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有誰憐,放洋留學!

香港高等校育制度內,一方面資助學位的數量有所缺乏;另一方面自資學位課程學費不相宜,而且認受性也不高。多方權衡下,難怪不少父母選擇把子女送往海外升學。
古代科舉折騰無數讀書人,所謂「一登龍門,聲價十倍」,科舉高中,自然是光宗耀祖;不幸落第,只能自歎倒霉。怨天尤人一番後,要麼棄文從農、從工乃至從商;要麼寒窗苦讀,下屆捲土重來。究竟古代科舉有多難?中榜機會有多高?看看下列一堆數字,真的嚇人。
 
根據學者 Wakeman 研究,1850年,時為清朝中葉,當時全中國約有200萬童生(即現在所謂考生吧)參加縣試(按清制,縣試是科舉制中最低層的考試),其中進身為秀才者約為30,000人。秀才是一種資歷,有了這種資歷才有資格應考鄉試,及格者稱舉人,而舉人則是為官的最低資格。30,000多秀才中,只有約1,500位能成功考取舉人。至於後一階段的會試,則是精英之中精英才能參加的考試,1,500舉人當中,只有300名能被取錄為進士。
 

古代考中進士者萬中無一

 
若以200萬考生為基數,考中秀才的機會是三百分之一,即0.3%,真個百中無一。考中舉人的機會則更渺茫,只有一千三百分之一,即0.075%。想高中進士,衣錦還鄉?對絕大部分士子來說,只是痴人說夢話罷了,無他,成功率只是六千六百分之一,即0.015%!
 
現代科舉也不遑多讓。此文面世之日,正是香港中學文憑試(DSE)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據香港考試評核局統計,應屆各類考生,包括日夜校學生、自修生等,共約74,000人,較2014年少了5,000多人,唯卻較2012、2013年多千多二千人。
 
70,00多考生中,能考進本地大學的有多少?本地大學學位名額雖說近年來已不斷增幅,唯仍供不應求。加上所增者多為自資學位,傳統所謂八大(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所資助的主要八間大學,即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會、教育學院及嶺大)的學額,增加不多。近幾年,平均每年約為15,000個。就算再加上新興的香港公開大學(公大),總數亦不過為18,000個。約以70,000多人為基數,每年能進此九大的同學頂多四分之一,即25% 。其餘的四分之三同學如希望繼續升學,只好被迫入讀自資課程或者負笈海外。
 

香港高等教育機會少

 
自資學位課程足夠嗎?看數字似乎也不錯。據統計處資料,香港自資學位課程在2004年只有26個,十年後2014年即翻了四番,達106個。學生人數的增幅更是驚人,由10年前的2,500人增至現在的18,000人,漲幅竟達七倍!話雖如此,中六考生能成功入讀資助或自資院校學位課程的,機會率亦只得一半。
 
而且入讀自資院校課程並不平宜,隨着自資課程愈開愈多,課程學費亦愈加愈貴。固然,最平宜的課程一年學費只需40,000元,較資助院校課程平均約45,000元還低。唯部分院校的學位課程學費卻是驚人的。據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iPASS)資料顯示,2015年全港學費最貴的課程乃是由科大舉辦的全球工商管理學士課程。此課程名氣不少,先是科大工商管理全球知名;合辦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及意大利博科尼大學亦是世界頂尖大學。名牌效應下四年學費盛惠1,006,596元!每年平均25萬元!值與不值,真的見仁見智。當然,100多萬元的課程只是個別例子,唯其他自資學位課程,平均一年學費也要由60,000 元至110,000元不等。
 
一方面資助學位的數量有所缺乏;另一方面自資學位課程學費不相宜,而且認受性也不高。多方權衡下,難怪不少父母選擇把子女送往海外升學。近年,港人海外留學數目不斷增加,已成為中產家庭日常話語。這情況有多普遍?剛於上星期考畢的文憑試英文作文卷,可見一些端倪。本屆文憑試英文作文卷考期為4月7日。考畢,好事之徒已急急的給我傳來其中一道選答題目。一看,不禁莞爾,也間接印證了我的論述。題目是英語,不好翻譯,全題抄錄如下:
 
 Many parents nowadays send their children to foreign countries to complete their schooling. Write an article to examine two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impact on local schools and on children who were being sent overseas.
 
按一般原則,中學文憑試英語科的作文題,如是與生活社會有關的,多具有普遍性,這道題目不啻證明出題諸公也認為往海外升學已是香港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

邱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