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選,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以300多萬選票的差距輸給了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立法院的選舉國民黨結果也只得35席,讓民進黨贏了68席,首次在立法院過半數,達到60%(全部共113席)。面對選情如此慘敗,國民黨的前途立刻引發黨內外議論紛紛,悲觀的看法是沒得救,即使認為仍不至「泡沫化」,但如何起死回生,依然沒法有個定論,莫衷一是。
本文是從幾個角度去探討國民黨今後的興衰機會問題:
第一,就這次大選結果來看國民黨今後的前途,並非如一般所說的那麼悲觀。
首先製造悲觀論者認為國民黨在先前的14個縣市長選舉,到今次的行政與立法選舉,持續慘敗,總統選舉輸了30多萬票,全台選票分布,除了台東縣與花蓮縣之外,全面變天為綠色。立法院選舉結果也不堪入目,連傳統認為北部國民黨的票倉也告全面淪陷。但從這個選舉結果去推論國民黨前途已入窮途,似嫌言之過早。
泛藍分裂使國民黨失敗
其實,就以這次的大選來看,如果以藍綠二分法來看,國民黨朱立倫得票381萬票,親民黨宋楚瑜得票158萬票,兩者加起來是539萬,與蔡得票689萬相比,泛藍只輸150萬票。由此可見,國民黨今次輸的其中要因,一是泛藍分裂加深,導致宋有機可趁,由2012年得票37萬增加三倍多到158萬票。
二是國民黨選前黨心渙散,黨高層舉棋不定,糟到連有資格問鼎的頭面人物也不敢獻身提名參選,最後搞到 B 咖洪秀柱見義勇為,可是黨對洪卻又冷熱相左,最後竟然搞到「換柱」,改由黨主席朱匆匆取而代之。這一步棋不但令國民黨無法團結,而且還令其選民基本盤失望之餘,看着國民黨被打下去。
據選後分析,這次總統選舉投票率創低,比上一屆總投票百分比少了八個巴仙,主要是藍營的支持者不出來投票,少掉的主要是親藍的選民。有一個說法,去年選舉是含着眼淚去投給藍軍,現在卻是含淚也投不下去!就以藍營分裂來論,國民黨輸掉的不是選民,而是敗在自己不爭氣。套用一句楚漢之爭的名言:那是「戰之罪,非天亡我也!」只要今後四年或八年,選舉戰略拿捏得準,選民歸心是可預期的。
第二,國民黨的兩岸「一中」立場,無論短打長打都比民進黨的「台獨」立場佔有優勢。只要兩黨都不放棄本身立場,民進黨無可能以此淘汰國民黨。
即使是這次大選,一般選情分析都不認為是統獨的對決,而是國民黨過去八年執政大失民心,是政府的政策失誤,而不是因為對大陸的經貿立場而失分。更何況在選舉的公開辯論中,蔡對大陸的放話也不敢打正旗鼓說選後要台獨。在面對九二共識的挑戰中,也不敢實牙實齒說不認同九二共識,而是改口為九二共識只是兩岸關係其中一個選項,也不否定九二談判的歷史事實。
在這說法下,還拋出國民黨與大陸達成的「九二共識」不是台灣「全民共識」,言下之意,她上台執政後要朝「全民共識」的方向去對待「一中」議題。這種說法明顯是「以拖待變」,而不是走向「台獨」的當然選項。
蔡英文執政後 不敢挑戰「一中」
由此看來,只要民進黨在蔡當政後不敢去挑戰「一中」,不敢堅持台獨,這便意味着民進黨不敢打正旗號去挑戰國民黨的「一中」立場,同時也不敢公然提出「台獨」。這樣下去,蔡當政無法取得大陸的信任,從而無法在兩岸關係擺脫其自造的困境,在經貿關係上不進則退當可預期。沒有大陸的信任,蔡想要在國際空間打開困境也有問題,想和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進入 TPP,甚至想到 APEC 開會也都會有困難。
當然,面對大陸的圍困,民進黨與其深綠選民都會因悲情而變得憤怒,可是在美日都無法挺身支持台獨的國際形勢下,台獨再惡搞,不單與大陸為敵,同時也會和美國鬧矛盾,只要美國一天重視大陸多過重視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現實不改,民進黨要拉美日為其台獨護航,那是一廂情願。
既然民進黨的台獨立場為自己製造麻煩多過製造優勢,相比之下,國民黨的大陸立場便是一個正能量的資源。對比民進黨的台獨負能量的負擔,不要說四年或八年後,民進黨無法擺脫兩岸的困境,再下去,也只有更難面對,因為大陸的國際路線早已鎖定與美國共建「大國行為守則」,而美國面對全球不少反美的風險,一天不能緩和下來——尤其是其與中東回教文明的衡突沒法預期有緩和的希望——美國需要中國合作遠大過與中國為敵的需求。
因此民進黨與蔡要想在兩岸問題上和國民黨一爭高下,除非是轉而求取「一中」,但以打拼台獨起家的民進黨,要其放棄台獨,無異宣布理想破滅,如何向台獨基本教義支持者交待?恐怕未成功已成仁了。
然則在台獨與一中之間有什麼可行的折衷辦法,可以打開另一條民進黨的生路呢?在決定放棄台獨之前,恐怕民進黨沒有決心去苦思這麼難的問題。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