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談到高等教育正在悄悄地變化。談的主要是教學:專業與學科之間的跨越與交叉,課程的拓寬與通識元素之增加,學習模式轉向學生現實經歷為起點,考評方式逐漸轉向群體製作與創作,學生課外、校外、社會、外地學習生活的愈趨蓬勃。
亞裔學生 素來高分
值得注意,這些變化,大多並非政府政策所致。政府政策,難免仍然以國際排名作為奮鬥目標。但是實際上,具有深遠影響、但又不容輕易量度的教學方面,卻在沒有政府壓力的情況下,悄悄地在起革命。因為不是由上而下,院校之間容有差異,院校之內也會有差異。但是總的趨勢已是不可逆,一定會更加走向以學生學習經歷作為核心的根本性變革。
剛好上周出現哈佛大學有關大學收生的新聞,讓我們可以看到,大學收生,也存在不少的變數,勢將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另一個挑戰。
哈佛的新聞,是稱為「學生入學平等」(SFFA, 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政府組織,指哈佛收生有偏頗,刻意降低亞裔學生的收生率,並且入禀麻省高等法院,控告哈佛。這種新聞,本來不足為奇。大學收生的種族因素,歷史上不知道惹來過多少新聞。不過,早二三十年左右,那時的爭議性新聞,是大學收生偏向亞裔學生,因此要求為亞裔學生入學設限。
當時,亞裔學生的定義,其實比較模糊,包括美籍亞裔學生與國際學生,後者包括來自南韓、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後來是大批來自中國內地,近年則印度學生不斷上升。這些地方的報讀學生,一般學術成績比較好;要是只看成績,幾乎可以霸佔全部外來學生的學位。
反正名牌大學的校園,亞洲臉孔愈來愈多,已是明顯的現象。於是引起媒體的討論:大學應否為亞裔學生設下限額。值得注意。爭論的焦點,一直是亞裔學生;他們比其美國本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學生,學業成績肯定佔優勢。
以學生的學術能力作為測試點,傳統上一直是大學收生的唯一準則。也可以說是「客觀」的準則,保護大學收生免受金錢、政治、關係等的干擾。按時近年也逐步加進社會性的準則。例如哈佛,就有means-free的收生政策,即絕不考慮學生的經濟負擔能力;一旦被錄取,大學就可以運用助學金,一定讓學生有能力入學。不少「常春藤」大學都有類似的政策。另一個原則,就是哈佛校長近日談到的多元與平衡。
為亞裔學生設限額度議論,壓力一直集中在名牌大學身上。上周的新聞,卻是相反,指哈佛有一個秘密的積分法,刻意降低亞裔報讀生的各類積點,致使亞裔學生得不到公平的待遇。
哈佛被控 種族歧視
提出訴訟的組織,自稱有2萬成員,包括學生和家長。網上看這個組織的宗旨,是「族裔身份不應成為(名牌大學)有利或者不利學生入學的因素」。聽起來非常正義的聲音,又是針對頂尖名校,媒體聞之無不雀躍。香港的一些媒體,不加分析,單方面照登訴訟方的文本。
如果看看在美國隨之而來的議論,就可以理解,這幾乎是一種鬧劇。不過,這是鬧劇的世界;往往鬧劇才有傳播的市場。
一、即使是SFFA引用的哈佛內部數據,亞裔學生,佔全部新生的19%,這與美國全國的亞裔人口比例18%幾乎一致;並沒有明顯的優惠或者壓抑。亞裔學生的絕對數字,仍然是白人以外最高的比例。就算按SFFA的解釋,哈佛收生的族裔比例,基本與人口比例相若,頂多上落1%。看來這正是哈佛校長最近澄清的族裔多元原則。
二、SFFA的論據,是若只考慮學業成績(例如SAT),亞裔學生的入學率應該是43%。因此認為19%是刻意壓抑的結果。這是純粹從亞裔學生的自我利益出發。若亞裔學生入學(只按成績)果真上升到43%,其他族裔的學生就要相應減少。這是SFFA自己的推算。
三、因此,SFFA的潛台詞是:「成績好,就有入學的權利!」從學術自由的原則來說,學校有收生的自由,學生卻並不享有入學的必然權利。
四、SFFA背後的假設,是「成績唯一」,完全排斥成績以外的專業考慮。事實上,哈佛收生,當然要考慮成績以外的因素。只能夠說,SFFA的準則,與哈佛的準則很不一樣。SFFA似乎要維護亞裔學生的入學慾望,而哈佛則要全面考慮收生中的多元和平衡因素。
五、因此,SFFA這個組織本身的宗旨,就是在收生過程中,引入族裔因素,而且把族裔因素提到最顯眼的地位。同樣的說法,為什麼不應用在財富、宗教、國籍,甚至健康、體育、藝術、嗜好等因素?為什麼只維護成績較佳的亞裔學生,而不是爭取少數族裔的入學機會?怪不得美國有評論,認為實踐背後是共和黨爭取亞裔選票的伎倆。
不管是鬧劇還是政治秀,卻觸及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大學收生如何體驗公平的原則?
如前述,一直以來,人們假設成績是唯一的、客觀的、公平的收生原則。其實,哈佛和大多數「常春藤」大學,早已不再是純粹考慮考試成績。
筆者曾經訪問哈佛(本科)的招生辦公室,他們不是不看成績,而是報考哈佛的學生,高分不在話下,他們希望從其他方面選取最好的學生。因此他們是每年1月到3月,集體討論,逐名分析報考生的特點。
成績之外 多元平衡
這與哈佛在其他方面的努力,是互相呼應的:2008年宣布資助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16萬至18萬美元),以充實學生的課外經歷;2012年起,提議新生「休學一年」,以擺脫經久的教育壓力,「找回自己」;2016年哈佛教授倡議,大學收生,50%因素應該考慮學生過去的「關懷」經歷(馬上獲得255多所大學響應)。
大學已經不是純粹作學術性學習的地方,大學收生也因此不能只看學術成績。這種大趨勢已經不可逆。但是大學要在收生政策上作任何改革,必然會遇到起碼兩方面的挑戰。
一方面是傳統的觀念,仍然只相信考試成績,美國的SFFA是一個例子;各國普遍都會有年長的學術人員,認為種種改革,只會沖淡大學的學術素質。另一方面,也有認為考慮成績以外的因素,只會令窮家子女入學更加困難,因為他們沒有資源在正規課程以外尋求經歷。
這些問題不解決,在收生問題上出現一時的逆轉,毫不為奇。但是大學和社會都很快會認識到,單看成績,其實是另類的不公平,許多孩子因為中、小學校的薄弱而先天不足,或因為學校制度的純學術偏向,而令他們成績不好, 進不了大學。
更嚴重的是,即使他們進入了名牌大學,以高才生身份畢業,他們也會因為在學時期一味埋頭讀書,「營養不足」,而成為終身缺陷。從這個角度看,大學和社會,必須重視收生的改革,而且珍惜改革的每一步。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