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個說法是「醜女人在國外很受歡迎」,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中國現在逐漸成為一個顏值高於一切的社會,美女似乎也愈來愈多,那麼那些自認為自己美艷動人的人到底美不美呢?關於這個話題,我在2000年出版的小說《俗不可耐》裏專門講了中外審美這一議題。
我在時尚界工作了五年,見過很多美女。在中國,富裕階層中,美女居多是事實。但是也有些所謂的美,並不美。有的美女是做過整形手術(plastic surgery)。我記得有個女主持人,在出席場合時,燈光打在臉上,我們能看到她的的下巴做過整形,但是不幸的是沒做好,下巴歪了,結果整個臉都是歪的;看起來有種喜劇效果。愛美的人變成了悲劇。還有的女人穿着昂貴的衣服,踩着恨天高高跟鞋,但是妝化得被化妝師形容「跟鬼一樣」。還有的女人因為整形手術後期打過各種藥物產生了極大的副作用,近距離看的時候皮膚上毛孔變得很大,還不如自然來的美。
氣質才是永恆的立足點
女人都愛追求美,但是缺乏審美智慧、畫蛇添足的事情屢見不鮮。
去看Fashion Show的時候,有的女生打扮得挺好看,故作優雅狀,但是從後面看到她的頭髮上都是頭皮屑。在一些時尚活動中,你去一趟女洗手間,能看到這些美女們把衛生間弄得很髒很亂。不注重公德。還有在一些非常華麗的晚宴上,有的所謂美女吃飯時咀嚼的聲音很大,顯得非常沒有餐桌禮儀(table manner)。
女人啊,其實就那點事:所謂美醜,其實最終就想讓人覺得自己有魅力。所以只是把眼睛割了雙眼皮,隆了鼻子,通過整形手段,或者是精緻的化妝,看上去光鮮亮麗的就自認為是美女與有魅力,這就是一種誤導。這樣的操作只能成為流水線上的美女,俗氣中多了些做作,沒有個性也沒有優雅。
我們再來反觀一下一些人眼中的「醜女」,比如Facebook的CEO朱克伯格的太太普莉希拉·陳,她不怎麼化妝,生活也非常簡樸,從各種新聞裏能看到她日常出行的衣着也很簡單樸素,但她曾是哈佛的學霸,並且也是在哈佛大學的校園認識了朱克伯格。很多人想不通陽光帥氣的朱克伯格為什麼會選擇長相並不是很突出的她,但你稍微去了解一下普莉希拉·陳的經歷就會發現,她的人生一點也不比朱克伯格遜色。她拒絕了丈夫給她安排的公司職位,去做了一名老師,而後來又開始學醫,去了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學及醫學中心──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學習,成為一名兒科醫生。女兒出生以後,她影響着朱克伯格,夫妻開始致力於慈善事業。所以即使沒有朱克伯格,她也會光芒萬丈,這份對自己價值的追求和探索,篤定的腳步和自信的笑容,以及宏大的人生格局,這些都是顏值換不來的。
還有前美國第一夫人,奧巴馬的太太米歇爾也是光芒四射,非常有人格魅力,我也曾在其他章節專門講過她。當然,她是普林斯頓法學院畢業的,分到律師事務所工作,才有機會認識奧巴馬。很多人說鄧文迪醜,這裏先不談她的外表,但是在一個勢利的歐美上流社會裏,她是有耶魯商學院的MBA學位在先,進入了這個世界,之後才有資格被人談論她的美醜。
中國人講門當戶對,西方人也一樣。我周圍一些成功的美國人士,他們的太太智力和學歷都比較般配,長相他們不是最看重,但人只要有些審美,會裝扮自己,都不會差到哪去。並且時光流逝,顏值都會消逝的,即使整容或者化濃妝也會顯得很彆扭,真正讓人驚嘆的是經過歲月錘煉的氣質,這才是永恆的立足點。
美國人對美的定義
在美國,很多ABC(American-Born Chinese)女生或者是早期的移民,因為他們大部分來自廣東沿海一帶,比較瘦小。而現在有了很多來自北方的移民,整體在外表上看上去很歐化。其實已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人對亞洲人的美醜的認知。我記得在20多年前,把很多中國明星照片和美國朋友分享,他們看到許晴的照片馬上會說許晴很漂亮。許晴是北京大妞,所以這點說明老外和中國人在審美上面有接近的地方。他們並不是不知道誰漂亮,比如再看寧靜,美國人會說她很漂亮,但不像是漢族人。
總體來說,老外對美的定義是很廣義的。自信,獨立,身體健康,看上去充滿活力的女性都很美,你可以是小麥色皮膚,也可以皮膚白皙,這不是審美的標準,標準在於你從內而外的整體素養。但是中國社會在女性審美方面還是有點狹義,白瘦美是衡量的標準,或者說注重外在大於內在。
現在在美國,我看到有不少漂亮的中國女性也嫁的很好。不是只有醜女人在美國嫁得好,也不是外國人不懂中國女人的美醜。只是漂亮女生嫁得好不是什麼新聞,所以沒有拿出來說事。
評論美醜或許出自於嫉妒
有意思的是,覺得自己很美的某些女生,別人看到她的時候也許沒有覺得有多美,而她們眼裏的那些醜女生,可能也沒有她們詆毀的那麼醜。而喜歡說別人醜的人,自己未必漂亮。這就是在競爭中的一種心態。美和醜本身是非常個性化的個人審美觀點,它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為什麼有人就愛說別人醜,甚至成了口頭禪?比如在看電視時,看到明星或主持人,會忍不住說誰誰很醜。其實這種表面看似批評的背後是一種羨慕加不服。女人一旦高調起來,她的幸福與成功就會被嫉妒。在美國也有這樣的嫉妒存在。希拉莉就被不少政敵稱做醜。你可以不喜歡她,而她可能確實不愛打扮,但是希拉莉·克林頓從相貌上看,和醜沒有關聯。另外,2017年,美國女性們上街為女性權益遊行,被保守派笑話,100萬個女胖子上了街。顯然那些上街遊行的女人不都是胖子。但是男人有時對他們控制不了的女人,喜歡用醜陋或者性壓抑來貶低她們。
女人喜歡說其他女人醜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每個女人都容易對自己的外表產生不安全感。她們最怕被人說成醜姑娘。所以在攻擊其他女性時,說她們醜陋是女性們自認為最具殺傷力、最惡毒的辦法。這個心態是黑暗的,但卻是普遍的,也許是陰性的特質吧。
中美審美觀之差異
那些說外國人看不出中國女性美醜的人,我歸結了一下,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首先,西方人在公眾場合不掩藏愛意,接吻擁抱都有。這樣會讓保守的人看了覺得有傷風化,一般的中國人看着也覺得不自然。我自己都可以找出例子。我在人大上學時,有個英國男生追我。我們一起坐大巴,他因為個子太高,當着全車的人就單腿跪地跟我說話,這樣我倆可以平視。他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事,我卻特別難為情,一車人都在看,還怎麼說話呢?如果你到了北京三里屯建國門一帶,很有可能會看到跨國戀人一邊走,一邊親暱地接吻,算是那裏一個風景。其實這在美國、歐洲,這場景都見怪不怪了。
其次,中國人的審美是喜歡端莊風雅,電視台主持人或者民歌歌手都很受喜愛。西方審美喜歡健康與自然。比如雀斑在西方並不認為是一種醜陋,而是健康的表現。這其實和五官沒有太大關聯。只是氣質上有偏好。有肌肉,愛運動的美女在國外更受歡迎。美,是個綜合分。五官、身材加氣質。
還有一點,西方人強調獨立,那種被寵壞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公主他們都會敬而遠之。而中國社會,駙馬文化,女婿文化從封建社會就有了。高傲的女人在中國有市場。母狗類的bitch,在西方有人追。哪類人被稱作母狗?華裔演員劉玉玲演的很多角色都是這一類型。她們也難纏,但是有主見又很自信。當一個女人很自信時,她會顯得更美。
最後,成熟在西方是一個重要的優點,女人心智與性格成熟會為她增加魅力分數。而韓國日本那種賣萌玩純情或者小鳥依人型在西方被認為是needy和不成熟。有時,他們覺得這樣的女人不美,像個笑話。有時,你會看到他們的電視劇裏嘲笑這種類型。在這一點上,不僅是中國,東亞和西方的審美差別很大。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