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可能沒有很多強調養生的篇章,但是不少醫學報告已肯定了打坐和冥想在身體和精神上的保養功能。到了盛年,我們應該盡量提升形神的素質。在家佛教徒不一定奉行全素食,但在身體條件許可下,定期持素食能平衡飲食,對健康有正面作用。
修行達至形神健康
從前很害怕戒律,不想受太多限制,又怕犯戒種惡業,近年才了解其實守持在家的戒律,和禪宗減去不必要的物慾需要,是異曲同工;如果能奉守一些戒律,可能令我們更自由,例如我們能守不打誑語,就毋須每天害怕謊言被揭破,也毋須精神緊張的記着和不斷掩飾自己說過的謊話,情緒帶來的壓力肯定是健康上的大敵之一。還有生活上的不良習慣(習性),佛教的一些「方便法」(在眾生開悟之前的修行方法)可以是達至管理情緒(如數息呼吸法)和改善健康(如多持素、減少刺激性飲食)的助緣,到了自己和同齡組健康出現或多或少問題的年紀,較容易感到修行的需要。
不同的具歷史的宗教團體都有提供覺醒、禪修(或靈修)活動,不一定帶太濃厚的信仰元素,其實萬法都是離不開調心。一個最無奈的天敵是基因,佛教講輪迴、業報和種子(阿賴耶識),雖然基因是不可抗力,但是我們可以不加強破壞性基因的觸發緣,盡量幫助形神健康。
我們在漢傳佛教的寺院,較常看到的佛像,除了出現過在世間的釋迦牟尼佛,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和東方淨土的藥師琉璃光如來,菩薩像就多是觀音(慈悲)、彌勒(未來佛)、普賢(實踐)、文殊(智慧)、地藏(大願)。如果中年後期才開始探討佛教,不妨從求生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的念佛法門或者是禪淨雙修開始,看看自己學佛的因緣所在。念佛法門也有不同的流派,有以念佛或是觀想淨土而進入禪定,《佛說阿彌陀經》說的「一心不亂」、心淨而處處皆是淨土,也有較注重依賴彌陀的慈悲願力,指引在世時的生活,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接引到西方淨土繼續修行。但要旨都是在世時活得有意義,臨終時不太恐懼慌亂,減少身心痛苦。(待續)
原刊於《晴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