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與大家討論太陽能發電方面的議題。現時這方面都局限於光伏太陽能板,但是人類的想像力是遠遠超越你的認知,2018年12月內地敦煌已有一個「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投入生產,雖然它也是利用太陽能,但並不是直接用來發電,而是用它聚焦能量去激活深層地底的熔鹽,產生熱量去發電。
具備潛力的新能源技術
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好像是利用放大鏡去聚焦一灘水,把水煲滾生產水蒸氣去發電一樣。不過今天的放大鏡變成12000塊鏡子和260米高的吸熱塔,它們用定日鏡的模式,排列並反射到吸熱塔,煲水變為把熔鹽燃燒去釋放熱能,然後用熱能發電,為了解決夜間沒有太陽的問題,也加了儲熱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發電。
這個項目總投資額達15.8億元人民幣,發電站佔地面積800公頃,每年發電量達3.9億度電,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由於這項技術未被廣泛應用,成本是0.108美元/千瓦,較傳統光伏發電0.057美元高九成,但隨着技術進步,光熱被認為是具備成為基礎負荷電源潛力的新興能源應用技術。
發展中地區將易採用新能源
由於化石燃料廣泛應用,令到2000年的電費只是1900年的200分之一;用上述方法去發電,一定較用化石燃料來得昂貴,我們稱之為「綠色溢價」。很多人認為發逹國家的人會願意承擔這綠色溢價,但實情是溢價只有10%,願意付出的人馬上由90%降到10%,因為故有的電網和基礎設施都使傳統能源更有競爭力。
相對來說,非洲和亞洲的鄕村地區可能比開發國家更快採用潔淨能源,落後地區發電機可能因為基礎設施薄弱而時常跳電,使用化石燃料既昂貴又骯髒,早已不是最理想的選項。此時,倘若都是從零開始建設,潔淨能源是顯而易見的選擇。
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及灼見名家立場無關。
作者簡介
邵志堯博士為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理事、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發起人及創會會員沛然環保(股份代號:8320)高級顧問、多家大學客座講師、全球零碳聯盟專家委員,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股份代號:8020)。邵博士取得香港理工大學建築測量專業文憑、南澳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獲取英國特許房屋經理學會會員以及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專業會員資格。他於地產行業擁有逾30年銷售及市場推廣、項目管理及顧問服務經驗,曾於多間主要地產發展商任職,包括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港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現稱中泛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新昌營造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