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教育世界

奧運過後,大家都喜歡劍擊,我們怎樣可以將自己鍛鍊成奧運金牌選手那樣呢?教練可將一個數碼對手調整相應級數,然後讓運動員進行練習。運動員穿着專用套裝,拿着劍刺向對方,對手可以是虛擬,也可以是實體的。

近日假如大家有留意科技或金融新聞,臉書(Facebook)母公司已改名為META,標誌着他們着意發展元宇宙。

於是忽然間大家都開始留意什麼是元宇宙,而又意味着什麼,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本文嘗試撇除過於技術式的說明而利用一些實際的教學例子,讓大家進入未來教育世界的想像,幻想一下不久的將來,我們下一代的學習將會經歷又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何謂AR、VR?

我們不妨先從已知的基礎嘗試了解,大家知道什麼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還記得早幾年不少人都喜歡玩Pokémon Go的遊戲,拿着智能手機到處走到處照,到不同的地方捉精靈嗎?這就是令「真實的場景」(現實世界)結合「遊戲角色」(虛擬世界)同時並存的技術。

知道了AR,還要知道什麼是VR(Virtual Reality),就是「虛擬實境」。當我們應用時,通常會佩戴一幅VR專用的眼鏡,投入在一個完全虛擬出來的情境當中。這個技術已大量應用在不少教育情境和遊戲之中,例如恐龍世界早已消失了千萬年,但藉着VR技術,我們可以重建恐龍當時生活的世界。

又例如深海以及宇宙等這些我們難以到達的地方,透過VR就能模擬出來讓人體驗。這些技術已在我們日常生活出現,並且在疫情期間得以迅速發展。不少科技公司留意到AR和VR仍然有不少限制,簡單來說就是不夠真實,投入感不足。例如,在上述的技術中我們不會在其中感受到風、熱力等自然感覺;情景內的物件沒有重量、質感;所看到的場景仍然粗糙,並且有明顯的界限。

元宇宙是怎麼一回事?

說了那麼多,究竟什麼是元宇宙呢?它就是為了建構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平行的虛擬世界,並且將所有個別獨立的事物及活動連繫上來,將整個虛擬世界全面模擬成現實世界一樣,無論所見到的建築物,還是所做的活動,都能夠一一實現,而我們可以選取一個數碼化的自己,在虛擬世界中選取另一種生活。

我們可以在裏面賺取金錢並在裏面購物使用;我們可以建立比視像會議更具真實感的互動會議,以第一身的視角看到其他數碼人物並進行交談對話。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曾經到過主題樂園的4D影院,元宇宙所提供的就是超越椅子會震動會噴水花的模擬體驗,而是一切接近真實觸感的虛擬世界。

這當中涉及到很多網絡頻寬、遊戲設計、雲計算、數碼圖像設計、編程、人工智能等知識,所以各大科技公司都相繼投入大量資金研發。

教學的應用可能

也許當元宇宙繼續發展時人們會發現不少缺點,因為我們或許將進入「莊周夢蝶」的一個處境,正是夢裏不知身是客,當中的夢,就是虛擬世界了。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先了解對老師教學或學生學習有什麼影響。

在這裏先提出一些教學例子﹕讓我們想像一下教一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老師利用科技「帶領」同學直接到唐朝(如果資料數據足夠,連歷史時空也可模擬)的白帝城,調較時間在早上讓學生理解「朝辭白帝彩雲間」是何樣的光景,日光是強烈還是溫和?是哪個季節的太陽,早上有多早?彩雲又是何等模樣,是淡是濃?

然後說到「猿聲」,說到「輕舟」怎樣「一日還」時,讓學生模擬坐在舟上感受微風輕吹,又或是選擇作為旁觀者站在山邊上遠看李白這趟行程,聽猿猴的叫聲以及舟子的輕靈動感,那豈不是能多角度了解這首詩嗎?

再舉一個活動的例子:奧運過後,大家都喜歡劍擊,我們又怎樣可以將自己鍛鍊成奧運金牌選手那樣呢?若科技發展成熟,教練可將一個數碼對手調整相應級數,然後讓運動員進行練習。運動員仍舊穿着專用套裝,拿着劍刺向對方,對手可以是虛擬,也可以是實體的,不過不用在同一場地。

元宇宙也可以用來訓練運動選手。(Shutterstock)
元宇宙也可以用來訓練運動選手。(Shutterstock)

教練甚至可以輸入大量數據,模擬不同等級的劍手,讓運動員逐級挑戰。無論是否和實際情況有一定差距,至少提升技術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不少,前提是元宇宙發展已趨成熟,尤其是體感儀器。還有就是交流團、戶外學習等活動,和以往在網上虛擬的遊覽不同,學生能夠透過數碼化的個人與同學們一起邊走邊看展品,同時聆聽導賞。個人學習經歷將更為立體全面,是真實的全天候全感官的學習體驗。

學習評估怎麼辦?

想像到了這裏,問題來了,那如何進行學習評估呢?到了那天,可能教育就更着重學生如何去經歷每一趟「學習旅程」,老師可能設計一個學習歷程,讓學生進入其中,解決各個問題。

例如以「逛倫敦的超級市場」為主題,學生要購買健康零食,當他經過陳列架時,就會出現選擇貨品的相關資訊,學生要用英語說出那零食的名稱,貨品才會由模糊變得清晰,學生就可以選取那件零食,在購買的同時也可以要求學生留意營養價值,最終所購買的零食要符合營養標準,並且到最後繳費時能夠取出適當的款項付款。

上述的主題學習部分內容其實已有不少學校在進行,但所要準備及組織工夫卻甚為費時,如果透過科技整合,這些本來是跨科目的知識就可以在日常生活場景中得到實現,這才是Authentic Learning(實境學習),老師亦可按學生程度調較所需要完成的項目,深淺可全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代勞。

假如到這裏還看不明白,我建議大家不妨看一看兩套電影﹕《爆機自由仁》及《挑戰者一號》,相信有助各位了解有關這些新科技的各種想像。

陳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