變成了文字遊戲。而眾所周知,不論是否合乎《基本法》,中聯辦對港的影響力和實際操控近年已經逐步提升。筆者認為,媒體對於問責官員的升遷,正好是反映了中央和林鄭月娥對於未來兩年多的部署和想法。

首先,香港回歸至今,建制始終分為三個陣營,一個是傳統左派(強硬派),一個是商界與溫和愛國愛港建制組成的混合體(溫和派),一個是以公務員為主的體制派(精英派)。中央在回歸初期以溫和派為主,強硬派為輔,希望先以愛國商人穩住大局,然後在2007年交棒給以梁振英為核心的班子。及後因為管治失效加上遇到大型示威等,讓中央決定嘗試交給公務員精英領導政府班子。正是在曾蔭權年代,林鄭月娥、曾俊華、黃仁龍等被提拔,成為了管治核心,變成以精英派結合溫和派執政,而強硬派被邊緣化。而梁振英在2012年成功發動體制內爭奪戰,利用樓價和攻擊地產商,讓中央給予管治權,此時,陳茂波、邱騰華等成為了新聯盟的核心,變成強硬派主導,配以部分改變立場和陣營的精英派和溫和派,形成第三個執政聯盟。

在這個背景下,再回看當前的政局。林鄭月娥接任後,本來得到習近平委以重任,給予機會讓精英派進行第四度組班,溫和派為輔,這也回到了曾蔭權時代的模式,但今次必須給予一定位置給強硬派作為內部制衡。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強硬派藉着《逃犯條例》一役,希望重創林鄭月娥陣營,並把泛民一同殲滅,引發了香港前所未見的風波。

根據可靠消息,政府其實有研判過先緩和民情,並適度回應民眾訴求,期望同步穩住選舉和國際形勢。但是,隨着新冠疫情,有關計劃暫緩,而且強硬派也不希望有關方案實現。

推動部分的換班計劃

而近日疫情有所緩和,又正好遇上立法會內會問題,林鄭月娥試圖就先推動部分的換班計劃,因為中央現階段既不會讓她辭職,也不能夠換掉政務司司長,所以參考外國換班模式,希望能夠解決部分民怨。但是這個做法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因為市民希望換掉保安局局長和律政司司長,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及警方能夠進行內部檢討等。

而林鄭月娥亦未能騰出政務司司長一職讓愛將接任,結果只能把未來特首候選人之一的聶德權,先放到公務員事務局,避免他再捲入建制泛民的紛爭,也避免不停夾在中央與特區之間承受錯誤解讀的後遺症。但始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需要應付可能引發憲政危機的立法會和特首選舉,因此中央也破格把本來列入候任保安局局長的曾國衛,先調任政制局作為過渡安排。筆者也未能找出原因,何以中央不批出任命,有可能是強硬派在最後關頭還是連發幾箭,把任命延緩。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徐英偉局長,他在擔任民政局政治助理,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時,在幕後都廣受建制泛民的好評,同時也深得中央的信任。他是次被傳重返民政局擔任局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提早讓他主理民政,可望在七年後競逐政務司司長。

而最值得留意的,就是強硬派代表陳茂波和邱騰華的去向。這次沒有他們的調動,既是因為他們的位置,同時也是中央把他們列入了下屆特首的考慮名單中,但絕對未有屬意讓強硬派重新執政。中央連番出拳,暫時止於在理論層面,因為主理官員也深知,再度給予強硬派主導,香港必定步入另一次矛盾大爆發。

在這個時候,泛民,專業人士和本土派即使有多麼不認同中央的做法,對於政府未有回應五大訴求也好,要認真思考一下,內會是否要停一下拉布,立法會過半後,也要思考是否一定要作出全面否決政府議案的進路。

作者簡介

公共事務顧問,前大學學生會幹事,多年積極參與青年事務和基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