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宣讀《施政報告》後,例必招來大量討論和批評;這種現象在開放、民主的社會裏是可以理解的。與其說發布後社會上出現議論紛紛,倒不如說輿論是一面倒,甚至是充斥着負面的謾罵。最富爭議的「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輿論汪洋中屬於理性探討當中的填海建議,或者基於數據和研究報告的認真討論,實在不多。
通識教育科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從真實世界中找出議題,通過多角度的分析探討和批判性思考,然後發展共通能力和建構知識。填海爭議本來不是新鮮事物,近代世界很多大都會城市都是透過填海造地來支持都市發展。填海議題蓋涵了通識課程內的「香港社會」單元,又涉及環保和科技範疇,還牽涉到商業、經濟、基本法等等相關領域,選用《施政報告》這部分題材當作課堂材料是很適合的。
然而從現實觀察,課堂上真是可以有多角度的探討嗎?
通識課堂難有多角度探討
自從通識教育變成核心科目後,坊間對這科一直存有不少負評。筆者一直認為把負評歸因於通識教育科是不公平的。就以這個填海議題而言,傳媒資訊和網絡運作,可能是探討變為偏頗的原因。
首先學生難以從現實社會上汲納到持平和多元化的意見和觀點。在實際運作上,不少課堂會使用坊間報章或網絡流傳的資訊。可惜這些資訊往往流於粗疏和不夠全面,甚至是二手或三手轉述報道;個別政客的評議甚至會摻入了選票的考量。學者和專家的文章或專題報道,對中學生而言又會略為艱澀。
本來老師的角色是學習促進者,但坊間都認同老師的教學擔子和行政工作早已超重,難有充裕時間協助蒐集持平和多元化的資訊材料;正因如此不少課堂上會採用剪報和由報章機構提供的教材。可是《施政報告》必然涉及社會各階層、教育民生、政治和發展,要求老師抽離地在課堂上引領和討論,殊非易事。
由此,可想像到結果會是傾斜於坊間主流的聲音,也就是當前較為負面和割裂的景象。
填海計劃不只是「是非」題
填海造地是香港始自上世紀發展以來的一個重要策略。然而回歸前後至今,填海幾乎是個原罪。時移勢易,今時今日提出填海必須有充分的配套,例如環評和補償策略、成本效益和必要性等的考慮,即不應只是個贊成或反對的選取。社會上早已有為何要造地的討論,沒有主流共識卻是個事實。如引用填海作為課堂材料,學生需要同時了解所有背景資料,亦要理解土地供應其他選項存在的困難。但當前輿論批判中,很多時都只是選用片面資料,甚至刻意加以扭曲。
填海對環境和近岸生境內生物是有不良影響,這也是事實。學生需要明白,作出填海的決策是要顧及環保的思考。不幸的是目前的批評中有着更多涉及政治鬥爭、抹黑和基於假設的謾罵,因此學生需要學到分辨事實與臆測,亦要學習持平理性的思辨及盡量減低個人情緒的影響。可惜,以上提及學生所需要學習的技巧,現實上能掌握到的市民似不多!
填海抑或不填海,本質上不應是個是非題;可能是選擇題,甚至是論文式試題。但現況好像正朝向兩極化發展,其實中間應存有可協商的方案。就像大部分其他本地的社會議題那樣,一旦兩極化後就只留下鬧哄哄的爭吵,實質上對事情並無寸進。
培養下一代選民的素質
兩極化議題操作性較大,對從政者而言又易於挑動選民情緒,有助吸票。這現象正好說明不少選民正是欠了全面、獨立思考的能力,太易被簡單論述挑動。
學校應及早協助學生培養出能夠深入思考和全盤考慮爭議的能力。傳媒工作者和意見領袖,為了社會下一代有更高素質的選民,減少使用片面資訊、嘩眾取寵的手法和任意謾罵的論政模式。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