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昨日(30日)發表題為《以人為本 縱橫整合》的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香港醫療體系尚未能切合21世紀新時代的需要,要從根本解決現有問題,必須改革目前偏重於住院和急症護理的醫療制度。基金會倡議建立一個強大的綜合醫療平台,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為每個市民提供完善的醫療護理服務,讓他們在生命歷程中,得到全面的關懷照護。研究報告提出三大政策建議:
一、實現以人為本的醫護服務;
二、實現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護理服務;
三、善用醫護管治的方針,推進改革。
公立醫院負荷過重 逼爆急症室
報告由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領導撰寫,報告開宗明義指出,傳統醫療制度着眼於以醫院為中心的急症護理,不足以應付人口老化為社會經濟狀況帶來的改變。隨着人口愈趨長壽,與生活方式及社會因素相關的可預防疾病漸趨流行,醫療護理服務的錯配問題亦逐潮浮現。另一方面,科技進步既為醫療服務帶來新機遇,亦會顛覆目前醫療服務的供應和資助模式。因此,需要從整體社會架構和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優化目前醫療體系的方向和架構。
報告指出,香港醫療體系積壓不少問題,包括公立醫院負荷過重,市民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未能切合21世紀新時代的需要,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必須改革目前住院及急症護理的醫療主導。
慢性病人日多 社康護理須強化
報告又指出,市民年紀愈大,患上慢性病的機會愈高,而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預防的。因此,報告倡議建立一個有效和可持續的醫療系統,才能與時並進。
報告又倡議建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醫療制度,指出如有合適的門診服務,可減少目前本港醫院一半的入院個案,而每投放一元在社康護理上,便可節省八元四角的急症醫療費用。
促醫社資源共享 改革醫護管治
報告同時建議建立綜合醫療平台,提供各項網上功能,包括健康資訊、預約服務及醫生處方的資料和要求、加快推廣地區康健中心,促進基層醫療醫生與病人夥伴關係。
因此,報告提出五項主要建議,包括:
- 公共醫療政策扭轉「治療為本」,實現「以人為本」;
- 促進病人自我照顧,強化社區支援網絡;
- 加快擴展地區康建中心;
- 醫療和社會資源共享,促進醫社合作;
- 成立綜合護理督導委員會,改革醫護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