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夫妻又爆衝突

夫妻既是同林鳥,遇到疫情就更應該把彼此當成「盟友」,一同商討面對疫情的回應,如彼此在家中的分工,對整潔的要求等。疫情下,家是另一所學校,讓家人患難見真章,然後重新學習如何相處的試場啊!

滿以為疫情纏擾的日子會逐漸過去,怎知它又捲土重來。

「我家變成了一個戰場,每天不是跟打機的兒子吵,就是跟只顧坐在梳化上發呆不動的老公吵……」外向的她被困在家已經痛苦不堪,還要對着沉迷打機的兒子跟遊手好閒的老公,令她幾乎情緒崩潰。

疫情重臨,回到在家工作模式,夫妻間的衝突矛盾又再重現。比方說,大家對家居清潔的要求(通常一方覺得消毒雙手已可以,一方卻是碰過的物品都要消毒),外出吃飯(有的傾向哪兒都不去,有些卻覺得不能如此顧忌),還有勸告上一輩打針(有的覺得要尊重上一代的意見,寧願自己少上街,有些卻苦苦相勸或相逼「四大長老」快快打針),跟不用上學但要上網課的孩子相處(有的覺得要爭分奪秒讓孩子「不停學習」,有些卻想帶他們去公園玩個痛快)等等,總之每天都可以引發衝突。

問題的根本,其實是夫妻面對壓力的反應不同才是關鍵︰外向的人要他關在家中,當然是苦差;但對內向的人來說,卻是「啱晒心水」,可以安靜在家什麼都不用作。有些愛數據的人對做任何決定都要詳細考慮各方資料,有些憑直覺做決定的就會「覺得是這樣」就做了。

夫妻既是同林鳥,遇到疫情就更應該把彼此當成「盟友」,一同商討面對疫情的回應,如彼此在家中的分工,對整潔的要求等。外子是家中的「衞生幫辦」,對消毒的要求甚嚴,我則得過且過,所以樂意交給他全權處理。此外,也需要有個人安靜獨處的空間,讓疲累的心歇歇。

其實疫情下,家是另一所學校,讓家人患難見真章,然後重新學習如何相處的試場啊!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羅乃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