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與培養人才

立德樹人,這裏面的「人」,也包括人才。而且是有社會責任、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在現代不斷變幻的社會,而且應該是可以適應社會、擁抱挑戰、不斷成功的人才。

上周對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介紹了筆者的一些看法,沒有料到引來不少朋友的反應,也觸發了筆者的進一步思考,在此與讀者分享。下面將這些思考,分為三個大題目:人與人才、個人與社會、中與西,進一步展開一下。本文集中第一個題目。

「人」不等於人才,不過兩者都重要。上周提到,培養人與培養人才是不一樣的概念。尤其是,從培養人的角度看培養人才,與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看培養人,很不一樣。出發點與終點都很不一樣。這是很多朋友談及的一點。下面展開闡述一下。

美國的21世紀技能(21 Century Skills),引起不少人的共鳴,成為不斷被引用的框架。這個框架出現在1990年代的末期,其引起共鳴的原因,也許是因為21世紀這個提法,令人驚醒了:時代不一樣了,是一個新世紀了。但也因此很少人去質疑這個框架裏面的內涵。

培養人才與立德樹人

21世紀技能裏面,的確是提出了新世紀需要的技能。雖然包括了傳統的讀、寫、算,所謂3R,但也提出了4C──明辨、溝通、合作、創新,還有訊息、媒體、科技能力與生活與職業能力。

後面這些都是近年才零星有人提出來的,的確是20世紀很少提到的。更很少在教育的領域提到。這些技能的確是在21世紀的社會裏面不可或缺的。

新加坡的框架,其潛台詞是把各種能力的培養,放在「德」與「人」的前提之下。(Shutterstock)
新加坡的框架,其潛台詞是把各種能力的培養,放在「德」與「人」的前提之下。(Shutterstock)

但是在呼應這個框架的新加坡版,雖然在技能或者能力的具體描述與美國的幾乎完全一樣,但卻為這個框架加上了六項核心價值(尊重、負責、堅韌、誠信、關愛、和諧)與四種人(自信的個人、自覺的學習者、主動的貢獻者、有心的公民)的培養目標。

對比之下,就很容易看出,美國的框架基本上是技術性的框架,是人在工作中需要表現出來的能力;也可以說,是培養人才的菜單。而新加坡的框架,這是把框架的起點和終點,都放在「人」。

新加坡的框架,也可以說是中國立德樹人的具體化:核心價值屬於「德」的範疇,而四種人是關於「人」。新加坡的框架,其潛台詞是把各種能力的培養,放在「德」與「人」的前提之下。作為教育目標,是要培養有六種核心價值、具有四種本質的「人」,是讓這樣的人擁有種種的能力。

新加坡的框架,就不只是提出了新時代(21世紀)需要的工作技能,而且提出了新時代對「人」的要求與期望。

由於人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環境不同了,在20世紀,這些要求與期望是不明顯的。那也可以說是工業社會的特點──教育,在個人來說,就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在社會來說,就是滿足經濟生產的需要。也就是本欄描述的、為了適應工業社會勞動力需求的經濟話語。也可以說,美國的21世紀技能框架,基本上讓教育仍然停留在經濟話語上。

美國感到的是,不能停留在3R,必須要有新的「技能」要求,延伸到目前,就是認為這是數碼時代,要能掌握AI。(Shutterstock)
美國感到的是,不能停留在3R,必須要有新的「技能」要求,延伸到目前,就是認為這是數碼時代,要能掌握AI。(Shutterstock)

本欄以前提過,現在全球的教育制度幾乎都在經濟話語下發展。1870年英國頒行《初等教育法》,開始為了社會勞動力的需求,政府介入建設全民學校制度。二戰以後,人力資本理論的興起,更加加固了教育的經濟話語,成為各國和各國際組織資助教育的基本動力。本欄不斷論及,此處不贅。

新時代對人的要求,也符合中國近年流行的素養概念。2016年北師大提出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核心就是全面發展的人,突出了「人」。

而素養的內容,就是文化基礎(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自主發展(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社會參與(責任承擔、實踐創新)三個方面(根據2016年最初版本,後來有其他版本,雷同)。與美國的21世紀技能,兩個框架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理念架構。

經濟話語與人文話語

但是這些不同的框架,在不同地方卻同時提出來,說明的確大家都感到這是時代的呼喚。時代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要重新考慮教育的目標?也是本欄不斷論及的,經濟話語衍生的「學歷話語」已經不符社會的要求。不過大家感到的「不符」會有不同。美國感到的是,不能停留在3R,必須要有新的「技能」要求;延伸到目前,就是認為這是數碼時代,要能掌握AI,等等;因此就停留在經濟話語上。其他方面,似乎不在教育的雷達範圍內。

在東亞感到的,則是個人與工作、職位、技能的關係變了,光靠成績與分數,光靠能力,已經難以在社會上成功。

於是就煥發出傳統的教育觀念──德智並重,而不再停留在經濟話語上。於是出現了超越經濟話語的教育框架。其實,即使在西方社會,近年流行的情意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也有這種走勢。也可以說,人文話語正在上升。

內地曾經有「綜合性人才」的說法,也不過是要求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應付工作上的變化。(Shutterstock)
內地曾經有「綜合性人才」的說法,也不過是要求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應付工作上的變化。(Shutterstock)

必須說明,超越經濟話語,不等於排斥經濟話語。

不少朋友,一聽到筆者談論經濟話語,就會擔心地說經濟話語還是要的。對!經濟話語,社會的經濟、個人的收入,不能忽視。不能一提到經濟話語,就非此即彼。人才培養,當然還是需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立德樹人,也是絕對不能忽視的。要避免的是絕對的經濟話語。

所以筆者說:從培養人的角度看培養人才,與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看培養人,是不一樣的。從培養人的角度看,人的素質提高了,全個社會人的素質提高了,就不愁沒有人才。或者說,立德樹人,這裏面的「人」,也包括人才。而且是有社會責任、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在現代不斷變幻的社會,而且應該是可以適應社會、擁抱挑戰、不斷成功的人才。

但是從培養人才的角度看人,就是看知識,看能力,看職業和工作上的技術要求。內地曾經有「綜合性人才」的說法,也不過是要求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應付工作上的變化。於是提出要增強專門化的技術教育,能力為本(competence-based)的教育,及早讓學生規劃自己的職業,等等。

尖端人才與失敗的人

兩者的關鍵分別是,有沒有把「人」的因素,放在教育的框架裏面。

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家庭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國家、世界的關係。在美國的框架裏,人際關係不外是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在東亞的框架裏,人際關係包括態度、責任、道德、操守、價值觀……就很難算是能力。

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都是極為精英的人物,也的確很快進入社會金字塔的尖端。(Shutterstock)
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都是極為精英的人物,也的確很快進入社會金字塔的尖端。(Shutterstock)

本欄提過哈佛商學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的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你會怎樣量度你的生命?》)震撼性的第一章:商學院的畢業生每五年重聚一次。第一次(五年後)大家都意氣風發;第二次(十年後)都上了高位,但開始不太愉快,機構、家庭、子女都出現問題……到了第六次(30年),有一個出名的坐牢了。

該書作者問: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都是極為精英的人物,也的確很快進入社會金字塔的尖端。

用中國人的話說,都是高端人才,屬於拔尖的對象。為什麼卻變成了失敗的「人」?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