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全人發展

為什麼全人發展如此重要?「全人發展」不是什麼新名詞,但是在高等教育來說,專業人才的培養,仍然是主導思想。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新春推出「全人發展基金」,這是兔年UGC送出的吉祥厚禮。可喜可賀!

UGC的公布,說這是呼應「本地及全球近期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有對的一面,即大學生活,已經不限於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但也有比現實較為樂觀的一面,環顧全球,戰爭的干擾與威脅、經濟不景對大學財政與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極端的意識形態與各類政治正確思潮的騷擾、再加上病毒的無情打擊,都令到高等教育經常處於不安。

至今擁有高等教育最大優勢的美國,假如看看《高等教育日報》(Higher Education Chronicle),遍布的是校長因為種族問題而下台、學者因為語言不慎而受到攻擊或者解職、再就是對於現狀的不滿與質疑。能夠提出全人發展這樣的正向的、進取的、前瞻的呼籲,在全球來說,實在是難能可貴。也足以說明香港奔向世界前沿的魄力不減不弱。

讀者或者會不解,明明是基金,為什麼說是呼籲?筆者認為,幾千萬港幣,對大學來說,不是一個大數目,況且是8所大學。但是這筆基金帶出來的訊息,卻可以引發高等教育的重大變化。這情形,有點像世紀初UGC為了鼓勵民間捐贈,發放給每一所大學500萬元,鼓勵設立發展捐贈的機制;就引來了後來的向大學捐贈的全社會風氣。算是四両撥千斤的妙着。這次有點類似,是否真的帶來重大變化,拭目以待。

為什麼全人發展如此重要?「全人發展」不是什麼新名詞,但是在高等教育來說,專業人才的培養,仍然是主導思想。這裏,恕筆者再重複一個故事:多年前在東京一個工業教育的會上,英國帝國學院的工程學院院長,抱怨只有81%的一年級學生與44%的四年級學生希望當工程師;同場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學院院長,卻不以為然,他的畢業生遍布各行各業,「正好說明我們教育很成功,我們的畢業生無論到什麼崗位都可以出眾」。他又補充:「不過,最好的工程師,仍然是MIT畢業生。」

社會現實與對口就業

這可以說代表着兩種教育觀,也可以說是兩個時代的「培養觀」。傳統的工業社會理念,大學培養的就是「對口就業」的畢業生;而畢業生,拿着一紙文憑,就可以在一個行業裏一世無憂。的確,以往很多年,很多大學都用「對口就業」的百分比,作為各個專業的業績指標,意思是不對口就業,就是浪費。至今還有不少人不假思索地認為對口就業才是健康正常的。其實,UGC早就不再使用這個指標。

在後工業時代的今天,不對口就業的因素多得很──中學畢業選科的時候,對專業認識不足;大學期間有了新的閱歷,志趣發生變化;大學4年,該行業本身發生了變化;畢業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行業,又或者有引人的創業機會等等。其實,即使第一次就業「對口」,轉工轉行已是家常便飯。

試想一下,即使是我們20世紀長大的,又有多少人是從一而終從事一個行業、穩守一個職位的?

但是,工業社會的「培養觀」,仍然是不少人深信不疑的。也不是沒有突破,有西方學者,提議大學要培養適應性能力(adaptability);中國內地,也有提倡要培養「綜合性人才」。

這些,基本上都還是「人才」觀點,就是為了經濟的發展,或者個人的就業,必須配合社會的「人才」需要。於是,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轉化為「人才」,或曰「人力資源」。

教育要不要培養人才?當然要。但是,先要問幾個問題。第一,有了知識與技能,就是人才?現在人們逐漸認識到,「懂得什麼」(例如考試成績好)還不算數,「懂得做什麼」才算是掌握了知識與技能。第二、掌握了知識與技能,就是人才?現在人們逐漸覺得,有了知識與技能,還要懂得處世與自處。處世,包括懂得合作、忍讓、包容、責任、關愛……自處,包括謙虛、自省、計劃、保障……第三、有了以上,就是人才?有了以上,不也可以是一個危害社會的壞蛋?因此還有「為己」與「為他」的價值觀差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人才」要素。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埋頭私利,不作貢獻;只講權利,不講義務…… 算不算人才?

人的成長與人才培養

以上都還是圍繞着「人才」這個軸心而轉圈。也就是只看到「人」在工作上的表現。工作,也就是人的經濟生活,當然是人類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是,人的生活,還包括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靈性生活、餘暇生活……都是人人或多或少無法避免的,但都是「工作」(經濟生活)以外的生活。那麼,還有退休生活、嚴重殘疾的生活,都可以是「不事生產」的生活。這些,似乎都無法用「人才」這個概念來包含。但是,是否屬於教育關注的範疇?

最近在內地一個研討會上,筆者提出,也許應該把「人」放在教育的核心,而跳出「人才」的框框。台下有人問,「教育很難擺脫人才這個目標。」筆者的答案:不是要擺脫「人才」。但是,從「人」的角度看「人才」,與從「人才」的角度看「人」,很不一樣。培養了優秀的人,就不愁沒有人才,但是若埋頭製造「人才」,就很容易把人看成都只是某種勞動力,結果社會也不會昌盛。

學校項目與學生主導

以上只是討論了全人發展的時代意義。UGC通告裏面提到的4個方面,可以說是涵蓋了全人發展的主要方面:

1. 透過服務學習培養同情心及同理心兼備的領導才幹;
2. 培養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公民意識;
3. 推廣正向教育及心理健康;
4. 激發求知慾、創意及終身自我提升的動力。這裏面假設了知識與技能已是不在話下。

但是在高等教育,如何才算是促進了全人發展,那又是另一個議題。以筆者的經歷,與基礎教育不一樣,高等教育的全人發展,大部分不是由學校去設計,而是提供空間與資源,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往往甚至是學生自己去創造機會。

與以前不一樣,很多學生在畢業以前,已經進入社會。且不說即使是課內的學習,往往已經包含實習與見習;許多學生在學的時候,已經從事社區服務、發表、演出、投資、創業、成為網紅……他們有時候並不需要學校的資源與安排。但是學生的國際交流、內地體驗、師友交流,則需要學校的資源或安排。

不要小看大學生的校內生活。大學裏面有很多活動,都是通過學生組織發生的,其種類之多元、組織之健全、影響之深遠,往往不是輕易被人們認識。學生在這些組織裏面的學習,是全面的群體生活體驗;有組織的宿舍生活,更是如此,很難有其他的經歷可以替代。這些都是全人發展的重要環節。

UGC的文告裏,是邀請院校提出「項目」申請資金。如上所述,其實大學生的全人發展,並不一定是大學的項目。更重要的是空間、支持、概念。翻看英文原文,院校申請的是initiatives,與「項目」的意思,並不一樣。若真的建立惠及學生的「項目」,則每所大學分得的區區數百萬,又不敷需求。

想來想去,也許最有效地使用這筆資金,是在大學設立一個中央機制,統籌與全人發展有關而散落在各個部門的力量,用全人發展的視角審視全校的生活,把全人發展扶到舞台的中央。不過,也許因為基金數目不大,有些院校可能不屑一顧,又或者隨便要一個部門弄一個小項目敷衍敷衍,也不奇怪,但都辜負了UGC這個initiative!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