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1日,筆者應邀出席於香港藝術中心(Hong Kong Arts Centre)舉行的一場講座,題目為「如何在日常生活裏找到藝術?」主講嘉賓有徐惟恩先生(香港演藝學院副教授)、林淑儀小姐(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邵俊傑先生(敲擊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以及鄧志豪先生(撲飛[香港]共同創辦人),講座的統籌為盧敬之博士(文武之道實踐學會會長)。
是次講座同時也是盧敬之博士的《文武之道:從城市森林尋訪對閱讀有想法的武者與文化人》和Creating a Global Cultural City via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Conversations with Hong Kong’s Leading Arts and Cultural Administrators的新書發布會。
藝術生態市場化 社交媒體引深思
整場講座由淺入深,從多個角度分析現時香港的藝術生態。各嘉賓認為藝術漸趨市場化,為藝術表演者尋找各種不同出路是重要的。文化藝術不單是一種商業或文化產品,它蘊含豐富的人民素養原素,也有多的文化、社會、哲學和教學或教化重意義。對前人來說,他們會認為文化藝術是一種文人的生活態度,因為從事藝術可獲得為生活添上姿彩到感悟人生的種種領悟。
談到當今的文化藝術,不得不提及社交媒體的創作。由於互聯網的普及和不同社交媒體的崛起,不論老、中、青都能隨時上載自己拍攝的照片和短片,甚至進行二次創作。於是文化藝術有了更多元的巿場和發展。這不免令人重新思考文化藝術的定義,到底是傳統推崇的文化藝術價值重要,還是只創作一些東西用來吸引網絡上的點讚便足夠?
踏入21世紀,創作風潮不斷催化成熟,正如林淑儀小姐(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所說,年輕一代的創作技巧(creative techniques, inspirations & media)很強,可以吸引原本已經喜歡藝術的觀眾群在線參與(participate virtually online),但要吸引到一些原本不喜歡藝術的群眾來,才是現今藝術市場的真正目標。
藝術教育新角度 創作靈魂受重視
那麼,在這個藝術的新型態下,藝術教育應如何自處呢?個人認為,學習藝術不只是技巧,而要同時培養藝術、人民素養和人民關懷精神。如果單以藝術來迎合巿場,那便缺乏創作靈魂。問題是,如何平衡市場與藝術,令兩者兼備?
一眾嘉賓觀察到,從社會角度看,要把藝術帶入群眾當中,吸引到一班藝術觀眾長期觀看藝術作品,最理想的方法是創造讓觀眾投入當中、產生共鳴的體驗。特別是年青人很喜歡找生活上的議題來討論,他們的新思維,可衝擊藝術創作者的舊有想法,從而獲得新的創作靈感。
各嘉賓也談到,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強調技巧訓練,花很多時間去練習技巧,希望可考獲某個演奏級別。但觀外國的音樂教育較着重思考性,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心和靈魂,故較能延續學生的藝術生命。
香港一般的音樂教育,都是以市場為目的或者以考試為目標。學生考獲某個級別後,便不再接觸音樂,窒礙了音樂藝術的整體發展。此外,一些有心有實力的藝術家,很多時缺乏合適的平台,讓他們把新的創作展現出來。
讓大眾回歸欣賞藝術的初心,是藝術發展的一道甘泉。年輕一代的藝術創作者,除了展現技能,希望得到市場認同之外,也應作多元嘗試,提升藝術修養,把藝術真正融入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令藝術生命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