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廣東話形容詞──「綦理」、「無倫」

我們粵語說到「無可比擬」這個意思時有「無倫」一詞。如說︰「好到無倫」、「精彩到無倫」、「衰到無倫」等。顧名思義,「無倫」就是「無與倫比」的意思。

綦理(kei1113 lei13

粵語有「kei13理」一詞,通常寫作「企理」,意思是「整齊,有條理,體面」(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企理」條)。如說︰「爾(呢) 間餐廳望落去  幾kei13理。」意思就是︰「這家餐廳看上去也頗整潔。」筆者認為作「企理」雖在字音上無誤,但是義為「抬起腳後跟站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企」字在這個詞當中其實無法解得通;所以實在應該寫作「綦理」。

《荀子‧王霸》︰「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這句大致上可以這樣語譯︰「育養人民則極其周到;役使人民則極合乎情理。」其實《荀子》原文中的「理」是形容詞,而「綦」就是修飾「理」的「副詞」。所謂「理」,即合理。什麼叫「合理」?「合乎條理」就是「合理」。 (《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唐朝 楊倞注云︰「理,有條理也。」)所謂「條理」,用個具體一些的比喻來說,就是一些實物的「紋理」;說做事有條理,就相當於實物「有紋理」。很多實物都有其「紋理」,如木頭、樹葉、各種玉石等,都有其「紋理」。用粵語去解釋,「條理」,就是「有紋路」或「有紋有路」。「有紋有路」或者「順乎紋理」就是「有條理」、「合理」。

那麼,如何「使民」(役使人民)才可以謂之「理」(「有紋有路」)?《論語‧學而》︰「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大戴禮記‧主言》載孔子之言曰︰「昔者明主……使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又同書《曾子制言》(上)載曾子之言曰︰「使民不時,失國,吾信之矣。」可見儒家極重視「使民」是否「以時」。「以時」就是「理」,「不時」就不是「理」。什麼是「以時」呢?《荀子‧富國》︰「罕興力役,無奪農時。」意即使用民力要以不攪亂農民耕種的時序為原則。這樣「使民」就「極其理」,也就是「綦理」(「極有紋路」)。

至於「綦」在「綦理」一詞中,何以會由原本的陽平「kei11」(音同「奇」)轉讀為陽上的「kei13」(音同「企」),我們有一個語言學的解釋。那就是「聲調同化」的現象──「指兩個聲調本來不同的音節連讀,其中一個聲調因受另一個聲調的影響而變得和另一個聲調相同。」(董紹克、閻俊傑《漢語知識詞典》「聲調的同化」條)「綦」受「理」這個陽上(lei13)字影響,自身也音變為陽上「kei13」了。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日常說的「企理」其實是「綦理」的音變。

無倫 (mou11 lœn11

我們粵語說到「無可比擬」這個意思時有「無倫」一詞。如說︰「好到無倫」、「精彩到無倫」、「衰到無倫」等。顧名思義,「無倫」就是「無與倫比」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有「無與倫比」一條,卻不收「無倫」一詞。筆者也沒有聽說過普通話有這個詞。若以為「無倫」只是「無與倫比」的縮略,那又不合乎事實。根據《漢語大詞典》(網上版),「無與倫比」最早出現於唐 盧肇的《逸史》;但「無倫」則見於戰國文獻。《莊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意思是「由這分析起來,精微至於無比。」(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原來,粵語詞真是雅到無倫!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