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長途跋涉,經常自稱”armchair traveller”。電視的資訊性節目,有歷史學家、建築專家講解分析,帶你去你不能去的地方,從你不能去到的角度拍攝,訪問你見不到的人,何須自己親自駕到?
如果是細小的歷史古物,運來我們的博物館,讓我們慢慢欣賞吧!唯有建築物,要親自到貴境才可以體驗,因為搬不來。
建築物須親身體驗
多年前去中亞,去撒馬爾罕(Samarkand)的金廟,第一次忽然覺得,有些景點,確要親自到場領略。當時對Samarkand的金廟事前沒考究過,入去了,頭一抬,嘩一聲,不只是金色的那種輝煌,那種高尚,那種氣派,當然要現場感受。電視的畫面,怎高清,怎85吋,還不是那方塊大?
至於旅遊景點的選擇,我對自然環境興趣不大,真的是什麼自然地理景色都會在不同國家出現,重複便多謝了。我大概是因為天生愛歷史,愛好奇,所以愛有歷史的地方。人家總說爛石頭,有啥好看,我如果看不懂,上網查看,或者買了書當晚便通宵看(其實也是因為睡不着)。第二天,導遊有點心虛,見我拿了當地景點介紹書一邊走一邊看。
鍾愛文化衝擊
我經常跟我孩子吵,爭論歷史:其實只是這個先還是那個先。香港來的朋友會譏諷我問「有得分呀?咁好學做乜?」我這人天生八卦,偏偏不愛八卦明星有啥情婦,只愛八卦歷史故事,看遺跡。邊旅遊邊聽故事,特別有代入感,古人像快要從墳墓跳出來。導遊的故事,未必史實,但總能夠把我的好奇心也吸引了,留心聽着。所以,人家問幹嘛要去一些如此不同文化的地方?我獨愛那種文化衝擊,有點像唐玄奘、馬可勃羅的那種好奇歷險推動力,叫我每天對不明白未遇過的都期待着。
當然,另一類人專門愛去冷門地方旅遊的是「龍友」。他們會命也不要地到處歷險,為求拍一張難得好照回來。有幾個龍友試過一起旅遊時,每次導遊要像幼稚園老師不停叫着,「聽我講完先,我一定給你們充分時間拍照。」他們還是跑了去不知哪,對他們來說,歷史故事可以事後補救,拍照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