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42: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劉鳴煒:真正青年政策 就是讓青年快樂

——恒生管理學院校慶日青年發展講座

我一開始講的「開心」、「樂觀」、「自強」。這些才是青年政策。
上周三(3月16日)是恒生管理學院校慶日,標誌着這所私立院校正式踏入六周年。校慶當天,校園內舉辦了「2016校慶日青年發展講座」,邀請了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擔任主講嘉賓,講座由校長何順文主持,與在席賓客分享對於香港青年事務的看法和願景。席間,更有學生及畢業生上台,與校長和劉鳴煒對談。在現在青年發展愈發重要的社會環境,是次講座別具意義,講座內容環繞今天青年所面對的社會問題、兩代人的觀念差異、以及國際的青年政策。
何順文校長致辭時表示,學院向來注重青年聲音,計劃由今年開始,每年3月16日也舉辦青年發展講座,與更多青年人交流不同事情的觀點、經驗。他指,是次講座主題為「蛻變:青年發展機會與競爭力」,劉鳴煒身任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同時兼負多項公職,正好擔當主講嘉賓。

「今天青年,比20年前困難得多」

「於我而言,青年工作就是讓他們快樂、健康。不過,談論青年發展之先,首先要界定誰是『年輕人』。」劉鳴煒說,印象中並沒有確實的官方說法,界定哪個年齡層的市民屬於「青年」,有些國家的看法是12至25歲,亦有12至30歲的界定範圍。「但我不認同。」他指,純粹以年齡區分誰是青年、誰是孩童、誰是成人,並非可行之法,因為隨着議題改變,年齡範圍亦會不同。譬如教育上,12至25歲市民屬於青年不錯,但亦有可能是6至25歲;以就業角度看,青年可能是16到30歲;置業則是18到40歲——若你認為40歲還算年輕。
劉鳴煒認為,與20年前相比,現在香港青年的困難更多。
劉鳴煒認為,與20年前相比,現在香港青年的困難更多。
他進一步解釋,12歲的青年,與25歲的青年,兩者分別可以很大,12歲正值小學升中,最關注的,通常是學業之類;25歲可能已工作數年,或許正處於尋找下一份工作的重要時期。只看這兩群青年,他們的處境已是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幫助更是完全兩回事。那麼,究竟該如何界定「青年」?「除年齡外,應該還有一個共同準則,用以界定何為青年——依我經驗,這段日子與我接觸的年輕人,他們的共通點是正在經歷轉變。」他重申,每個青年的需求和困難都不一樣,但共通點是都處於轉變的階段。
升學是一種轉變,由校園跳到職場是一種轉變,與家人居住到自己租住房屋也是轉變——青年的共通點,就是正在經歷不同轉變。
劉鳴煒繼續分享近一年來,他擔任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期間,與青年交流的情況。他指出,自去年4月上任,幾乎隔天便與不同青年會面,共約160多次的交流當中,部分是如講座當天的大規模活動,也有小組討論、個人會面等。「其中,七成青年最關注的還是升學和就業的問題,餘下約三成擔憂住屋問題,當然還有公民參與、普選、體育等,我們什麼都談。」說着,他提到當天講座主題包含「競爭力」的元素,指這或多或少與教育和就業相關,可以在此分享多些經驗和觀察。
「今時今日當年青人,比較20年前或10年前,我大膽些說——難得多。」他接着向台下眾賓客呼籲:「在座年紀較大的朋友,我們不能總說以往少時怎樣怎樣,現在怎樣怎樣,這些說法未必正確。我經常對身邊朋友呼籲,不要將20、30年前的經驗,直接投射到現在的年輕人身上——可能有參考價值,但時代背景不同,不能直接投射。」

「鐵飯碗」真是年輕人的志願嗎?

青年所面對的升學與就業困境,劉鳴煒先說教育方面的問題,他指現在教育傾向引導學童報考文憑試,讓社會上每個學生都在讀差不多的科目。「但我認識的年輕人,很多興趣並不在此。這方面家長也有影響,我聽過太多故事,青年跟父母說我想讀這科、做那件事,句子未說完,就已被父母 KO(擊倒,此處指完全不接受其意見)。」他強調這現象並不健康,應讓青年發展興趣,開拓能夠發揮的道路。
「這方面,或者在座同學都知道,其實外國學生主修什麼科目,與他們的第一份工作,並無直接關係——這不單是結果,而是家長和學生的期望一致。」他舉例說明,一個學生在大學讀法律讀得很高興,但可能他早決定不會當律師;也有人主修地理,但進了投資銀行工作。「反而在香港,與我對話過的青年,仍有很多認為唸商科就要投身商界,甚至讀政治學,就真的要當政治學者。」他坦言,這方面香港做得並不理想,無論在社會、學生、家長的期望心態,外國的管理好得多。
我們培養出來的商學院畢業生、政治學畢業生,不單精於該範疇。我們香港的畢業生很優秀,為何自以為只有這麼狹窄的選擇?
「事實上,有四成三的年青人——這是很高的數字——投身到一些薪金不高的行業,例如零售、餐飲、物流、酒店。當然,這些行業也有高薪職位,但為數不多。」劉鳴煒其中一個身份,是智經研究中心副主席,這個數字就是來自中心早前有關青年向上流動的報告。「當然,如果想安慰自己,說香港沒有問題,你可以只看失業率,這方面的數字很低——但若一併衡量青年的工作是否豐富、投入,這些香港就做得不夠理想。」不過,他承認這些問題不易解決,香港本身的經濟結構,在過去20、30年,雖然狹窄,但仍足夠糊口。只是到了今天,過去和現在依賴的一些行業,不能提供足夠高薪職位給青年。「這需要社會、經濟慢慢轉變,或許是10、20年的事。」
至於青年自身心態,劉鳴煒亦有其觀察。「我認識一位年輕女性,志願成為海洋生物學家,但最終讀經濟學,任職銀行。為什麼呢?因為銀行工作收入穩定。」他表示,明白「鐵飯碗」對於很多在職人士來說,無疑相當吸引,但他希望持此心態的青年只屬少數。
工作的選擇,有不少決定權仍然在年輕人身上,如何好好行使,考慮什麼因素,最終下決定的,是你自己。

抱緊至死不渝的Anchor

對此,何順文校長亦表認同,他觀察到很多青年,甚至成人都會慢慢被不同的其他因素綁着自己,更笑言自已最想當個農夫,但現在社會變得相當複雜,在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如要尋回自己的價值,可謂十分困難。校長接着邀請恒生管理學院畢業生、以及兩位四年級生上台,表達他們對於目前境況的感受。他們關注的都是學生畢業後如何適應社會工作,以及如何堅守信念,往自身目標進發,不受他人影響。
何順文校長表示,社會上太多規範,讓青年難以追求自己的價值和生活。
何順文校長表示,社會上太多規範,讓青年難以追求自己的價值和生活。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的四年級生,她認為青年應該相信自己,明白前路的選擇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恒生管理學院翻譯學院的四年級生,她認為青年應該相信自己,明白前路的選擇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劉鳴煒回應三位青年的問題之前,向與會賓客提出一條問題:誰認為自己是好學的?他強調,不是指應付學業考試的那種求學心態,是對於知識的自發好奇心。在部分賓客舉手示意後,他表示有點失望,因為依他期望,人數還是少了點。「如要跳出社會給你的框架,首要的便是好學。自發性的好學,有助你投身其他工作。」至於學生如何適應投身社會的轉變,他感嘆香港無論社會、學校、家庭,都缺乏機會予青年感受成功和失敗。「當你感受到成功,縱使是小成功,都有助建立自信和個人發展;感受到小失敗,則有助增強適應力和對逆境的反應。」
何順文亦表示,好奇心是求學的重要部分,然而香港社會風氣往往放大了部分指標,例如收入、職業、權力、住屋,這些指標被認為是衡量成功與否的重要元素,甚至蓋過了一些珍貴的價值,例如好奇心、關懷、愛。劉鳴煒深表認同,認為這也是社交媒體帶來的影響,他建議青年應該從小建立自身重視的價值。「我很喜歡用一個英文字 Anchor,每個心理健康良好的人,都應有自己的 Anchor,它可能是宗教、家人、某個很熱情的興趣,例如足球。」他希望各位撫心自問,有沒有十分重視的價值,若然還沒有,現在建立亦未算遲。
未來40、50年,應該抱緊一些死也不會放棄、不會犧牲的一些價值。當你作重大決定時,會回望這個Anchor,再作決定。
提到認清自己的價值觀,何校長指出,四年的大學生活,正好提供很好的環境去摸索自己的追求。但他提到,現在很多青年都有怨氣,亦有數據顯示薪級的流動相對緩慢了,他們能夠為前路掌握多少,亦成疑問。劉鳴煒坦言,的確很多外圍因素都是不能控制的,而現在這些因素,很多皆與青年的利益互相衝突。「整個大圍趨勢,坦白說是不利年輕人。」他更指出,這是全球問題,台灣、美國、德國、法國,各地青年都是競爭工作,勞動市場多人競爭,爭到了也可能只得10,000元月薪,遑論買樓置業。「老套說句,要專注自己能控制、能改變的事,尤其態度。我自己未曾創業,但看看那些最成功的創業人士,他們給我的印象通常是非常樂觀的。」他對此表示不解,指創業通常歷經多次失敗,但竟可保持樂觀,可見樂觀態度是處理壓力和消化負面情緒的要訣。

起跑線輸了 中段發力亦見後來居上

談及青年困境,近年較普及的說法是「起跑線」,部分青年家境較好,得到較多資源,尤如於賽跑比試中少跑數圈,自然較快衝過終點,成就較高。何校長表示,這其實牽涉社會的相對公平,有青年認為沒有機會唸國際幼稚園、傳統名校,便是輸在起跑線,而他亦做過分析,家庭、經濟、地位等因素的確或多或少和會考成績掛鈎,繼而影響將來工作升學。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