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習──家長!

學校,是讓孩子成長的場所,是家長最重要的夥伴。不要因為一時的停課,或者是一時的經濟困難,就讓孩子離開學校。在疫情之下,可以說,大多數的學校和教師,已經盡了他們的努力,讓孩子繼續他們的學習生活。

上周提到弱勢家庭上網條件不足,雖然近年政府有對於「自攜裝置」(手提電腦)的資助,但是寬頻不足。有學校1/3學生屬於弱勢家庭,為學生送出平板電腦與SIM卡。原來賽馬會連同其他機構已經打算捐出10萬張SIM卡,每月有30GB流量。首天早上,就有216所學校,為4萬學生領取SIM卡。可見真是雪中送炭,解救燃眉之急。又有團體捐出1000部平板電腦。可見,政府之外,社會還有許多辦法,自行解決問題。就家庭硬件來說,應該能夠得到暫時的紓緩。

這樣說也不準確。幼兒教育的機構,就一般沒有遠程教學的硬件,也沒有遠處教學的嘗試。疫情之下,困難就比中小學大得多。一位資深的幼兒工作者告知,疫情之下,幼稚園面對的,不只是學生,更重要的是家長。幼兒工作者,需要通過家長才能教育孩子,現在往往是家長需要學校的指示與引導,才能讓孩子進入學習。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學校本是家長的最佳夥伴

固然,有不少幼稚園、幼兒園,尤其是中上家庭子女為主的,平常也往往把作業交給孩子,實質上是指望家長的介入。平常也常常聽到家長有微言,很多作業要是沒有家長,孩子根本無法完成。但那是作業,平常的學習活動,都是通過種種群體的活動來實現的。

現在,沒有了面對面的群體活動,的確是大難題。就靠教師的創新,在網上講故事、看卡通、唱歌、畫圖、製作……。老師的辦法很多,但是,能像中小學那樣同步互動的可能性比較低。要學生繳交作業,也只有幼稚高班才有可能。無論如何,大都要家長在旁協助。學生是否做了有益的學習活動,只有家長知道得最清楚。

幼稚園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退學。有些家長不理解,以為「上學就是上課,既然不上課了,就不是上學」,於是退學。

也有家長,失業、停工,沒錢交學費。因也有家長,不是沒錢,把停課當成放假,帶孩子去旅行了,也不打算孩子做作業,要求暫時停交學費(類無薪假)。因為幼稚園大都是私立學校,財政上無法維持,已經出現有辦得不錯的幼稚園,被迫停辦。

有錢無錢,家長如何看待學校,應該有一個說法,教育局可以有一個共識,學校也有勸喻家長不退學的理據。

筆者認為,學校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學校,是讓孩子成長的場所,是家長最重要的夥伴。不要因為一時的停課,或者是一時的經濟困難(這當然要解決),就讓孩子離開學校。在疫情之下,可以說,大多數的學校和教師,已經盡了他們的努力,讓孩子繼續他們的學習生活。

回到幼稚園,對於學校和家長兩方面,遙距學習都不是習慣,也不是一個容易有效的途徑。有些幼稚園就按時派發紙張作業(許多家庭沒有打印設備,現在也不興Fax),通知家長定期回校領取;但又要避免家長過分聚集,因此要分批在不同時間領取。可見幼稚園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家長要諒解、欣賞、感恩,與這些家庭最難得的夥伴合作,共渡難關。

也需要全社會明白,疫情之下,停課固然是不得已,教師承擔的就不限於上課。在報上(《明報》3月11日)看到香港天虹小學校長馮耀章的一番話,很受啟發。馮校長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教書「追進度」,更重要的是「關心學生情緒」。因此,他們的班主任就跟學生,又讓學生與學生,分享近況。

疫情造就親子的最佳機會

他特別提到:「父母搵食忙,孩子呆在家,他們需要的是關愛」。其實,現在還有起碼兩種情形:父母失業或「休假」也呆在家;父母在家辦公。一家人擠在一起,也需要教師的關注。不是要介入家庭,但是關注學生的處境,只有教師做得到。

筆者收集到的訊息,不少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比平常更密切親近了。有些是在師生同步上網的時候,發問和討論更加密切;有些在「授課」以外,設立小組交流;也有些與學生個別交談,預約或者定期。大多數的教師,小組或者個別交流的時候,學業之外,還會聊聊生活近況社會百態。大家的距離一下就拉近了。筆者認識一位七歲的小學生,老師定期與他電話交談,他就興奮不已。

這其實也是疫情之下,家長可以有的、難得的期望。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機會多了,甚至一天到晚都是一家人在一起。消極來看,會出現平常不明顯的摩擦。積極來看,卻是難得的家庭共聚機會,也是家庭關係更加親密的機會。對子女來說,這是逆境造就的提升親子關係的機會。

家長如何看這個機會,非常重要。平常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回來又埋頭做功課。做父母的,與孩子交流的機會,也許只有周末或假期。現在天天接觸的機會多了,千萬不要嫌麻煩,更不應該覺得討厭,而是每天很多小時一起生活的難得機會。

網上看到內地葉翠微校長(海亮集團),提出疫情當前,有關家長的一些方面,頗有啟發。提到家長首先要與孩子「聊起來」。筆者覺得,聊,就是可以不着邊際地談天。不一定是有關學業,也不一定就是非常正經的話題;不必事先設造,海闊天空,chit-chat。不強求,少教訓,無結論;不介意有爭論,不生氣,不翻臉。旨在一家人變成親切的朋友。這樣講,有些家長會說,「我們一家人早就這樣了!」恭喜恭喜!但有些家庭不一定有這樣的福氣。有些是大家也很和諧,但是沒有思想交流,漸漸的互不聞問,變成共處而不互知,現在整天擦肩而過,可否嘗試拆牆?也有些家庭經常處於爭吵狀態,可否在疫情逆境之下,嘗試破冰?

讀者也許會覺得上面說得太理想。也許是!但是一家人「被迫」朝夕相處,總應該朝好處想一想。何妨試一試?

停課釋出另類學習的最佳空間

筆者經常提到學生的生活要「留白」,有他們自主的空間。從最近收集到的訊息來看,停課不停學,反而覺得學生可以有不少自由時間。對於這種「自由時間」,可以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一種是覺得學生在浪費時間,因此想辦法塞滿他們的時間,讓他們在教師或者家長的安排下閒不下來。另一種是珍惜學生的這種自由,做一些平常沒有機會做的事。

北京一所頗為創新的一土學校。疫情之下,就提議學生學做家務,例如燒菜。家務可以有很多方面:洗衣、燙衣、清潔、修理、刷鞋……。學生能學會很多東西,都是平時學不到的。學生也學得興致勃勃。

上面提到的葉校長,還提到可以有「家庭體育」、「家庭閱讀」、「家庭欣賞」。反正是全家一起做一些有趣味的事。筆者特別注意「家庭欣賞」,涵蓋中西文化。包括音樂 ── 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的名曲;中樂的《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戲劇 ── 莎士比亞、《魅影》、《茶館》。名畫 ──莫奈、梵高、達芬奇、齊白石、傅抱石……。也許還應該加上西方的歌劇、中國的戲曲、中外的舞蹈。

這些,在香港不難做到,藝術界也可以大展拳腳幫幫忙,反正現在很多素材網上都可以找到。簡單一些,家長可以與子女一起看新聞、看球賽、「煲劇」,甚至與子女一起下棋、玩遊戲。還有,很多40歲左右的朋友說:「我們是看《教育電視》長大的」。當時小學半日制,很多小學生另外半日就是不計內容地泡在《教育電視》裏。說明《教育電視》有很高的自願收視率,現在還能看到,不要浪費了。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