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怎麼看「一帶一路」(四)

——印度人的強國夢

中國有「振興中華」的決心和「中國夢」;印度也有印度的「印度夢」和「強國夢」。
無論在什麼時代,地理環境、物資供應、內部凝聚力和戰略思想都是實現長期目標的決定性因素。中國最近提出來的「一帶一路」戰略的成功與否當然也要取決於這幾個因素。
 
從地理環境這一點看,印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認識和決策,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成果。
 
那麼印度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呢?
 

強國夢

 
憑我對印度的認識以及從媒體看到的一些信息,我認為印度多數精英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並不很認同和讚賞,許多人還可能有些抵觸情緒。假如中國的學術精英和決策者能夠易位思維,至少是企圖了解印度人的反應,那麼中國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就可能會做出比較恰當的回應。
 
印度洋的確長期是歐、亞、非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區域。印度能在1947年取得獨立,多數印度精英認為是近一世紀反殖民主義鬥爭所取得的勝利,因此他們認為印度是殖民主義者被迫放棄的利益的自然繼承者。由此推理,印度理應是印度洋的主宰者;正是因為有印度,才會有印度洋這個名詞。印度作為一個大國,在冷戰期間沒有參加哪一個陣營而是堅持不結盟政策。尼赫魯和他的戰友們有這樣的志氣和大國心態,他們認為獨立的印度必然可以成為世界的大國和強國。
 
中亞內陸國家從12世紀,特別是16世紀以來,就和印度聯繫緊密,雙方人員和信息往來一向頻繁;所以印度人對中亞國家有特別情感。很明顯,印度對陸上絲綢之路有許多貢獻,自覺應該有發言權。
 
從現實利益看,印度有愈來愈大的能源需求,希望能靠中亞國家提供一部分能源。美國近年來提出「大中亞」和「新絲綢之路」方案,建議把中亞國家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向南運入阿富汗,再轉往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一個由北向南北南的能源通道。而中國和中亞國家以及和俄羅斯所建立的協議,是把中亞和俄羅斯生產的能源向東運往中國。這個東西向的能源處置方案和美國建議的中亞能源向南運恰巧就是中國戰國末期「連橫」與「合縱」的現代版。因此,中國在中亞幾國修建通往中國的油氣管道和印度的利益有潛在衝突。
 
在北、東、南等方向,印度和尼泊爾、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國都有無可否認的歷史淵源;印度不可能對這些國家和其它國家的協議不聞不問。
 
中國有「振興中華」的決心和「中國夢」;印度也有印度的「印度夢」和「強國夢」。
 
這兩個夢沒有必然衝突的理由,甚至可以結合起來共同圓夢。但是在最近半個世紀的國際關係發展中,特別是1962年中印發生武裝衝突之後,西方的媒體、學界和政界持續拿中印兩國做比較,使今日的印度精英普遍對中國有一些異樣的感覺。
 
待續.五之四
 
(封面圖片:亞新社)

張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